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和17日,樂鑫科技(688018)分多場次接待了諸多中外機構的調研,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瑞安(部分場次出席),董事、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王玨接待并回答了投資者的提問,下面我們將展現調研活動的互動交流主要內容,但受限于篇幅,無法完全展示,讀者朋友們也可去搜索公司發布的調研紀要查看完整內容。
Q:B2D2B的商業模式是否存在較大的社群維護成本?
A:生態方面,國外比較典型的是STM32系列,用戶群體很大,但如果你在GoogleTrends上比較ESP32和STM32,會發現我們ESP32的搜索熱度已經更高了,尤其是在物聯網時代,Wi-Fi相關的需求帶動了大量用戶涌向樂鑫平臺。
開發者的影響力很強。例如在社群中,自發參與公司ESP-IDF操作系統開發的人數已經超過四百人,這其中很多是全球頂尖的開發者,構成了我們操作系統開發的核心力量。
如果你用的是ARM授權的IP,那么就會被納入ARM生態,使用他們的軟件體系和工具服務。但這樣的問題是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因為底層IP一致,就很難形成差異化。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強調構建自己的生態、自研IP、自主設計的原因。
Q:現在國內外有很多SoC芯片廠商,那為什么樂鑫能夠用這種生態的模式走通?是否有其他廠商也在嘗試類似模式?
A:B端的生意最終還是需要落到軟硬件一體化。比如現在英偉達能做得這么好,是因為它把整個軟件棧和硬件生態構建得非常完整。做生態型公司是很難復制的,一種模式可能在某一領域只有一家能跑通,后面再模仿的很難獲得相同的關注度。生態型企業要么成,要么不成,沒有中間狀態。
我們目前全球市占率大概是30%+。市面上也有其他公司,采用傳統的銷售模式,依靠方案商和經銷商,通過大量的技術支持人員來覆蓋市場,這種模式也可以成立。但面對極其碎片化的下游市場,我們的模式或許更具長期優勢,是一個“馬拉松型”的路徑。
Q:如何看待AI端側落地的進展?
A:我們認為增長的關鍵在于開發者。當前的瓶頸并不是技術能力,而是產品定義。
每一個產品如果加入一點AI功能,確實能提升使用體驗,比如代替人工完成某些重復判斷。但它并不會一下子帶來十倍的銷量增長,更像是在現有產品基礎上的漸進式提升。成本會略有上升,但也帶來了一些新價值。
硬件不像軟件,不能“快速迭代”。一旦量產后發現問題,代價就非常高。所以硬件產品需要反復打磨,才可能跑出真正的增長。
AI端側產品以玩具為第一輪代表很快會落地,硬件的研發測試是要以年立項推進的,距離上一波大模型和端側結合的概念面世已經過了半年多,很快會體現在營收中。我們看到用心做產品的廠家正在打磨他們的產品,并不是簡單的“換皮”。
Q:如何看待競爭?
A:我們一直堅持長期主義,很多研發項目都是幾年前就開始布局的,不是等市場爆發了才臨時啟動的。這個過程非常難,需要大量人力和持續投入。有些競爭對手可能也能做芯片,但要像我們這樣持續、深入投入自研并不多見。我們一直堅持在關鍵節點、核心技術上提前布局。比如Wi-Fi6,早在大家廣泛關注之前我們就已經在研發了。這些東西靠的是時間積累,而不是買一個IP就能立刻做出來。“做出來”和“做好”是不同的。
Q: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還是全球智能家居滲透率的提升?
A:不完全是。工業、能源、醫療、農業、金融、車聯網等領域都在快速增長。
這個時代是全面數字化的時代,所有行業都在發生數字化轉型。工業領域的儀表盤、后視鏡,能源領域的智能電表、充電樁,金融行業的POS機,甚至縫紉機等傳統設備,也都在變成聯網設備。這些變化帶來的是底層的連接需求,而這正是我們的產品可以切入的地方。
AI的興起本身也在加速這一輪數字化進程。這些行業用戶本身規模小、分散、數字化程度低,不容易獲得傳統廠商的支持。但在樂鑫這邊,開發者發現資料全、工具全、代碼開源、文檔友好,所以哪怕是“第一次做開發”的客戶也能迅速上手。這就形成了天然優勢。
Q:樂鑫怎么理解碎片化下游場景的行業拓展策略?有沒有標準化方法?
A:不管行業怎么拓展,我們提供的是一套標準化開發路徑。我們關注的是把底層基礎能力做好,而不是去適配每一個細分行業的需求。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去定義每個行業怎么用產品,行業的應用定義是客戶的能力。
現在我們的產品大多是通用型的,很多行業的客戶都在用同樣的芯片,不需要我們做專門的定制。比如大模型相關的能力,我們會去對接字節、百度、阿里等平臺,提前對接好,開發者直接用就行,不用重復解決連接問題。具體的應用場景,比如掃地機、魚缸、還是玩具,最終是由客戶自己定義的。我們只需要保證我們的工具、開發環境、連接能力好用。
Q:樂鑫的客戶很多是小企業、碎片場景。你們有沒有思考過:在這樣的市場結構下,你們未來想在行業中扮演什么角色?
A:我們認為樂鑫真正的價值,是在新興應用中成為開發者的“默認選項”。假設你今天是一個創業者,做一個全新的智能硬件項目,想找一個Wi-Fi處理器方案,你去網上搜索,大概率第一時間就會看到我們的產品和庫。
你需要一個SDK?樂鑫有提供。需要一份參考代碼?GitHub上成百上千。需要硬件參考設計?登陸立創開源硬件社區。社區討論、文檔教程、中文支持,全都有。
我們始終強調的是,我們不是只在“賣芯片”。我們賣的是一整套開發語言、一套能把問題表達清楚、解決清楚的開發框架。
Espressif這個名字本身就來自“espressivo”,有表達的意思。我們相信,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讓問題可以被描述、被表達,然后才能被解決。我們做的就是提供這種能力。我們不會糾結客戶來自哪個行業,我們更關注如何讓不同場景的開發者,都能快速、清晰地“表達”他們的需求,并找到解決方案。
Q:Wi-Fi7的難度是不是比上一代更高?比如在穩定性、接入設備數量等方面,它是不是一個全新的難度級別?Wi-Fi7推出后,在哪些具體業務領域會體現出增量?
A:我們已經完成了Wi-Fi6E的產品,現在在推進Wi-Fi7的技術研發。這個標準確實增加了很多新特性,有新的難度,但我們已經有了人力資源儲備以及相應的技術儲備,有信心能順利完成。
Wi-Fi7的提升主要體現在接入數量、連接穩定性和速度這幾個維度。Wi-Fi7推出后,主要是在路由器端和PC的應用。
Q:你們在海外市場上有沒有發現某些國家增長曲線特別明顯?主要是中國制造為主嗎?
A:這個不好判斷。因為我們的客戶大多是制造商,雖然最終產品面向歐美市場,但訂單可能是由中國、越南、印度、東歐或巴西的制造工廠下的。目前我們約70%的收入來自中國客戶,但這些客戶業務中估計一半又出海。這是為什么我們看起來服務的是“中國客戶”,實則服務的是全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