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7年,當最后一滴石油在撒哈拉沙漠枯竭時,全球能源聯盟的鉆頭轉向了馬里亞納海溝。我看著全息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據流——這已是第三次更換“海影”的耐壓外殼了,前兩任操控者都因神經過載而住進了療養院。
“艾琳博士,三分鐘后啟動第十二次勘探。”耳機里傳來項目主管卡爾森的聲音,“董事會要看到實質性進展。”
我戴上布滿傳感觸點的頭盔,脊椎突然竄過一陣刺痛。作為基因改造的深海適應體,我的神經系統能承受普通人十倍以上的信息流,但沒人知道每次連接時,那些深海水壓會在我的視網膜上烙下怎樣的幻覺。
“連接穩定率98.7%。”在AI冰冷的播報聲中,我的意識被撕扯成兩半。突然,聲吶波紋詭異地扭曲成螺旋狀。我趕忙調出光譜分析儀,幽藍的熒光如同遠古巨獸的瞳孔,在深淵中次第亮起。“發現類生物電信號!”我的驚呼卡在喉嚨里,操控艙的紅燈驟然爆閃,所有儀表數據開始倒流。我似乎聽見了卡爾森的怒吼,但“海影”的機械臂早已不受控制地撫上晶體表面。
“我們是蓋婭的免疫系統——”那些晶體以量子糾纏的方式將信息直接刻進我的海馬體,“二十萬年前滅絕的恐龍,七千年前沉沒的亞特蘭蒂斯——當文明越過臨界點,地球終將走向毀滅……”
現實中的警報聲突然炸響。透過雙重感知,我看見三十艘軍用潛艇正用激光切割著海溝巖壁,聯盟的旗幟在探照燈下泛著血色。“艾琳!立即上傳坐標!”卡爾森的面孔因亢奮而扭曲,“‘涅槃計劃’批準了,那些人說這些礦石足夠制造二十座反物質反應堆……”
我的太陽穴猛地迸出溫熱的液體,在現實與虛幻的夾縫中,我看見無數藍晶礦脈如血管般在地幔延伸。當第一束采礦激光切開巖層時,馬里亞納海溝深處響起了鯨歌般的長吟。
藍晶的脈沖頻率突然與我的腦波共振,操控艙的應急電源開始過載……
在意識消散前的最后瞬間,我看到了兩個真相:現實中的我正在不受控制地劇烈抽搐,而“海影”的傳感器則顯示,整個太平洋板塊正在產生0.3度的偏轉。
◆點評
這是一篇想象力十足的科幻小說。小作者以2157年地球石油危機為背景展開深海勘探,將神秘的藍晶礦脈與古老文明、地球生態緊密相連,創造出了極具沖擊力的科幻設定。文中對人物的刻畫雖著墨不多,但項目主管卡爾森對利益的追逐、艾琳博士的抗爭都躍然紙上,對深海環境和量子信息傳遞等科幻元素的描寫生動細膩,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