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綠色轉型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和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傳統農業生產重點關注人力、機械、化肥、農藥等全部資源要素投人所能獲得的最大產出能力水平,謀求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然而,這種依賴化學要素投人的生產模式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損害,農業污染和碳排放問題日益突出。因此,農業發展必須轉變生產模式,在兼顧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提升產出水平,謀求農業綠色低碳生產效率的提升。被人們譽為“菜籃子\"的山東省,近幾年蔬菜生產已上升為農業的第二大主導產業,成為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蔬菜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一、山東省農業綠色轉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根據山東省統計年鑒數據統計發現,山東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12年至2015年,處于增長狀態。2016年至2017年出現下滑趨勢,2018年開始逐漸上升,特別是2020年以來上升趨勢明顯,從2011年至2022年,十年農業增幅達 52.7% ,說明山東省農林牧漁業發展態勢良好,促進了國民生產總值的提升。目前山東省農業產業結構主要以農業種植業和畜牧業、漁業為主,但是服務業產值占比上升勢頭比較大。
2012年以來,農用化肥施用量呈遞減趨勢,下降幅度達 24.0% ,農藥施用量下降幅度達 35.2% ,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下降幅度達 20.2% ,地膜使用量下降幅度達 37.2% 。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地膜使用量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農藥施用量?;?、農藥施用量、農用地膜及農用塑料膜下降,說明了山東省農業發展已經向綠色轉型,特別是被稱為土攘“白色污染”的地膜使用量的大幅下降,說明了山東省農業發展向更健康、更環保的方向發展。在農業種植中化肥、農藥施用量減少,而農業產值保持穩定上升,也說明了山東省在農業綠色轉型中的成效比較明顯。
二、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影響因素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對山東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借助SPSS軟件對影響山東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進行主成分分析,篩選出主要影響性的因素,為下一步提升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提供借鑒作用。
(一)指標選取。選取能衡量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評價主要指標,資源節約指標包括有效灌溉面積、農業用電強度;生態環境指標主要包括化肥施用強度、農藥施用強度、造林總面積、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綠色效益指標包括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農業總產值、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民生活水平指標包括農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農村居民家庭系數、年末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
(二)數據標準化處理。不同指標的量綱通常是不完全相同的,為了使各指標之間具有可比性,須消除指標的量綱。因為量綱的不同就會使有些數據很大,有些數據很小,很小的數據方差本來比較大,但它在很大的數據面前方差就表現得非常小,這是不合理的,然后標準化可以消除量綱的影響,所以首先對樣本數據進行標準化,使得其均值為0,方差為1且消除量綱。
(三)計算相關系數,得到相關系數矩陣。數據標準化結束后,計算標準化后樣本矩陣的每兩個指標間的相關關系,得到相關系數矩陣R,即n個指標的協方差矩陣。
(四)主成分結果分析。由表1可見,前兩個主成分的特征根都大于1,累計貢獻率達到了 82.39% 根據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累計貢獻率接近達到85% 的規定,提取了2個主成分。

由表2可見,第一主成分包含了原變量中化肥施用強度、農藥施用強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年末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這些指標的占比比較高?;适┯脧姸取⑥r藥施用強度在構建的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中屬于生態環境指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年末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屬于農民生活水平,所以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水平是影響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包含了原變量中農業機械總動力的信息,農業機械總動力在構建的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中屬于生態環境指標屬于綠色效益,因此,綠色效益是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的第二主成分。

三、結論
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水平是影響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的第一主成分,其指標中的化肥施用強度、農藥施用強度是主要影響因子。綠色效益是山東省綠色農業發展水平的第二主成分。綠色效益指標中主要是農業機械總動力是主要影響因子。
(作者單位:戚元軍李毅梁山縣農業機械現代化發展促進中心;戚雅寧西安翻譯學院;劉杰梁山縣交通運輸局;崔素芳山東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