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的新形勢,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牢牢掌握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主動權
乘組三人各自備有電子圖書,還精心挑選了幾本紙質書。每當我們透過舷窗望太空,“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的震撼躍然心間,中華詩文與中國航天的融合,更讓人對未來充滿憧憬。
——神十九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談“在空間站讀書是什么體驗”
從沒想過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亞洲100 米最快的人。每一個人都有無限可能,青少年在追夢過程中,一定要敢付出、敢拼搏、敢闖蕩。
——蘇炳添回憶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
年齡給自己帶來的是“動力”。我不僅代表著浙江、中國,更代表著亞洲青少年運動員,想把青少年運動員的風采,展現在成年的比賽中。
——2025 世界田聯鉆石聯賽廈門站女子200 米決賽,全場年齡最小的16 歲中國小將陳妤頡以22 秒99 刷新女子200米亞洲少年紀錄
有人問我,“ 讀書有用嗎?你半生已過,還在種地”;也有人說,“讀書不給學歷,不能找到好工作,等于浪費時光”。我來不及去想,因為屬于我的個人時光,大多只有晚上,生命的亮光就在那些書中和詩行里。
——因在田間地頭作詩而爆紅的農民詩人“沂蒙二姐”呂玉霞談讀書
首次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月空間DRO 探索研究”A 類先導專項通過DRO-A 衛星單角錐反射器與1.2 米口徑望遠鏡地面激光測距系統,實現我國首次地月距離尺度的衛星激光測距。
60%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的最大擁有國,全球占比達60%。
4.79本
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近日發布。調查顯示,2024 年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9 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52 本。數字化閱讀方式持續深入國民生活,近四成的成年國民有聽書習慣,近八成的人通過手機閱讀。
29種
教育部日前更新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 年)》,增列29 種新專業,增設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健康與醫療保障、智能分子工程、時空信息工程、國際郵輪管理、航空運動、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視聽工程、數字戲劇等專業。
42.1%
日前,《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3 ~ 2024)》發布,其對短視頻使用成癮得分與抑郁風險得分關系的分析顯示,當短視頻使用時間超過4 小時,青少年中存在抑郁風險的比例高達42.1%,大學生為29.3%,成年職業人群為34.3%。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藍皮書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在運、在建和核準建設的核電機組共102 臺、裝機容量達到1.13 億千瓦,核電總體規模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敦煌網】
中美關稅戰持續,中國老牌跨境電商敦煌網(DHgate)日前在美國爆火,其應用程序下載量在蘋果應用商店美國區高居購物類第一,在所有免費應用程序中僅次于長期占據榜首的ChatGPT。
【生態環境法典】
生態環境法典草案近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這將是繼民法典后,我國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AG600 飛機】
我國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 飛機在京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標志著全球起飛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陸兩棲飛機通過了嚴格測試和驗證,獲得市場“準入證”。
人生四格: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大頭貼
社交媒體上,你也許刷到過名為“人生四格”的照片——基本以四張照片為一組,看起來像是曾風靡一時的大頭貼。所謂“人生四格”,原本是來自韓國的一個大頭貼品牌,意為“人人都能拍出四張人生照片”。這種模式興起后,“人生四格”不斷發展、升級:拍攝角度可以仰拍、俯拍;背景可以是電梯間、車廂甚至洗衣機艙;除了各式各樣的裝飾邊框,廠家還與明星或熱門IP 合作,推出包含形象的限定相框,吸引年輕人打卡。一張張四宮格照片里,記錄著一代代年輕人的成長與活力。
為什么航天員在接受采訪時要隔一層玻璃
近日,神舟二十號航天員見面會舉行后,不少網友都注意到航天員乘組面前有一堵“玻璃墻”,覺得非常神秘。
其實,這堵“玻璃墻”是每次航天員見面會的“常規操作”,目的很簡單,通過玻璃房實現物理隔絕,起到防止交叉感染的作用。在每次執行飛行任務前,除航天醫生外,航天員與其他任何人都需要保持安全距離,最大程度保證航天員們的安全。在1968 年10月11 日登空的美國阿波羅7 號,就曾發生宇航員遭遇感冒,傳染給另外兩位航天員的事件。不止飛行前,航天員在返回后同樣需要隔離:一方面,宇宙空間環境可導致機體免疫系統變化,使得航天員對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因此需要一段時間的保護性隔離;另一方面,太空可能存在一些人類未知的微生物,航天員進入太空前攜帶的微生物也有可能發生變異,需要隔離觀察。
余華曾說:“是讀者的經歷養育了我寫作的能力。”當年,年輕的余華在對川端康成、卡夫卡等作家的瘋狂閱讀中獲得深刻啟發,由一個小鎮牙醫成為橫空出世的文壇新秀。
本書收錄余華的15 篇文學隨筆和1 篇文學對談。從《西游記》《一千零一夜》到《變形記》《百年孤獨》,余華以頂級作家的洞察力,解讀60 多篇中外文學名作,將這些經典作品每一個細節里的偉大娓娓道來。好友莫言傾情推薦:“余華文章幽默風趣,讀來如坐春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