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錦囊
1.行文思路分析
高考設置行文思路分析題的側重點在“梳理”上,有兩種考法:一是梳理行文思路;二是梳理人物心理(感情)變化。考生答題時,第一步要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確定題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還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變化。第二步要根據題目要求和文本具體內容,或側重劃分層次,或側重找尋線索,或側重梳理心理(感情)變化。
2.線索作用分析
線索作用分析可分兩步走。第一步是通過“四看”找線索:一看標題,二看時空詞語,三看文中反復出現的“物”,四看文中的議論、抒情句子中蘊含的“情”。第二步是分析線索的作用:在結構方面,線索組織材料貫串全文,使結構清晰、情節集中,行文富于變化;在內容方面,線索表達某種情感或思想,揭示主題,呈現出某種情景或狀態。另外,要注意區分不同性質線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線索有象征、呼應作用,情感線索有使情感濃厚、不斷深化的作用等。
3.形象特點概括分析
對人物形象特點或物象特點進行概括分析要從三個角度進行,一是從記敘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點,二是從動作、語言、心理等細節描寫中概括分析特點,三是從抒情議論中概括分析特點,特別是對形象的評價性語句,往往能直接點明形象特點。
4.物象作用分析
(1)主要物象作用:①內容主旨方面:主要物象是主旨之所在。一般說來,寫物的要找志,寫景的要析情。②藝術構思方面:主要物象多為全文的線索,起著把眾多材料貫穿在一起的作用。
(2)次要物象作用:①內容主旨方面:對內容的充實作用,對主旨的深化升華作用。②對主要物象方面:對比、襯托、類比、虛實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鮮明突出。③藝術構思方面:開頭結尾的策劃,詳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線索的貫穿,過渡照應的勾連,伏筆懸念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