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上海采訪,在上海百聯逛ZX創趣場和造趣場,我的錢包都快被掏空了。“來都來了,獎勵一下自己又如何?”每一次掏出付款碼,我都這樣寬慰自己。
作為一名Z世代泛二次元愛好者,除了購買自己喜歡的IP及其角色的谷子,給朋友買禮物或拍照幫他們買,能帶給我更多快樂。谷子店的貨架在外人看來千篇一律,但事實上,每件都有獨特的故事。
“意義消費”確實已成為Z世代的核心社交貨幣。他們更看重身份認同、情感滿足和社交歸屬感,加之線下空間通過裝飾布景、營銷活動等手段“把情緒價值拉滿”,于是心甘情愿地淪陷于“銷金窟”。
十年前的孩子們,對動畫、動漫、游戲的熱愛構成了作業堆之外的精神寄托,但或許只能在古早論壇里與同好交流。如今的孩子們,已經能在線下找到歸屬和聚集地。社交媒體更精準地促進小眾圈層聚集,國內強大的供應鏈也能迅速把愛好者們筆下的創作變成精美的制品。在這一過程中,國內IP逐漸崛起,開始彰顯影響力。
“大人,時代變了。”正如這句經常出現在彈幕里的流行語,我們已經迎來一個更加多元和包容的時代。在這樣的氛圍下,才有了越來越多小眾文化“破圈”的故事。
一位北京“日谷阿姨”因兒子的愛好與二次元結緣,商場每一次舉辦“吃谷大會”,她都風雨無阻地趕來擺攤。“沒想到我的退休生活可以跟其他老年人不一樣,能天天和可愛的孩子們玩在一起。”她在社交媒體寫道。
二次元行業的商業發展,大部分也由愛好者推動。我的采訪中,探索出成功“爆改”經驗的商場運營團隊都有著年輕、人均二次元愛好者的特質;國內早期創業谷子店的主理人,都自稱“老二次元”。
“二次元”是一個群體標簽,其下還有更多垂直細分。這看似將人區隔開來,事實上,二次元文化恰恰非常包容,漫展也是漢服、洛麗塔、JK制服等小眾文化展示的空間。只要喜歡,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其中。
它的破圈記也啟示我們,任何“看不懂”的新玩法,未來都可能隨時爆發成新的商業風口。保持創新的土壤,才能抓住每一個小眾文化破殼而出的時刻。

@EasonYang: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看來我們真的是老了,得向年輕人學習。
很認真地看完了,感謝分享,謝謝你們愿意了解李現。他真的是內娛的同齡人中為數不多的好演員,相信他會越來越好。(@恰巧路過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