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扶持、內容創新、技術升級和機制改革中尋找突破口,彰顯本土化特色,以貼近性創新重塑核心競爭力
全球廣播電視及數字媒體行業風向標——美國廣播電視設備展覽會(NAB Show)2025近期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美國廣電咨詢公司在會上發布年度報告《廣播電視現狀》。該報告稱,美國地方電視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劇變,切勿將停滯誤認為強勁,地方電視臺僅求生存已遠遠不夠。該報告揭示的行業危機,也為我國地方電視臺敲響了轉型升級的警鐘。
當下中國市縣級電視臺正面臨多重發展挑戰,這些挑戰既來自外部媒介生態的巨變,也源于內部機制與資源的局限。市縣級電視臺長期依賴地方財政撥款,但資金缺口普遍存在,難以支撐設備更新與節目創新。
眾多縣級臺仍使用低端攝錄設備,非編系統陳舊,數字化轉型舉步維艱,難以與高清化、智能化的上級電視臺或新媒體競爭;劇集、綜藝等內容資源相對匱乏,脫離本地群眾需求;待遇低、平臺小,難以吸引優秀人才,陷入“高薪聘不起、自培留不住”的困境。
無論美國,還是我國,從觀眾角度而言,還是非常愿意信任身邊電視臺的。正是這份信任,能保證地方電視臺制作的內容有人愿意看,讓地方電視臺在本地有生存的理由。因此,地方電視臺應立足地方特色,大膽革新。
在內容創作方面,地方臺應該突出地域特色:深入挖掘當地的文化、歷史、風俗、美食等特色元素,制作具有本地特色的節目。比如,地方臺可以推出當地的美食紀錄片、講述本地名人故事的訪談節目、展示地方美景的旅游節目等,以貼近觀眾生活的內容吸引本地受眾;與此同時,加強與本地觀眾的互動,制作直播節目,邀請當地觀眾參與話題討論,為觀眾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觀點;盡量集中資源,精心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精品節目,通過品牌節目帶動其他節目,提升電視臺整體知名度和美譽度。
在媒體融合方面,地方臺需加大在新媒體領域的投入,將電視節目內容同步推送到新媒體平臺,方便觀眾隨時隨地觀看本地節目;與當地有影響力的新媒體機構、自媒體人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擴大自身影響力和傳播范圍;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媒體技術,分析觀眾喜好和需求,為節目制作和內容推送提供依據,實現精準傳播。
除了傳統的廣告收入,地方臺需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增收模式。例如,開展“新聞+政務”服務,對接當地政務信息平臺,參與智慧城市、電子政務平臺建設,提供政務公開、網上黨建等服務;開展“新聞+服務”業務,面向企事業單位提供決策咨詢、輿情監測等服務,面向群眾提供生活服務資訊、電子商務服務等。
此外,市縣級電視臺應該積極尋求與其他地區市縣級電視臺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聯合制作節目、共同開展活動等方式,地方臺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節目質量和影響力。地方臺還可以借助央級、省級電視臺的資源和平臺,提升自身傳播能力和水平。
電視臺的事業基礎是人才,地方臺要制定相關政策,吸引具備新媒體運營、節目策劃、技術研發等專業技能的人才,充實人才隊伍,為電視臺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創新動力。同時,地方臺也要加強原有人才培訓,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專業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提高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鼓勵員工學習新媒體技術、節目制作技巧等新知識、新技能,適應媒體融合發展需要。
地方電視臺既要面對媒介生態劇變的外部沖擊,也要應對傳統媒體在市場化轉型中的結構性矛盾。其未來生存需在政策扶持、內容創新、技術升級和機制改革中尋找突破口,同時彰顯本土化特色,以貼近性創新重塑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