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而言,如今的讀者對近現代報刊雜志上插配的漫畫作品的作者,還約略有一些印象可言的,無非是豐子愷、張樂平、葉淺予、丁悚、丁聰等人。毋庸多言,這些漫畫家筆下的作品,無論是單幅還是連環畫,皆有著鮮明獨特的個性。
當然,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的中國漫畫,在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曾經涌現過許多如今并不那么為讀者大眾所周知的漫畫家。其中,可以被賦予“首位將《阿Q正傳》改編為連環漫畫,并最早予以連載發表的漫畫家”之殊榮的張義璋,即是這么一位頗值得深入探究一番的人物。
1934年12月7日這一天的上午,上海無線電臺向廣大市民播放的彈詞節目中,穿插有一段名為“畫苑新唱”的彈詞廣播,基本將當時活躍于上海畫壇的漫畫家群體概括評介了一遍,其中就提到了張義璋。刊登于上海《時事新報》之上的唱詞如下:
申江漫畫最風行,盧后王前各逞能。圖案畫端推方雪鴣,諷刺畫應讓丁慕琴;連續漫畫葉淺予,卡通作家萬籟鳴、沈延哲、黃士英,藝苑人才舊知名。張義璋筆刀最謹嚴,青年首推第一,他洛陽紙貴身價重,吉光片羽妙無倫。廣告畫家趙敬予,活靈活現活動人,中西藥房來重用,畫的廣告稱一等。還有那金劍凡、程抑桑、吳天翁、楊清磬,五色繽紛早著名,他們是毫顛各有千鈞力,一個個生花妙筆能傳神,多才多藝多能。
上述這么一段唱詞,點評了數位在上海漫畫圈子里的名家與新秀,大有“點將錄”的意味。而其中關涉張義璋的評語,可以說是對這位后起之秀至高的贊譽,其人在當時的上海漫畫圈子里,可能一度有著“青年首推第一”的美譽與地位。
說到“點將錄”, 1936年1月18日的《蘇州明報》上,就曾刊發過一篇題為《畫苑新點將》的短文,文中將豐子愷稱作“圣手書生”,而緊隨其后的張義璋,則被稱作“白面郎君”。至于緣何將之稱作“白面郎君”,僅在其后附有一句話評述稱“貌似蓮花有美男之目”,估計其人應當是膚色白晳、容貌清俊的美男子形象。
據考,散見于蘇滬各大報刊之上的張義璋作品,最為引人矚目、最具結集價值者,莫過于魯迅逝世四個月之后即推出的《阿Q畫傳》。
1937年2月27日,上?!稌r事新報》的“青光”副刊版面上,首次刊發了題為“魯迅原文、張義璋制”的《阿Q畫傳》首張圖像。畫幅上一位身著長衫、頭戴瓜皮帽、手持折扇前趨、一副趾高氣揚模樣的“斯文人”,與之呈對峙狀,以弓箭步前趨挺立著的身著短衫、握拳別腰、一副大義凜然模樣者,即是“阿Q”。這畫傳第一回首張畫像之下,摘引了魯迅原文,以示圖文對應之說明。
兩天之后,1937年3月1日,《阿Q畫傳》第二回圖像刊出,標題“阿Q畫傳、魯迅原文、張義璋制”這12個字。此后,一直至1937年4月9日,《時事新報·青光》連載刊發共計32幅漫畫,以“連環畫”的方式,將張氏創作的《阿Q畫傳》呈獻給了廣大讀者。
除了連載于《時事新報·青光》,張義璋創作的《阿Q畫傳》還曾連載于上?!度f影》雜志,只是時間上稍晚一些。1937年3月20日,《萬影》雜志第八期首次刊發了《阿Q畫傳》的前八幅漫畫圖像;接下來每期接續刊發,四期雜志亦連載刊發了32幅漫畫圖像。
魯迅小說《阿Q正傳》發表后,它為國內畫壇的眾多漫畫家提供了用武之地。據考,1935年劉峴所繪《阿Q正傳插圖》20圖、1937年葉淺予所繪《阿Q正傳畫冊》插圖12圖、1939年豐子愷所繪《漫畫阿Q正傳》53圖、1943年劉建庵所繪《阿Q的造像》50圖、1944年丁聰所繪《阿Q正傳插畫》24圖等,分別以各自的文化理解與藝術手法,通過以圖釋文的方式,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對這一新文學名作的各式公共解讀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1937年這一年,接續出現了三組以《阿Q正傳》小說故事圖像化的漫畫作品。除了7月1日由《東方快報》社印行的配有葉淺予所繪插圖的《阿Q正傳畫冊》之外,還有浙江諸暨人俞乃大所繪《漫畫阿Q正傳》,曾于7月1日至8月13日在南京《朝報》連載。事實上,“首位將《阿Q正傳》改編為連環漫畫,并最早予以連載發表的漫畫家”應該是上海漫畫家張義璋,他比浙江漫畫家俞乃大刊發的時間早四個月。
遺憾的是,這位在中國現代漫畫史上頗有研究價值的漫畫家,如今卻因相關史料的匱乏,一直鮮為人知。實際上,關于張義璋其人其事其生涯的確切材料,至今仍然難以尋獲。
近日,筆者在翻檢可能載錄有關涉張義璋相關信息的舊報刊時,偶然發現1936年九十月間,接連在《蘇州明報》與上?!稌r事新報》上刊有向廣大讀者發售的一本《小品漫畫》,乃是張義璋親自編選的一部個人漫畫作品專集,當時銷售狀況不錯,頗受蘇滬兩地讀者的追捧。
這則廣告中提到“書中并有作者自畫漫像”,對于一直未能尋獲張氏肖像照片的筆者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信息。
幾經搜尋,筆者終于獲見《小品漫畫》一書。書中選編的作品,首個主題板塊“正義”的首幅選圖,繪有一身著長衫、面容清秀的青年男子,坐在由數張圖紙層疊而起的高臺之上,滿頭大汗,作撫腮沉思狀(手邊還執有一支筆)。圖幅右側配文稱:“為了工作而流汗,身體盡管疲勞,精神上反感愉快!”
這張漫畫作品,有可能即是張義璋為自己的日常工作狀態所繪的“自畫像”之一種。且說此書最后一頁,是明確標示了的“作者自畫像”,展示出了張義璋自己眼中的個人形象。但見畫幅中的張義璋,一襲長衫款款而至,儀容清俊近乎俊俏,身形消瘦近乎婀娜,稱之為“白面郎君”,可說恰如其分,絕無戲謔之嫌。
事實上,張義璋作品雖曾于20世紀30年代散見蘇滬兩地各大報刊之上,其中亦不乏各類持續出版、連載印行的報刊專欄作品,數量相當可觀。僅就筆者所知所見,《小品漫畫》一書實為曾經正式出版過的張義璋個人作品唯一專集。
(作者系文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