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會被問道:“老板不喜歡我,我該怎么辦?”這種提問,我把它叫作“沒頭沒腦的問題”。它只是在宣泄困擾,而沒有提出需要解決的議題。因為提問者只是在描述自己的情緒,而完全沒有展現出自己的意圖和目的。
而我們要將“困擾”翻譯成“問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問自己:我想在這個狀況下達成什么目的?
就拿上面這個例子來說,真正會問問題的人,就會把那個提問變成:“我怎樣在老板不喜歡我的情況下,依然好好工作?”“老板不喜歡我,我要怎樣才能讓他不公報私仇呢?”你看,這兩個就是可操作、可解決的問題,因為它們有“繼續好好工作”“避免被穿小鞋”兩個明確的目的。有了這兩個目的,我們就能倒推出具體的方法,讓自己按部就班地解決問題。
我還收到過一個提問:“我是做銷售的,但我不喜歡和人聊天怎么辦?”這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提問者只是單純地描述自己的現狀,而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訴求。如果是我,我就會把這個困擾翻譯成:“我想要在不和客戶聊天的情況下,也依然成單,該怎么做?”“我要如何變得喜歡跟人聊天?”“我要如何找到同樣不喜歡聊天的客戶?”這三個問題雖然方向不同,但都是具體的、有目的性的問題,有了目的,我們就有了可操作、可解決的空間。

很多時候,我們內耗、焦慮,原因就是被問題困住了。我們對著這個困擾原地打轉,不停地問著“怎么辦”這樣無效的提問,白白浪費了自己的能量。所以,想要保持松弛,想輕松無壓力地完成工作,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沉浸或糾纏在困擾之中,而是讓自己從一團亂麻中冷靜下來、放松下來,集中精力思考,搞清楚自己當前面臨的困擾到底是什么,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摘自《松弛感》,中信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