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元法是利用新的變量替換題目中的某個變量,將非典型的題目變得典型題目,從而降低題目解答的難度.在初中數學解題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靈活利用換元法,化困難為容易,化煩瑣為簡單,幫助學生找出解題突破點,明確題目解題思路,讓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解題.
1利用換元法,解答因式分解問題
在因式分解解題時,利用換元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分辨出代數式需要替換的部分,使用新的變量替換,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降低因式的項數,將問題變得簡單明了,幫助學生快速找出解題思路,
例1將式子 (x+y)(x+2xy+y)+(xy+ 1)(xy-1) 進行因式分解.
解析在此題解答時,如果按照常規方式解題,解題難度比較大,而且題目中含有兩個未知數,使得學生難以找到解題思路.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換元法,即 x+y=m xy=n ,將含有多個項的多項式轉化成二元式,易于學生思考和找出解題思路,順利解答題目.
設x+y=m,xy=n,
所以原式轉化為 (x+y)(x+2xy+y)+(xy+1)(xy-1)=m(m+2n)+(n+1)(n-1) 通過計算得出 m2+2mn+n2-1 .簡化可以得到 (m+n)2-1=(m+n+1)(m+n-1)

2 利用換元法,解答方程(組)問題
在初中數學解題中,利用換元法,能夠將復雜的新知識轉化成熟悉的舊知識,讓學生靈活利用知識解題.在方程或者方程組問題解答時,教師需引導學生對未知條件和已知條件的關系進行分析,找出其中隱藏的聯系,幫助學生快速解題.
例2 已知方程組
中的解x,y 滿足 x+y=5 ,求解 k 的值.
解析 在題目解題時,可以采取加減消元的方
法解題.
,將 ① 乘以2,與 ②相減,可以得出 5y=-7k-6 即
(2 ,將 ② 乘以3,減去 ① ,可以得到
因為 x+y=5 ,所以16k+13
.解得 k=2 例3解方程 (x2+3x+4)(x2+3x+5)=6
解析此題是一道典型的方程題.對于初中學生而言,采取常規方式,對題目進行去括號,會得到一個四次方程,使得解題變得復雜.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換元法,進行巧妙換元,將問題簡化處理,幫助學生解題.在換元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根據方程結構選擇合適換元方式,確保解題的準確性.
設 x2+3x=y ,則原方程可以轉化為 y2+9y+14=0 .簡化可以得到 (y+2)(y+7)=0 解得 y=-2 或 y=-7 將其代入 x2+3x=y ,即 x2+3x=-2 和 x2+3x=-7 因為 
,此方程無解,舍去.所以 x2+3x=-2 ,因式分解為 (x+1)(x+2)
=0 :解得 x=-1 或者 x=-2
3利用換元法,解決大小比較和計算問題
在初中數學解題中,利用換元法可以降低解題難度,提高學生解題效率.借助換元法,能夠引導學生對復雜問題進行簡化,展示出解題過程.在大小比較和計算的題目中,利用換元法幫助學生找出解題思路,解得問題答案.換元法作為有效的解題工具,能夠鍛煉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4若
,試(20比較 A,B 的大小關系.
解析 對于此類數字比較大的題目,看似非常的復雜,使得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題目中的式子進行觀察,找出其中的規律或者特點,之后利用換元法,使得題目難度降低,樹立學生自信心去解題.
令 x=5678901234,y=6789012345,
因為 x,y 均大于零,且 2xgt;y ,即 2x-ygt;0 ,所以 A-Bgt;0 ,即 Agt;B :例5 計算
解析 令 2021=a ,所以原式 

4結語
在初中數學解題中,對于一些特殊的問題,采取常規方式解題難度大或者無法解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換元法,對題目進行分析,準確找到需要換元的元素,將復雜問題變得簡單,讓學生快速找到解題方法,突破解題障礙,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參考文獻:
[1]許文倩.初中數學解題中換元法例題解析[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23):4-5.
[2」陳剛.換元法助力提升初中數學解題效率[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2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