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國內礦端供應仍偏寬松,新增冶煉產能釋放產量,前期檢修煉廠逐步復產,整體供應穩中有增,然社庫累庫速度一直偏慢,低庫存始終壓制空頭邏輯兌現,現階段滬鋅的核心變量仍在于需求。6月以來,鋅錠三地升貼水持續下跌,天津地區首當其沖,為了驗證需求端的走弱,以及嘗試推測弱需求的持續時間,我們跟隨百川盈孚赴往天津,調研當地的鍍鋅企業。
天津是國內鋅重點消費地區,當地產品以管制品為主,例如鍍鋅方管、鍍鋅圓管、涂塑復合管等。規模來看,此次實地走訪的企業年制成品產量在25~350萬噸不等,樣本主要為中到大型生產企業,其中原計劃調研的小型廠產線恰逢停線。加工板塊來看,調研樣本主要為鍍鋅管、鍍鋅板和熱鍍鋅合金企業,終端客戶覆蓋地產、基建、家電、汽車、光伏和出口等幾乎所有鍍鋅下游領域,應能較為全面地反映當下需求演變格局。本次我們共調研7家當地企業,以下是梳理后的問題答復情況。
1)早前需求尚有韌性,彩涂訂單表現亮眼
年初至今,7家調研樣本企業開工率維持中高水平,映射前期需求較為旺盛,現廠商成品多數開始累庫,開工、現金流亦有一定壓力,下游訂單明顯轉弱。
初端方面,彩涂板訂單表現強勁,部分廠商訂單同比增量可達30%,內需和外貿表現均較好,同時部分下游客戶是博興地區的廠商表示,該地區下游彩涂訂單走弱較快。此前鍍鋅板訂單在耐用消費品和出口托底下尚有一定支撐,鍍鋅管訂單則連月走弱,企業需要以價換量,而近期廠商成品庫存有相對明顯的增加。鋅鋁鎂合金前期訂單相對較好,主要是光伏搶裝政策驅動,但5月底后需求迅速下滑。
基建板塊,與鋅相關度較高的交運側,交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去年有所回落,樣本企業反饋,今年高速鐵路相關的燈桿護欄訂單未出現明顯增長,且該部分訂單有明顯區域性效應;水利板塊,水利訂單有增量,但多為中央主導的招標性質項目,個別樣本企業反饋內襯塑鍍鋅管訂單相對平穩;電力板塊,中型產能樣本企業反饋截至6月下旬,仍無鐵塔相關訂單增量。
建筑板塊,淡季下需求拖累更為顯著,建筑相關鍍鋅板、結構件,以及與地產相關的家具訂單表現疲軟,部分樣本企業管制品主要用于大棚和其他建筑業,對新增專項債投向“棚戶區改造”不敏感,并預計相關項目增量有限。
家電板塊,企業反饋此前家電訂單較好,目前保底訂單相對穩健,4月前外貿訂單穩定,但隨后對接的家電大廠訂單開始環比下降。
光伏板塊,5月底前搶裝并網政策刺激需求釋放,6月后訂單走弱明顯,帶動鋅鋁鎂訂單出現顯著下滑,由于補貼取消和淡季到來,市場仍在確認底部。
出口方面,鍍鋅下游搶出口的主因是買單出口和反傾銷,而非美國關稅。樣本中直接做出口的企業不多,多為經銷商代理出貨,廠商體感出口增量不大,部分小廠反饋由于運費和關稅的干擾,出口訂單同比有所下滑。對于買單出口,大部分廠商認為影響較大。此外,巴西近日已在對國內進行鍍鋅反傾銷調查,后續落地時點有提前可能。
2)鍍鋅需求正式走弱,旺季前或難有起色
大部分廠商對于后續需求預期較為謹慎,多數認為6~8月淡季下,鍍鋅訂單難以出現明顯恢復,鋅鋁鎂訂單則較為依賴政策推動,出口訂單則在反傾銷作用和搶出口前置作用下有一定走弱預期。往后看,8月下旬下游或存在備貨效應,但預期也會給得相當謹慎;金九銀十訂單或有改善,但廠商并不看好旺季支撐力度和持續性。
需求走弱來源:按規模來看,年產量100萬噸以上的5家企業,年初至今的開工率均維持在80%以上,其中有3家維持滿產狀態,而低于100萬產能的兩家企業,開工率分別維持在60%和50%,中小廠開工明顯偏弱。往后看,多數大廠反饋即便處于淡季,也不會輕易降低開工,主要是產線啟停成本過高,而中型廠商則認為需求走弱下,其開工仍有下降可能,計劃調研的小廠中途停線,同時樣本企業反饋周邊小廠時停時啟,中小廠啟停彈性明顯好于大廠。這也意味著后續需求的走弱將主要來自中小廠,而大廠開工仍會托底剛需。
3)企業盈利進一步惡化,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
鍍鋅加工費長期下跌,企業競爭壓力較大。今年樣本企業的鍍鋅加工費在500~700元/噸不等,其中鋅成本在40%以上,且會跟隨客戶需求、鋅層厚度、攤銷費用等存在明顯差異,部分具有規模效應的廠商相對優勢明顯。目前天津地區的普鋅鍍層厚度在30g/平米左右,光伏支架鍍鋅層厚度平均為275g/平米,而部分企業鍍鋅層可降至9g/平米。此外,焊管加工費在150元/噸,冷熱軋板價差在300元/噸左右,較往年均有明顯下降。

加工費的下跌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即便是樣本中加工費最低的廠商,其鍍鋅產線的盈利點也微乎其微。不少廠商反饋,2023年時鍍鋅產線生產尚有利潤,2024年處于盈虧平衡邊緣,在訂單一年不如一年的背景下,今年鍍鋅產線基本虧損運行。中小廠現金流首當其沖面臨壓力,而通過實地調研,目前鍍鋅(管)成品已現累庫跡象,中小企業現金流或受到進一步挑戰。
4)鍍鋅下游仍有采購彈性,然弱需求或限制拿貨力度
就庫存而言,下游大廠的原料庫存一般會維持穩定供貨水平,因廠家而異;而中小廠則仍為剛需庫存,即前期原料補庫并未導致中小廠原料庫存有明顯增加,但同比去年淡季時有明顯轉好,SMM的下游原料庫存數據也可作為作證。
下游原料補庫是今年鋅錠維持低社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何時再多采購一些原料,樣本企業也有較大差異,大廠給予的后續點價區間主要在21500~21800元/噸,而中型廠商點價點位則在21000元/噸附近,我們這是基于對需求預期的差異導致的看跌心理預期不同。部分黑色廠商認為,由于市場機構以看空觀點為主,抑制了下游拿貨情緒,產業鏈庫存開始向加工端累積。加上近期進入雨季高溫高濕,工程停工現象增多,以及盤面低波動率壓制,短期內下游采買力度或相對有限。而對于后市采買力度,由于淡季壓制和成品開始累庫,后續點價力度或相對有限,即若要看到更大力度的原料采購,一是需要絕對價格夠低,二是需求有一定向好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