
廣告費去哪兒了?我花100萬元買車,錢花完了,車在我家地庫里停著,這個好理解;可是我花100萬元打廣告,最后我得到了什么?這些錢憑空消失了嗎?沒有。它們變成財富被儲存起來了。
怎么回事呢?這得從財富是什么說起。
其實我們討論財富,有一個默認的前提,那就是人,所有財富都是對人而言的。它是什么不重要,人類覺得它好才重要。所謂的財富,完全取決于它的使用者。明白了前提,我們再討論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我們會覺得某些東西有價值?
衣服為什么有價值?因為它們可以遮體嗎?不是的,遮體只是基礎需求。你為什么要挑品牌,選款式,考慮搭配效果?也就是說,你之所以買這件衣服,并不是因為它能遮體,而是因為你喜歡這個品牌、設計或搭配,或者是因為某個明星穿過,你也想買一件同款。
可你為什么會喜歡呢?因為共識在不知不覺中被塑造了。為什么結婚要買鉆戒?因為大家都覺得鉆石好,你從小到大聽的都是鉆石象征著愛情。為什么要買黃金?因為長輩口口相傳,你從小到大聽的都是黃金等于財富。
這就是共識的力量,如果僅看工業用途,它們完全不值這個價。那共識要怎么創造呢?答案之一是廣告。一遍又一遍出現的廣告,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讓用戶在重復中放棄思考,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接受你的理念,在他們購買產品的時候有效地影響他們的決策。每一次播放廣告,都是在強化用戶大腦中的電信號;每一次重復,都是在擴大有基礎共識的人群。
一點糖水加二氧化碳,為什么可以成為世界飲料的巨頭?因為它對電信號的塑造是成功的。當每個人都覺得你值錢的時候,不要懷疑,你就是值錢的。無論它是一顆碳元素組成的晶體、一塊金屬單質還是一瓶氣泡糖水,都根本不重要。
廣告費去哪兒了?它們成了用戶大腦中的電信號。
(銀 葉摘自人民郵電出版社《突破》一書,本刊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