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物流運輸中存在的主要風險類型
(一)裝車前存在的風險
公路運輸的貨物類型多種多樣,不同的貨物需要有不同的驗收標準,裝貨前需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保證貨物與實際相符。一般情況下,裝車前存在的風險主要是貨物包裝存在不合格、貨物標識不清晰、貨物數量與實際不符、貨物品質檢測不到位等,如果裝車前檢查不到位,就會造成貨物損壞或影響后續運輸,出現問題無法說清。
(二)裝車時存在的風險
裝車過程中,要嚴格做好規范操作,無論是設備還是人員,均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保證貨物不破損。裝車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是裝車工人操作不規范、裝車設備性能不良、集散場地不安全,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同程度會造成貨物受損或延誤
(三)運輸途中存在的風險
公路運輸與航空運輸、鐵路運輸不同,車輛在運行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主要是事故、堵塞、天氣、故障、疲勞、盜竊等,這些問題則會造成貨物受損、延誤、丟失,使公路運輸的成本增加。
(四)卸車時存在的風險
現代物流管理越來越嚴格,對各個流程進行了精準的控制,但貨物到達目的地后,則會出現各種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出現貨物損壞,卸車時存在人員操作不規范、卸車設備故障、卸車場地不安全等問題,影響到了物流的質量。
(五)卸車后存在的風險
很多貨物到達現場后,需要進行二次檢測檢查,但還有一些管理不嚴格,造成了貨物驗收不及時、貨物存放不妥當、貨物交接不清楚等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會直接給業主造成損失,出現糾紛或矛盾,很難找到責任人。
二、公路物流運輸管理中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一)保障公路物流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公路運輸的風險多種多樣,只有做好設計與策劃,才能有效減少不必要的風險,保證公路運輸安全穩定。風險主要是各種不確定因素導致的目標無法達成或達成程度不高。要通過科學的風險管理控制,避免出現問題。風險管理實際上就是通過直觀識別、評估、控制和轉移,使風險得到識別與防范,化解公路運輸的風險,減少或消除不利于目標實現的影響。通過各種安全措施保證人與物的安全,安全措施實際上是對人員、財產或環境安全采取的預防或應對手段。通過良好的公路物流運輸管理風險管理和安全措施保證客戶滿意度,使客戶的期望值更高。對于公路運輸來講,服務質量才是根本保障,如果沒有良好的服務,則無法達成物流的需求,只有達到了客戶滿意度,才能獲得更高的評價,推動公路物流快速發展。公路物流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是衡量公路物流業績最終指標,為了達到這個標準,則要通過科學的管理與措施,保證公路運輸安全,增強客戶信任度2]。
(二)降低公路物流成本和損失
公路物流需要做好成本構成計算,這樣才能保證運輸業的繁榮,避免出現賠本生意。公路物流成本是全過程發生的成本,從開始裝車到完成運輸整體過程的成本,只有通過良好的管理措施,降低自然與人為風險,才能保證公路運輸的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困擾,就會增加處理時間,浪費大量的精力,直至付出經濟損失。精準計算好公路物流成本是實施風險管理和安全措施的基礎,良好的管理才能更好地避免出現損壞、延誤和丟失,使公路運輸成本降低,達到省時、省燃料目標,大大減少因為事故而出現的保險費用、賠償費用額外支出,進一步提升公路物流整體收入,保證用戶的利潤。
(三)增強公路物流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物流發展過程中,決定成效的除了成本外,還有管理效益。公路物流競爭力是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和成功的基本手段與能力,而管理則是保證能力的重要環節,只有抓好公路物流安全管理控制,才能推動公路運輸業可持續發展,滿足不同的客戶需要。有效實施風險管理和安全措施是提高競爭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必要的方式,良好的管理可以提高公路物流水平,保證客戶口碑,以此拓展物流業的市場,使公路運輸份額得以提高,更好更快地促進公路物流健康發展。
三、公路物流運輸管理中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中的風險識別和評估不充分
要想做好管理,就要做好評估,對未來目標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做出正確的決策。風險識別和評估是風險管理的基礎,更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通過風險點的關注,明晰管理中的不足,進一步決策目標、策略、措施。在實際公路運輸管理中,沒有科學的方法,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流程環節管理還不到位,導致了管理風險識別和評估不足,存在主觀、片面和隨意性,這樣的評估狀況只能造成不全面和不準確的低效能,風險管理就沒有良好的目標,盲自性和低效性使管理達不到預期。一些運輸企業在管理中,只關心貨物易損程度,而沒有重視導致損壞的環境影響,管理過程中,只看價值不重周圍,忽略了影響貨物的環境因素。運輸過程中,只強調司機是否有豐富的經驗,靠人的直覺避免風險,而真正忽略的是道路狀況和天氣因素,自然因素對運輸的影響更難以把握。事故后風險調查總結高于事故前風險預測預防,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風險評估方式不正確
(二)風險控制和轉移不到位
風險管理最核心的是風險控制和轉移,只有充分把握這兩個關鍵要素,才能有效避免出現風險問題,保證公路運輸安全可靠。要緊緊抓住風險管理目標的手段和途徑,才能更好地保證運輸安全,實現管理控制目標。但是,大多數的公路物流運輸管理中都是嚴重缺少規范程序和措施才出現的風險事故,最終造成了風險控制和轉移被動、應付、敷衍,難以把握全局,無法更加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在公路運輸中,成本是關鍵,一些企業為了保證最大經濟效益,節省運輸的總成本,則會用不合格的車輛,而技術性能不穩定的車輛故障率會很高,貨物損壞風險事件頻發;一些運輸企業為了趕時間,不惜違章超速疲勞超載,出現交通事故風險事件;有些運輸企業隱瞞貨物損失情況,出現了糾紛,產生了訴訟,嚴重影響到了公路運輸的形象。
(三)風險監督和評價不完善
風險管理中的風險監督和評價是保障和反饋,通過良好的反饋反映運輸的效果。公路物流運輸管理程序不規范,整體鏈條中缺乏信息傳導系統和評價機制,風險監督和評價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真正的評價作用,很多的評價成了形式,只是簡單的、滯后的一個可有可無環節,無法及時、全面、客觀對運輸情況進行監測和反饋,特別是對出現的風險問題不能正確評估,更拿不出有效應對舉措。一些運輸企業管理不科學,缺少完善的運輸信息系統,做不到及時定位,掌握不了貨物準確位置、當時狀態、異常情況等信息,運輸過程中,也做不到隨時監控,很多風險出現后不能及時匯報情況,后方不能及時反應,影響處理效果,出現運輸風險問題。一些企業沒有風險管理評估機制,無法正確面對問題,持續風險管理改進機制不完善,無法確保風險管理效率。
(四)風險溝通和協作不順暢
風險溝通和協作是風險管理重要的條件,通過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能夠保證運輸安全,使各方利益均衡。溝通協調是各方的風險匯集平臺和處理渠道,是保證安全運輸的重要流程。但是,在實際公路運輸管理中,很多企業沒有做到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信息不暢通造成的損失往往更加集中,特別是市場競爭關系下的企業關系,各企業間缺乏基本信任和合作,對一些問題存在不同的理解,出現風險后沒有及時做到溝通和協作,導致事態更加嚴重。市場競爭關系中的企業的隔閡、沖突和矛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問題的解決。各利益方都想自己的事件與利害,不能站到整體的角度考慮問題,各方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不通暢,無法很快調整組織,風險管理難度和復雜性可想而知。一些運輸企業和貨主或收貨人缺少溝通,企業不了解客戶需求,客戶不知道企業行為,雖然有一些協議,但在執行中打了折扣,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一些運輸企業和保險公司也沒有良好的溝通平臺,缺乏良好合作,出現問題后,也沒有在第一時間達成共識,雙方責任劃分不清,無法正確履行各自的義務,導致風險加大。
四、公路物流運輸管理中加強風險管理的安全措施
(一)實施動態路線規劃及管理,實現物流運輸全過程監測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動態監控系統已經得到了全面應用,公路運輸車輛中已經裝載了動態監控系統,能夠隨時掌握車輛位置、動態等,這是實施動態路線規劃及管理的前提。通過動態管理,更好地把握運輸過程中的問題,保證了公路物流運輸風險的有效控制,大大提升運輸整體效率。目前看,很多企業已經大量引入了管理系統,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先進的路線規劃軟件能夠及時把握道路情況,通過高級路線規劃軟件使路線更加優化,更好地把握沿途交通狀況、天氣信息和道路條件,如果出現問題則能夠快速調整路線,更好地動態優化路線。有效整合動態監控追蹤系統,更好地把握車輛移動的情況,大大提高了運輸的進度,同時,更能應對緊急情況。對貨物的監控也是良好的策略,在貨物上安裝適當傳感器能夠全面對周邊情況進行良好的監測,了解周邊環境條件、溫度濕度,通過動態管理,能夠靈活把握好車輛及貨物情況,更好地規避風險。
(二)優化運輸車輛條件,增強物流運輸穩定性
進一步優化運輸車輛條件,保證使用合格的車輛進行運輸,減少可能存在的風險,大大增強物流運輸穩定性。要嚴格選擇性能良好的車輛運輸,通過市場調研,了解車輛的性能與運行記錄,選對車輛才能避免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車輛管理企業要做到定期維護,通過日常的檢查檢測,保證車輛整體性能良好,充分做到自檢自查,對車輛發動機性能、剎車系統和懸掛系統做到科學的維護,定期更換輪胎保證道路安全。對老舊車輛進行改造更新,根據當前的運輸條件,合理對車輛做好升級,包括自動制動系統、盲點監測系統、溫度控制裝置等。對一些條件成熟、環境允許的地區,也可以考慮更換經濟效益更好、性能更加穩定的節能和環保車輛,電動車或低排放車型更符合降低成本的目標。
(三)做好貨運分類管理和運輸規劃,滿足貨物運輸條件
風險管理需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做好設計,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發揮出管理的效能,以此,實現運輸安全的目標。要通過實施有效貨運分類管理和運輸規劃,滿足不同貨物運輸條件,在實際操作中,要綜合考慮貨物個性特性、運輸道路情況、周邊自然環境以及客戶的根本需求。根據不同的貨物情況完善貨物分類系統,按性質劃分為易碎、易燃、易壞等品類,以此進行分類,設計運輸要件,對每一個類別要科學合理地制定專門搬運、包裝和運輸規則標準,使各個運輸環節都有章可循。對易碎品在運輸前要做好包裝,利用防震材料包裝好貨物,避免出現破損,對整體的運輸過程進行控制,避免出現振動造成損壞,減少運輸風險,提高管理效能。對溫度敏感的貨物包括食品或藥品等,這樣的物品則需要冷鏈運輸才能確保安全,避免損壞與變質。為了保證運輸質量,需要對任何一個環節都做好管理設計,要對每一類貨物配置合適的運輸工具和設備,以此保證道路上的安全。合理做好路線的規劃,南北方的溫度不同,存在巨大的溫差,運輸過程中,有需要做好溫度上的考量,對到達目的地的環境條件要充分分析,嚴格選擇運輸的路線,以此保證貨物安全。
結語
綜上所述,在公路物流運輸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這些會造成貨物的損壞、延誤、丟失等后果,嚴重影響公路運輸的質量。只有加強公路物流運輸管理、風險管理和安全措施,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公路物流效率,保證效益最大化,實現安全和穩定的目標,更好地促進公路物流業的發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李萍.公路物流運輸中的風險管理和安全措施[].中國航務周刊,2023(40):59-61.
[2]王建歡.公路物流運輸經濟現狀分析和應對措施.中國儲運,2023(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