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會友,“博”覽天下。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8大展館、16萬平方米的空間,超12萬件文化產品集中展出,處處充滿驚喜。
作為“常駐嘉賓”,山東第17次組團亮相,以“數智文博 化成天下”為主題,聚焦文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活化、泛在化,設置硬核影勢力、智匯新生活、無界閱萬象、文旅新場景、數智覓遺珍、非遺新手造六大版塊,組織近百家企業攜2000余種產品參展。海看、浪潮、歌爾、東方影都、泰山體育、東阿阿膠等龍頭企業集中登場,全景式展現山東文化科技融合創新成果。
踏入山東展區,創新和創意是各產品爭相展示的重點,一場科技與文化的奇妙邂逅在此上演。
如果要問山東展區的“團寵”是誰?那非憑借硬核實力圈粉無數的仿生熊貓莫屬。讓我們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兒吧。
“快看,它朝你吐了個舌頭。”“這只熊貓好搞笑,這個叔叔也很搞笑!”在山東展區一角,圍滿了爭相體驗的觀眾,小朋友們更是被一只逼真的熊貓逗得哈哈大笑。原來,這只可以調皮地眨眼、吐舌頭、歪頭、轉動眼球的“毛團子”,是由萌水獺(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仿生機器熊貓。它擁有45個可動關節,每個關節都由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精確控制,能做出許多擬人動作和表情,與觀眾實時互動。
小朋友口中的搞笑叔叔正是萌水獺科技創始人王科,他坐在熊貓旁邊,不時做出各種面部動作,面前的電子屏幕捕捉到他的表情并轉換成控制信號,從而驅動仿生熊貓做出相應表情。王科介紹,熊貓的頭面部共安裝了40個控制電機,能做出豐富的表情,未來,通過AI視覺算法,無需操控,熊貓就可以自主和觀眾互動。
“ 我以前接觸到的動作捕捉技術,都需要表演者穿戴復雜的電子設備,以便精確捕捉動作和表情,精準傳達控制信號。今天看到萌水獺的技術,真的是學到了!”來自香港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博士生侯崴瀛正在排隊等待體驗,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無需穿戴任何電子設備的動作捕捉技術。
在這屆文博會上,山東集中推介了一批技術全國領先的硬核企業及產品,成為展會現場的人氣擔當。
由青島東方影都打造的虛擬影棚在現場吸睛無數。觀眾通過影視機械臂及電影虛擬特效技術等,即可體驗電影拍攝,創作一部專屬自己的數字影視大片,通過手機掃碼還可下載這段影片留作紀念。克蘇魯影視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君韜介紹:“我們自主研發的影視機械臂,其拍攝精度可達正負0.03毫米。”他的話引起一位大學生的注意:“沒想到我喜歡看的科幻電影,很多是在青島拍攝的,青島不愧是中國科幻大片的搖籃。”
虛擬影棚里機械臂與數字特效交織出的創作場景,恰是山東展區所呈現的影視制作全產業鏈生態的一個生動縮影。據悉,山東現有影視制作企業2900家,山東展區突出數字技術賦能影視新質生產力,集結了青島東方影都、德州樂陵影視基地、臨沂瑯琊古城等重點影視基地,以及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等產業上下游企業參展,集中展示山東影視制作全產業鏈及“影視+文旅”新業態。
隨著數字技術持續滲透文旅領域,科技創新正以更具想象力的方式,不斷為山東文旅融合發展解鎖全新場景維度。
當“好客山東·齊魯1號”駛入文博會展廳,車廂內復刻的旅途場景立刻點亮了觀眾的感官世界,這種“可感知、可互動、可體驗”的沉浸式空間,帶領觀眾一站式解鎖“好客山東好品山東”。除此之外,歌爾創客打造的《海岱華章》MR文化體驗項目,讓青州的歷史與文物躍然眼前;山東博物館的互動屏,引導觀眾以詩、畫、紋樣等媒介對明代服飾文化進行數字化探索;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現場搭建的“定陶王陵沉浸式考古時空傳送門”互動體驗區,用VR技術帶領觀眾親歷考古發掘拆解工作流程以及木槨墓室的3D復原過程,在虛實交織中揭開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紗。
傳統文化與數字科技相接, 東方美學與現代潮流相融,山東正以科技為筆、文化為墨,通過文博會這扇“窗口”,展現出傳統與創新交織的獨特魅力。其中,“數智覓遺珍”版塊亦很亮眼。
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AI大模型問診設備,結合中醫望、聞、問、切理論,通過AI圖像分析識別快速實現體質辨識,提供養生方案。“太神奇了!原本以為中醫問診很復雜,沒想到現在通過科技手段這么便捷,還能了解自己的體質,以后養生就更有方向了。”現場一名女士在體驗AI大模型問診設備后驚嘆道。
今年4月成立的山東數字文化集團,現場亮出了依托齊魯文化數據庫構建的齊魯文化大模型。該大模型深度整合歷史名人傳記、文化典籍善本、文化遺產數字化資源等海量文化要素,打造出具備多模態生成能力的人工智能“最強大腦”,不僅能系統性解碼齊風魯韻的文化基因密碼,還將分階段推進在文旅體驗、教育傳承等多元場景的落地應用,讓千年齊魯文化以數字化形態煥發新生機。
山東衛視傳媒·AI無界科技工作室運用前沿動態活化技術,對唐代名畫《簪花仕女圖》進行數字化重塑。團隊精細捕捉畫中6位唐代貴族女子的服飾紋理、妝容細節及所處場景環境,進行三維建模,讓千年古畫實現“動態重生”。當屏幕中體態豐腴的唐代美人款步移近,觀眾透過沉浸式視效,得以觸摸“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盛唐風華。
黑科技上新,絕非只為刷“存在感”,其價值更體現于在各場景的落地應用中。
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智能眼鏡,價格不到千元、產品僅重79克,能將150英寸的震撼畫面“收錄”眼前。“600度以內的近視都可以直接佩戴,通過旋鈕調節度數,以數據線連接手機等設備,直視前方即可觀看。”工作人員陳鴻樂介紹。
來自賽飛特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的機器狗“跳跳”能空翻、站立,與人握手,呆萌可愛又活力十足。“不要因為可愛而忽略了它的本領。”集團副總經理張方舟說,賽飛特的工業級大型機器狗獲得多項技術專利,可搭載的設備更多、負重功能更強,目前已應用于港口、危化品搬運等安全生產場景。
身高、體重、血壓……泰山體育體測機一次能測16項身體指標。“我們的體測一體機,就是把各種體測整合到一起,從靜態的身高、體重、血壓,到動態的耐力、反應力等,實現多項身體指標的一站式檢測。”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郭寧寧邊演示邊介紹道。
舌尖上的智能體驗同樣不容錯過。只需75秒,遨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咖啡機器人就能呈上一杯大師級拉花拿鐵,行云流水的柔性拉花手法,搭配AI特調配方,每一口都是科技與美味的完美融合。
從智能康養到潮流娛樂,從舌尖美味到感官盛宴,作為從“制造”邁向“智造”的排頭兵,山東正以科技創新重塑智慧生活新范式。而觀眾在文博會上與山東的相遇,絕非偶然的關注與淺層的互動,而是一場文化傳承基因與科技賦能力量的深度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