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5.09.0063.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5.09.020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發生在肱骨外科頸及其上方的骨折,老年人是這類骨折的主要患病群體,且占全身骨折的4%-5%[1] 。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療中,鎖定鋼板內固定可有助于骨折斷端的愈合,并能夠改善關節功能,是現階段常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肱骨近端骨折鎖定鋼板內固定術中,傳統入路方式即經胸大肌三角肌間隙入路,采用此方法進行手術能夠有效地暴露肱骨近端骨折塊,進而便于對肱骨骨折進行針對性處理;但其在應用中需剝離的軟組織較多,易增加手術創傷,可能會對肱骨近端組織造成較大損傷,進而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2。經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肱骨近端骨折可通過三角肌鈍性分離三角肌纖維,暴露肱骨近端骨折端,減少軟組織剝離和血供破壞,進而有效保護腋神經及其伴行血管,具有軟組織剝離少、創傷小、復位固定可靠的優勢[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經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連云港市贛榆區中醫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1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依據患者意愿選擇手術入路方法,根據不同入路方法將其分為胸大肌三角肌組和三角肌組,分別為40、41例。胸大肌三角肌組患者中男、女性分別為15、25例;受傷至手術時間 1~7d. ,平均 (3.12±0.56)d;BMI18-26kg/m2 ,平均 (22.74±1.03)kg/m2 ;年齡65\\~80歲,平均( 72.45± 2.37)歲。三角肌組患者中男、女性分別為14、27例;受傷至手術時間 1~6d ,平均 (3.08±0.53) d;BMI19~26kg/m2 ,平均 (22.69±1.05)kg/m2 ;年齡65\\~83歲,平均( 72.53±2.24) 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組間可比。納入標準:(1)肱骨近端骨折診斷參照《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4中的相關標準;(②經影像學檢查確診;(3單側骨折。排除標準:(1)病理性骨折;(②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本研究經連云港市贛榆區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手術方法兩組患者均取仰臥位,并接受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胸大肌三角肌組患者采用經胸大肌三角肌間隙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首先在肩關節前內側作一切口,逐層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以顯露深層結構,包括三角肌、胸大肌、頭靜脈等。以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間的自然間隙作為手術路徑,牽開肌肉,必要時分離三角肌前部肌肉,分別牽引頭靜脈、胸大肌,清除血腫,切開并剝離骨折端骨膜,顯露肱骨骨折端,直視下將骨折斷端復位,并恢復解剖位置,使用克氏針固定骨折部位;經移動式C形臂X射線機(西門子醫療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83062134,型號:CiosAlpha)檢查確認位置滿意后,經兩間隙將金屬鎖定接骨板系統(大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63132504,型號:SCLP02肱骨近端Ⅱ)插入,以螺釘妥善固定;再次透視確定無移位后,置入引流管,逐層縫合,術畢。
三角肌組采用經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手術切口定位于患側肩峰端,沿三角肌中束方向作一切口,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沿三角肌對前中、中后間隙進行精細分離,直至肱骨,操作過程中避免切斷任何肌肉,術中精確識別腋神經、旋肱前動脈等神經血管結構,并謹慎保護,避免造成損傷。剝離骨膜下受壓軟組織,完全顯露骨折斷端,同時注意保護腋神經主干,使用克氏針固定骨折部位,恢復解剖位置,經X線證實位置滿意后,經兩間隙將適當的鎖定鋼板插入,以螺釘妥善固定;再次經X線透視確定無移位后,置入引流管,逐層縫合,術畢。
術后,兩組患者應將患肢固定于胸前臂吊帶,以提供穩定的支撐。在確認內固定穩定性良好的情況下,建議患者從術后第1天起開始進行患肢的前后擺動運動和肩關節的被動活動,以促進早期活動,并減輕關節僵硬程度。術后4至6周時,患者可以逐步過渡到肩關節的主動運動練習,以增強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術后4至12周患者可以逐漸引入適度的抗阻力訓練,以提高肩關節的功能性和整體力量。兩組均于術后隨訪1年。
1.3觀察指標 (1)肩關節功能和疼痛程度。分別于術前和術后3個月采用Constant-Murley量表(CMS)[5(總分值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越好)、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分值范圍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明顯)評估患者肩關節功能和疼痛程度。(2)生活質量。分別于術前和術后1年采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36(SF-36)[7(包括生理職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機能、精力、社會功能、一般健康狀況、軀體疼痛)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共8項,各項分值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③并發癥。觀察比較兩組患者隨訪期間腋神經損傷、切口感染、肱骨頭壞死、鋼板斷裂、內固定物松動的發生情況。并發癥總發生率為各項并發癥發生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組內手術前后比較采用配對 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 (%). 表示,采用 x2 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肩關節功能和疼痛程度比較與術前比,術后3個月兩組患者CMS評分均升高,VAS疼痛評分均降低,三角肌組變化幅度均大于胸大肌三角肌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 ,見表1。
門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與術前比,術后1年兩組患者生理職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機能、精力、社會功能、一般健康狀況、軀體疼痛評分均升高,三角肌組均較胸大肌三角肌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見表 2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與胸大肌三角肌組比,三角肌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3。
3討論
肱骨近端骨折通常由直接撞擊或間接外力引起,患者主要表現為受傷部位疼痛和腫脹,還可能會發生血管或神經的損傷,這種損傷可能會損害肩關節的穩定性,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動。在傳統的治療方法中,臨床肱骨近端骨折常采用經胸大肌三角肌間隙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該術式能夠使骨折塊在直視下得到充分暴露和復位,有利于骨折復位和固定,但手術中需廣泛剝離軟組織,可能會導致術中出血量增加或對腋神經造成損傷,會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進程[8]。
隨著近年來醫療技術的持續進步,經三角肌入路已被廣泛引入臨床實踐,該入路具有局部解剖結構簡單、能更直接地暴露骨折斷端等優勢,同時對肱骨近端的血液供應影響較小,進而有助于提高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預后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與胸大肌三角肌組比,術后3個月三角肌組患者CMS評分更高,VAS疼痛評分更低,術后1年三角肌組患者SF-36各項評分均較胸大肌三角肌組更高,這提示采用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更好,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程度,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為,經三角肌入路對周圍軟組織的剝離和牽拉更少,能夠更好地保護肱骨頭的血供,減少了對肩部肌肉、血管和神經的損傷,進而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能夠使患者更早地進行康復訓練,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患肢腫脹,增強肌肉收縮能力,有助于肩關節功能恢復,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0]。
)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胸大肌三角肌組比,三角肌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更低,這提示采用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安全性較高,有利于患者康復。分析其原因為,采用經三角肌入路進行手術時,手術路徑較短,對周圍軟組織的剝離和牽拉較少,能夠有效減少手術過程中對周圍肌肉、血管和神經的損傷。在手術過程中,通過避免廣泛剝離骨折端軟組織,降低對內側軟組織和血運的損傷,減少了對肱骨頭血供的破壞,降低肱骨頭壞死的發生風險,且患者術后恢復更快,可較早的進行肩關節活動,促進患者早期康復進程[]
綜上,采用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程度,促進患者早期康復,肩關節功能恢復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本研究受限于選取研究樣本量較少,將影響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及推廣,因此,未來的研究需擴大樣本規模,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更有力的科學依據,確保患者獲得更好的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蘇開波.經三角肌微創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關節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4,5(11):102-105.
[2]楊景瑞,程進.經三角肌與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療NeerⅡI、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24,21(1): 1-4.
[3]張志明.不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療效的影響[J/CD].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2,9(35):36-39.
[4]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34-135.
[5]盧嘉俊,徐麗敏,梁惠全.經皮微創鋼板置入內固定術改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關節功能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9,27(3): 47-48.
[6]孫兵,車曉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2,28(6): 645.
[7]王坤.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2,28(6): 571.
[8]盛錫華.經三角肌入路結合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內固定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療效[J].浙江創傷外科,2021,26(1):121-123.
[9]楊景瑞,程進.經三角肌與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療NeerⅡI、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24,21(1): 1-4.
[10]管樹軍,李玉山,李巖.經三角肌入路與經三角肌胸大肌間隙入路治療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傷殘醫學,2020,28(15): 49-50.
[11]石廣才,楊兵.小切口劈開三角肌入路與三角肌胸大肌間隙入路手術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效果[J].吉林醫學,2022,43(12):3191-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