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杰出典范,自宋元時期以來,以其獨特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形式,體現了人文造詣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土樓經受住了數百年的風雨洗禮,堅固而持久地矗立在大地上,成為不朽的建筑傳奇。
漫步于古鎮的悠悠古道,一座獨特的方形土樓——和貴樓映入眼簾。踏入其中,一片神奇的沼澤地瞬間吸引住所有目光。令人驚奇的是,無論竹竿多長,皆能輕易沒入沼澤;而占地達1600多平方米的和貴樓,竟穩穩植根于此片神秘沼澤之上。原來,當地居民巧用特殊處理過的松樹作為地基,這些松樹在水中浸泡百年都不會腐爛。正是憑借著這份非凡的智慧,和貴樓歷經歲月滄桑,依然堅實矗立。
遠遠望去,翠美樓宛如一個巨大的圓形蒸鍋,神秘又迷人。步入翠美樓內,四周房屋環抱,家家戶戶緊密相連,猶如共同捍衛著那份古老的傳統與記憶。這座土樓里,仍有幾戶人家居住。我輕輕踏上樓板,生怕打破這片寧靜。站在三樓,仔細端詳這滿是智慧與匠心的土樓,我深深折服于古人的榫卯技藝,它讓土樓堅如磐石。
福建土樓,不僅是先輩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更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精神的生動寫照。
老師小評
小作者生動展現了福建土樓的歷史背景、建筑特點,文中對土樓的外形描寫十分形象,彰顯出先輩非凡的智慧,讓讀者對土樓建筑有了深刻的理解。
【作者系江蘇淮安市人民小學五·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龐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