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室內裝修材料和涂料的廣泛使用,室內空氣污染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長期暴露于甲醛超標環境,會帶來多重健康威脅,孕婦、兒童等敏感人群面臨的健康風險尤為突出。甲醛有味道嗎?甲醛超標會對身體造成哪些損害?下面,我們帶大家一起了解室內甲醛的真相。
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就是我們熟知的福爾馬林。它的揮發期長達3 ~ 15 年,尤其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其釋放速度會加快。
近年來,雖然人們對甲醛污染問題高度關注,有關部門也在大力管控家裝行業,將甲醛的標準限值由0.10毫克/立方米降低為0.08毫克/立方米,但是,新裝修房屋內的甲醛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情況。居室中的甲醛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人造板材:90% 的甲醛釋放源于脲醛樹脂膠黏劑,常見于密度板、膠合板、復合地板等。
2. 墻面材料:劣質墻紙膠、乳膠漆中的防腐劑。
3. 軟裝家具:布藝沙發、窗簾的防皺處理劑、床墊填充物等。
4. 日用品:指甲油、化妝品、消毒劑、煙草煙霧等。
急性健康損害
黏膜與皮膚刺激:甲醛可直接刺激眼結膜、鼻腔及咽喉黏膜,引發流淚、鼻塞、咽喉腫痛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過敏性結膜炎或呼吸窘迫;皮膚接觸甲醛后易誘發紅腫、瘙癢、皮疹等接觸性皮炎反應,長期暴露還會加速皮膚老化。
呼吸系統損傷:短期高濃度地吸入甲醛可引發支氣管痙攣、肺水腫,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嬰幼兒因氣道狹窄,更易出現呼吸頻率異常加快、缺氧性喘息等表現;長期低濃度暴露則會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增加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慢性健康損害
神經系統損害:影響神經元功能,導致頭痛、頭暈、失眠及記憶力減退,嚴重時引起意識模糊或昏迷;長期接觸可誘發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兒童長期暴露會影響海馬體神經元分化,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及智力發育遲緩,學齡兒童可能出現學習能力顯著降低。
免疫系統抑制:破壞免疫細胞活性,降低機體抵抗力,增加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的發生風險;致敏反應顯著,易誘發過敏性哮喘、蕁麻疹等。
生殖與發育毒性:損害男女生殖系統功能,導致生育能力下降;孕婦暴露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致癌與致畸:甲醛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Ⅰ類致癌物,長期接觸會顯著增加鼻咽癌及肺癌的發生風險。此外,多項流行病學研究證實,甲醛具有促癌作用,可誘導DNA 損傷和基因突變。
血液系統疾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與白血病存在明確的劑量- 效應關系。
綠色裝修
裝修時選用的板材應符合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 18580—2017)中E1級(≤ 0.124毫克/立方米)標準。裝修墻面優先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水性涂料或環保型墻紙。軟裝類的產品如窗簾、沙發布等,最好選擇棉麻成分含量比較高的布料,使用前將能用水洗滌的部分用水洗滌,利用甲醛溶于水的特性,盡可能去除甲醛。減少全屋定制家具。預留通風空間,安裝新風系統(換氣量≥ 30立方米/小時·人)。避免過度裝修。
通風處理
通過通風降低室內甲醛濃度,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之一。一般室內的通風模式有3 種:自然通風、自然通風+ 空氣凈化器、新風機通風。除甲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直開啟空氣凈化器或新風機成本較高,密閉空間無人值守時電器長時間運行,可能引發電路老化、設備過熱等安全隱患。比較而言,自然通風是安全有效控制室內甲醛濃度的通風模式。
物理吸附
大家也可以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降低室內甲醛濃度。目前常用的甲醛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沸石等。物理吸附雖然簡單、方便,但吸附劑的吸附容量有限,吸附飽和后不僅不再吸附甲醛,還可能發生脫附現象,向空氣中釋放甲醛,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大家需要定期對吸附材料進行處理和更新,以確保其發揮作用。
綠植凈化
在居室內擺放綠植花卉,既可以令人身心愉悅,又有助于去除室內有害氣體。實驗結果顯示,菊花對單一甲醛、苯等氣態污染物具有較好的凈化作用。一串紅、小麗花、新幾內亞鳳仙、圓葉竹芋等植物對甲醛的凈化效果也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