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間有個說法,國內水果看云南,云南一直是國內重要的水果種植地,很多引進水果的國產化就是從云南開始的。那么,云南水果里最賺錢的是哪一種?這里說的最賺錢,指的是它的毛利率高。
答案是藍莓。藍莓賺錢到什么程度?國內原來最大的農藥公司之一,諾普信,也在種植藍莓。
為什么藍莓賺錢?因為它完美地滿足了“超級水果”的全部要素。“超級水果”這個概念,2004年興起于美國。當時,美國的兩位食品行業分析專家,朱利安·梅樂廷和卡爾·克勞福德,一起寫了一本書,叫《成功超級水果戰略》,它也被稱為“水果產業的寶典”。
所謂超級水果,需要滿足6個標準:感官誘人、新奇、方便、供應量可控、有潛在的健康益處,以及配套全方位的市場營銷。多數水果至少能滿足其中的一兩點,但能全部滿足的水果不多見。藍莓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有潛在的健康益處。2014年,部分藍莓品種被引進中國,當時正值智能手機的銷量大幅增長,人們盯著屏幕的時間越來越長,商家就宣傳藍莓有護眼功能。早期的藍莓品種,口感上偏酸偏軟,并不符合很多中國人對水果脆甜口感的偏好。它初期能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靠的是宣傳有護眼功能。
比如,方便。藍莓是為數不多的用清水沖洗后馬上就能吃的水果。這是因為藍莓的外表有一層果粉,就是看起來像霜一樣的那層東西。它不是臟東西,而是水果的分泌物,能起到保護水果的作用。
藍莓上的果粉分布越均勻,就說明藍莓越新鮮。果粉可以幫藍莓防病蟲害,因此藍莓用清水沖洗后就可以直接吃。這也是為什么藍莓包裝盒上有幾個小孔,它們是用來濾水的。同時,藍莓的個頭小,不粘手,食用更加方便。
再比如,全方位的市場營銷。在這里先不看營銷方法,只看后續的營銷空間。盡管藍莓在中國賣了很多年,但2022年國內人均消費量只有0.26千克,美國是2.63千克。這說明藍莓在國內的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前面說的這些標準是結果。那么回到最初,怎樣滿足這些標準呢?
我總結了一套打造爆品水果的公式:爆品水果=依照消費者的需求選種育種+最合適的種植區塊+全產業鏈支持。
首先,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選種育種,這考驗的是種植者的用戶洞察能力。
比如藍莓,原本引進的品種口感偏軟,而很多中國人偏好脆的口感。于是,本土的種植者就開始優化育種,像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種植的藍莓,更大、更甜、更脆。
過去我們總說色、香、味、形,這是評價食品的四大基本維度。但現在,這4個維度都“卷”得差不多了,于是人們就開始重視口感,口感也被稱為“第五維度”。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多奶茶喜歡加爆珠,它本身沒味道,但能增強口感。
比如,果凍橙為什么會火?這是因為現代人喜歡玩手機,而以前吃橙子需要用刀切,拿在手里就會沾上果汁,弄到手機上就很麻煩。于是,人們需要一款好吃又好看,容易剝皮且不會弄濕手的橙子。
再比如,耙耙柑,這個品種的學名叫春見,是清見臍橙和F-2432椪柑雜交的品種。這個品種早期是從日本引進的,外皮的含水量比較高,人們剝皮時會弄濕手。于是國內做了育種改良,降低了果皮里的水分,人們吃起來不會弄濕手,不耽誤一邊吃一邊玩手機。你看,誰能想到,一種水果的改良方向,居然是被玩手機推動的。
其次,有了好的品種之后,還要選擇最合適的種植地。
因為合適的種植地不僅意味著品質好,還能提供穩定的產量,產量穩定,成本才可控,產品才能有競爭力。比如云南蒙自的藍莓,蒙自地處云南紅河,日照時間穩定。而且蒙自有自己獨特的種植方式,用的是椰殼碎加炭泥混制的土壤,不容易產生病蟲害,同時使用大棚種植來調整溫度和濕度,這就確保了產量穩定。
最后,一款爆品水果還要有全產業鏈支持。
從育種到銷售,中間涉及很多環節,這時外部力量的支持就顯得特別重要。比如,為什么2020年之后的爆品水果特別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各地政府為了提振農業消費,開始通過直播售賣當地的特產水果。月露蜜瓜、陽光玫瑰葡萄、突尼斯軟籽石榴,在這幾年的熱度都很高,其中就離不開全產業鏈的支持。
(七 彩摘自“得到”App,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