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片
喬斯坦·賈德,1952年出生于挪威首都奧斯陸,挪威當代著名作家之一。1974年開始寫作,1986年創作并出版了第一本書。喬斯坦·賈德的作品致力于對人生意義與終極關懷的探索與思考,1991年出版的哲學啟蒙小說《蘇菲的世界》風靡世界,迄今為止已被譯成56種語言,全球銷售量超過3億冊。喬斯坦·賈德也因此躋身于世界級作家行列,成為挪威繼1990年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漢姆之后最成功的本土作家。
作品內容
蘇菲臨近15歲生日時,收到了兩封神秘來信,分別是“你是誰”和“世界從何而來”,之后還收到了寄給席德的明信片,后來又不斷地收到自稱哲學家的艾伯特寄來的書信,由此開始了一場奇妙的哲學之旅。
艾伯特以書信的形式向蘇菲介紹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的神話與自然派哲學家講起,歷經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到中世紀哲學、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再到啟蒙運動、浪漫主義時期,直至20世紀的存在主義哲學等,涵蓋眾多哲學家及其思想。
在學習過程中,蘇菲努力探尋哲學家的真實身份,對哲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逐漸意識到人類的局限性,開始反思自我與生活,同時發現身邊不斷出現與席德有關的事物。
原來,蘇菲和艾伯特是席德父親艾勃特·納格為給女兒慶生時所寫書中的虛構人物,而席德在閱讀這本書時,堅信蘇菲真實存在。最后,蘇菲在艾伯特的暗示下,意識到自身的虛構性,二人設法逃離書中世界,來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創作背景
“哲學”一詞源自希臘語,原意是“愛智能”的意思,對蕓蕓眾生而言,它并不是靈丹妙藥,但在人的一生中,如果從來不去留意、愛好這一人類智能的結晶,體驗先哲們的心得,那么注定會陷于心靈的封閉與終結。
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為了讓普通人特別是青少年能更好地了解哲學這門學科,特意創作了《蘇菲的世界》這本哲學啟蒙書,用通俗的語言講述了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20世紀的整部世界哲學史。其中的小說部分類似于偵探小說,是現代版的《愛麗絲夢游仙境》,讓讀者絲毫不覺得枯燥厭煩。
創作手法
1.獨特的敘事結構。作者運用三重虛構框架,讓艾伯特、蘇菲和席德從各自的角度觀察描述,構成復調結構。故事充滿了懸念與奇幻色彩,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產生好奇與探究欲望。
2.深入淺出的哲學表達。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演繹哲學知識,通過生活實例與生動故事解釋哲學的概念,讓哲學不再高深莫測。
3.濃厚的奇幻色彩。借助神秘的哲學信件、蘇菲對自身存在的質疑以及與艾伯特的冒險等元素,為作品增添了奇幻感,引領讀者突破生活禁錮,滿足讀者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欲。
4.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在介紹哲學思想演變的同時,融入緊張有趣的偵探劇情,對沖哲學史的枯燥晦澀,讓讀者在趣味閱讀中輕松掌握哲學知識,激發了對哲學的濃厚興趣。
5.深刻的思想內涵。書中探討了人生意義、道德價值、自我認知等諸多深刻問題,引導讀者反思生活與自身,培養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