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新聞報道海在融化,于是我們全家又到海邊去。地球發動機所在的這個半球天空還是那個樣子,但到達另一個半球時,真正感到了太陽的臨近,天空是明朗的純藍色,太陽在空中已同起航前一樣明亮了。可我們從空中看到海并沒融化,還是一片白色的冰原。當我們失望地走出飛行汽車時,聽到驚天動地的隆隆聲,那聲音仿佛來自這顆星球的最深處,真像地球要爆炸一樣。
“這是大海的聲音!”爸爸說,“因為氣溫驟升,厚厚的海冰層受熱不均勻,這很像陸地上的地震。”
突然,一聲雷霆般尖利的巨響插進這低沉的隆隆聲中,我們后面看海的人們歡呼起來。我看到海面上裂開一道長縫,其開裂速度之快如同廣闊的冰原上突然出現的一道黑色的閃電。接著在不斷的巨響中,這樣的裂縫一條接一條地在海冰上出現,海水從所有的裂縫中噴出,在冰原上形成一條條迅速擴散的急流……
隨著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越來越近,人們的心也一天天揪緊了。到地面上來欣賞春色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人都深深地躲進了地下城中。有一天在我睡下后,聽到媽媽低聲對爸爸說:“可能真的來不及了。”
爸爸說:“前四個近日點時也有這種謠言。”
“可這次是真的,我是從錢德勒博士夫人口中聽說的,她丈夫是航行委員會的那個天文學家,你們都知道他的。他親口告訴她已觀測到氦的聚集在加速。”
“你聽著親愛的,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并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明天把這話告訴孩子。”
氦閃并沒有發生,地球高速掠過了近日點,第六次向遠日點升去,人們繃緊的神經松弛下來。由于地球自轉已停止,在太陽軌道的這一面,亞洲大陸上的地球發動機正對它的運行方向,所以在通過近日點前都停了下來,只是偶爾做一些調整姿態的運行,我們這兒處于寧靜而漫長的黑夜之中。
地球的變軌加速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進行著。每當地球向遠日點升去時,人們的心也隨著地球與太陽距離的日益拉長而放松;而當它在新的一年向太陽跌去時,人們的心一天天緊縮起來。每次到達近日點,社會上就謠言四起,說太陽氦閃就要在這時發生了;直到地球再次升向遠日點,人們的恐懼才隨著天空中漸漸變小的太陽平息下來,但又在準備著下一次的恐懼……我就是在這種交替的恐懼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
在逃逸時代,大災難接踵而至。
由于地球發動機產生的加速度及運行軌道的改變,地核中鐵鎳核心的平衡被擾動,其影響穿過古騰堡不連續面,波及地幔,各個大陸地熱逸出,火山噴發橫行,這對于人類的地下城市是致命的威脅。從第六次變軌周期后,在各大陸的地下城中,巖漿滲入災難頻繁發生。
那天警報響起來的時候,我正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聽到市政廳的廣播:“F112市全體市民注意,城市北部屏障已被地應力破壞,巖漿滲入!巖漿滲入!現在巖漿流已到達第四街區!公路出口被封死,全體市民到中心廣場集合,通過升降梯向地面撤離。注意,撤離時按危急法第五條行事,強調一遍,撤離時按危急法第五條行事!”
我環視了一下四周迷宮般的通道,地下城現在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異常。但我知道現在的危險:只有兩條通向外部的地下公路,其中一條去年因加固屏障的需要已被堵死,如果剩下的這條也堵死了,就只有通過經豎井直通地面的升降梯逃命了。我到地面兩個半小時后,巖漿就在五百米深的地下吞沒了整座城市。廣場那高大的白色穹頂在高溫中漸漸變黑,所有遇難者可能還沒接觸到巖漿,就被這上千度的高溫奪去了生命。
(選自《流浪地球》)
◆提煉
選文出自劉慈欣的《流浪地球》,講述了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依靠太陽為生的地球面臨滅亡。面對絕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巨大的推進器,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新的家園,這一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計劃。節選部分敘述了一個充滿溫情和悲情的故事,太陽即將爆發氦閃毀滅地球,人們都住在地下城,但由于火山噴發,巖漿滲入的災難頻繁發生。作者設想人類要帶著地球去流浪,基于宇宙空間、物理知識等進行了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使整部科幻作品充滿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