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口腔科的日常診療工作中,家長們常圍繞乳牙齲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提出諸多疑問:“孩子天天刷牙,為什么還有蛀牙?”“乳牙會換掉,有必要做治療嗎?”這些普遍存在的困惑,反映出家長對乳牙健康的認知存在局限性。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乳牙齲病的相關知識。
刷牙是保護牙齒、防止蛀牙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很多家長也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但孩子有蛀牙,原因很多,不是單靠刷牙就能完全避免的,家長要從多個方面了解蛀牙的成因。
首先,乳牙的礦化程度顯著低于恒牙,外層牙體組織較薄且硬度較低,因此,乳牙對酸的抵抗力較差。此外,乳牙的解剖形態具有窩溝深、點隙裂溝復雜、頸部縮窄等特點,使細菌和食物殘渣更易滯留,增加了清潔難度。
其次,孩子的咀嚼功能較差,飲食具有高頻、精細化等特點,食物致齲力強且易附著于牙面。另外,孩子食用甜食較多,糖分被細菌分解后,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進而腐蝕牙齒。
再次,孩子較難自覺地維護口腔衛生,家長也往往不夠重視,加之兒童睡眠時間長,口腔處于靜止狀態的時間也較長,睡眠時唾液分泌量少,菌斑、食物碎屑、軟垢易長時間滯留于牙面,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
一些家長認為,乳牙遲早會被恒牙替代,孩子出現乳牙齲病,并不需要及時去醫院處理。其實, 這是一個誤區,對于尚未接近替換期的齲壞乳牙, 若不及時處理, 將會帶來很多危害。


咀嚼功能下降與營養攝入障礙
乳牙齲病導致患兒咀嚼效率降低,患牙疼痛與咀嚼困難會使患兒減少固體食物攝入,進而影響營養物質的攝入與吸收,對頜骨及全身生長發育不利。同時,患兒因疼痛長期使用健側牙咀嚼,會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
恒牙牙胚發育異常
乳牙根尖周炎可致炎癥擴散,影響下方恒牙胚發育,致使繼承恒牙形態發育不良,更易患齲病,嚴重者可致恒牙胚停止發育,表現為恒牙先天缺失或萌出異常。
牙列間隙喪失與錯畸形
乳牙齲損導致牙體缺損過大或過早脫落,會使其為恒牙預留的空間變小,從而導致繼承恒牙萌出空間不足、錯位萌出等問題。
影響心理健康
前牙齲損可致牙齒缺損和變色,患兒在社交場合中因牙齒問題產生自卑心理,不愿張口說笑,可能影響心理健康。此外,因牙齒缺損范圍過大影響發音,也會對患兒的社交、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從出生開始就重視牙齒的保護及齲病的預防,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飲食管理
孩子6個月后應逐漸戒除喝夜奶的習慣,睡前刷牙后停止進食。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入,盡量在正餐食用含糖食物,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等。
口腔衛生清潔
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口腔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習慣。采用圓弧刷牙法或巴氏刷牙法,早晚各刷1次牙,每次不少于2分鐘。對于鄰面清潔,建議使用牙線。3歲以下兒童缺乏獨立刷牙能力,需家長輔助完成口腔清潔。同時,家長應以身作則,重視口腔衛生,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定期檢查并采取防齲措施
家長每3~6個月要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口腔檢查。每6個月進行全口涂氟,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預防方法,能增強牙齒抵抗齲損能力,促進牙齒再礦化。乳牙窩溝封閉可在不磨除牙體組織的情況下,在窩溝表面蓋上一層保護劑,防止深窩溝堆積食物殘渣,細菌繁殖發酵產酸導致齲損。
積極治療乳牙齲病
一旦發現乳牙齲損,應及時進行充填治療。對于齲損近髓者,可采用間接蓋髓術或活髓切斷術,以保存牙髓活力。乳牙預成冠修復適用于大面積齲損或充填困難的患牙,可有效恢復牙齒形態與功能。
及時處理并發癥
乳牙齲損已發展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者,需進行根管治療。同時,隨訪觀察繼承恒牙胚發育情況,并關注全身健康情況,及時處理因乳牙齲病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
綜上所述,乳牙健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家長應樹立科學的口腔健康觀念,幫助孩子建立口腔保健意識,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乳牙齲病的防治需要孩子、家長、口腔醫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