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株朱紅,展示實力
“丹頂分明奪絳紗”,丹頂鶴頭頂紅色的部分,是一塊沒有被羽毛覆蓋的裸露皮膚。這一塊皮膚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突起,成為一個“肉瘤”。豐富的毛細血管聚集在肉瘤的表面,紅色則是這些毛細血管的顏色。
肉瘤是丹頂鶴的第二性征,不只是成年雄性丹頂鶴有,成年雌性丹頂鶴也有,只不過雄性丹頂鶴的顏色要比雌性丹頂鶴的更加鮮艷。未成年的丹頂鶴則沒有。
在求偶季節,雄性丹頂鶴的肉瘤顏色更為醒目,就像一面鮮艷的紅旗,告訴雌性:“我很健康,我很強壯,我能帶給你強壯的孩子。\"而在平時,丹頂鶴緊張、興奮的時候,肉瘤也會變得更加鮮艷。
在中國文化中,真正的“網紅鳥”是丹頂鶴。在眾多鳥兒中,丹頂鶴有什么特別之處,讓古代中國人這么崇拜,甚至被譽為“仙鶴”呢?

鶴舞翩翩,伉儷情深
丹頂鶴是候鳥,每年冬天到江蘇的黃海濕地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的家鄉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度夏。扎龍也是丹頂鶴的繁殖地。
每年3月末4月初,丹頂鶴進入繁殖期。剛成年的雄性丹頂鶴要求偶,已經結為夫妻的丹頂鶴要宣示愛情,于是在一望無邊的濕地和草地上,一場“歌舞盛宴”便開始了。
雄性丹頂鶴昂首挺胸,細長的尖嘴指向天空,雙翅展動,引吭高歌;雌性丹頂鶴則高 聲應和一這是開幕儀式。之后,雄性丹頂鶴圍繞心儀的雌性丹頂鶴轉著圈兒、跳著獨舞。 若雌性丹頂鶴屬意于對方,則會一起對鳴、跳躍和舞蹈,或昂首或屈膝,或跳躍或踢踏或展翅或收斂,或甩頭或擺尾,動作多變,甚至還會借助小石子、小樹枝等道具。這對體力要求高,也恰恰證明它們能成為合格的父母。
即使是“已婚”的仙鶴,也會夫妻共舞,展示伉儷情深。
鶴鳴九皋,言簡意賅
古人以“鶴鳴之士”自居,以表明自己忠貞不屈、德才兼備、志存高遠
丹頂鶴特別愛大嗓門“說話”。每天黎明前后,一只接一只以高亢、嘹亮的鳴叫迎接日出,鶴鳴之聲往往會傳 3~5 干米的距離
丹頂鶴習慣用鳴叫來傳遞信息。它們在求偶時,會鳴叫;在遇到危險時,會鳴叫;在溝通信息時,會鳴叫;在起飛和飛翔時,會鳴叫;在吃飯和準備休息時,也會鳴叫。不同內容的鶴鳴,音調和節拍各有不同,承載著不同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