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構成,數學學科以其高度的抽象性與邏輯嚴密性,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計算能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隨著新課標的不斷修訂與完善,初中數學迎來了更高的要求和使命,強調在“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充分發揮數學課程育人功能”的基礎上,著力于培育學生“在解決復雜問題和進行創新時所需的關鍵能力”,即邏輯思維能力.這一背景下,數學課程也不得不守正創新,探尋更為新穎、有效的教學策略,全面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為學生的數學探究及終身發展鋪平道路,
1邏輯思維能力概述及其意義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以科學的邏輯思維形式,經過一系列分析、概括及推導探究事物合理走向的能力,它與形象思維和直觀思維能力截然不同[1.邏輯思維注重條理性和層次性分析,既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數學、探究數學,進一步幫助其掌握數學規律、認清數學本質,也有益于學生高效、準確、有條理地解決數學問題,是學生在數學探究中極其重要的核心素養與能力.具備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能更為快速地梳理知識脈絡,找到學習重難點,在學習中快速發現規律,舉一反三,將所學知識真正融會貫通.且在邏輯思維的培養過程中,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有條理、有思路的邏輯推導下,學生能不斷進發出新的觀點,產生新的認知,其創造性思維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具備邏輯思維的學生能憑借良好的邏輯基礎,不斷學習新知識,獲得新技能,適應新的挑戰及變化,繼而步入終身發展道路,
2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存在的問題
2.1傳統教學模式依舊活躍
盡管新課標驅動了初中數學課堂的創新,但傳統的“填鴨式”“你聽我講式”教學依舊活躍,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仍占據著半壁江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單向的知識講解,學生以聽講和記筆記為主線任務,課堂中的互動參與較少,學生的邏輯思維鍛煉也無從談起.且在課堂中,由于教師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鮮有提問、討論及表達看法的機會.單向的信息傳遞模式使學生既難以通過邏輯思考來內化所學知識,也難以獲得思維發散的空間,整體學習效果大受影響.
2.2學生思維定式客觀存在
由于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少學生養成了嚴重的思維惰性,對教師及教材存在過度依賴心理,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意識匱乏.遇到問題時,學生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動嘗試分析及解決,而是等待教師講解答案.且學生在長期單一的學習過程中,也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使其在解決數學問題時習慣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思考,而難以跳出固定的思維框架探尋新的解題視角.思維定式不僅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空間,也會阻礙其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繼而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2.3評價單一現象屢見不鮮
評價在數學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反饋及調節作用,而目前初中數學教學評價多以考試成績為主,更多地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綜合能力的發展.過于看重分數的評價模式使教師在教學中多側重知識傳授,而不會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生也會為獲取更高分數而按照常規的思路及方法進行學習與探究,其邏輯思維得不到進一步發展.且教學評價也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難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表現情況,繼而難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邏輯思維培養效果大打折扣[2」.
3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3.1巧借問題驅動,激活學生邏輯思維
問題是激活學生思維的“催化劑”,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梯度性、邏輯性、啟發性的問題可驅動學生主動投身于問題解決之中,使之在分析及回答問題中有邏輯地思考,繼而達到激活其邏輯思維的目標.且有趣、引人思考的問題也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其課堂投入度,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究精神尤為關鍵[3].高水平的問題驅動并非停留于簡單的一問一答中,而是在教師的啟發式、邏輯性的問題驅動下,啟迪學生的思維,幫助其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經過一系列邏輯推理得出新的見解、產生新的認知.因而,數學教師應善于并樂于進行邏輯性提問,將問題作為激活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鑰匙.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平行線的概念”的教學中,老師首先要能從生活角度著手設計問題:在生活里大家有沒有見過兩條永遠不會交叉的線?黑板的上下兩條邊,它們是什么關系?有沒有可能相交?以黑板上下邊這類學生身邊常見的事物為例,激活學生的觀察及思考意識,并結合生活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平行線“不相交”的特點,為引出平行線概念作鋪墊.緊接著,老師在黑板上畫出這兩條直線,并繼續提問:同一個平面內,隨著直線不斷延長,它們會相交嗎?假如兩條直線不在同一平面,還能用我們剛才對黑板上下邊的觀察方法,來判斷它們是否會相交嗎?在邏輯性問題的驅動下,教師促使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借助黑板上的直線進一步關注“在同一平面內”這一關鍵前提,使之明確定義平行線時“同一平面”這一條件不可或缺,從而準確掌握概念本質.隨著學生思維的不斷發散,老師進一步設計拓展性問題: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除了平行和相交這兩種位置關系,還有其他可能嗎?以問題為媒介,推動學生全面思考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完善其知識體系,培養其完整的邏輯思維.在“一問一答”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梯度性”發展,也能更為輕松地掌握數學概念的本質,從而保障教學效果最大化.
3.2 項目活動助力,發展學生邏輯思維
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溝通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課堂中學生應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視察、試驗、推理等.項目探究作為新課程下重點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的“滿堂灌式”教學更具實踐性及探究性,故而更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探究空間,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助推其認知水平的提升.因而,教師也可以設計多元性、綜合性的項目探究活動,為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進一步賦能[4].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用統計圖描述數據”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基本的扇形圖、條形圖和折線圖之后,可聚焦于課程主題設計一個“汽車銷售數據統計”的項目活動,為學生提供過去一年中本地不同品牌、不同車型的汽車銷售數據資料,緊接著給出具體的項目任務:
任務1對教師提供的數據進行篩選、分類和匯總,剔除無效或錯誤數據,并按品牌、車型、季度等維度對數據進行整理,方便后續分析.
任務2思考不同統計圖的特點和適用場景(如品牌銷售總量對比適合用柱狀圖,各品牌市場占有率用扇形圖,某一熱門車型全年銷量變化則用折線圖).
任務3運用繪圖工具準確繪制選定的統計圖,并詳細標注出圖表標題、坐標軸標簽、圖例等元素,保證圖表清晰、準確.
任務4根據繪制的統計圖進行數據分析,總結出哪些品牌銷量增長迅速、哪些車型在特定季度更受歡迎,并提出關于本地汽車市場發展趨勢的有益見解.
任務期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探究的場所,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表意見,以小組分工的形式完成任務,并以“項目報告”的形式提交任務.教師在此過程中的干預減弱,學生獲得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思維徹底解放,在“數據整理與篩選”中培養了邏輯分類思維,在“選擇合適統計圖”實現了邏輯性、綜合性思考,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其整體學習效果也會更佳.
3.3重視一題多解,打破學生思維定式
思維定式即按照已有的固定思路和模式去思考及解決問題,雖然在某些常規問題上能提高解題速度,但在面對新題型、新情境時,常會導致學生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解題效果大打折扣.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極易在長期的“注入式”學習中形成思維定式,甚至滋生依賴心理,出現思維惰性[5].因而,要想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就需要加大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的應用,帶領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同一題目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在邏輯推理中催生出新的解題思路,拓寬思維層級,繼而推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多角度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體化發展,為其的長遠發展鋪平道路.
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下冊“一元一次不等式”時,學生在反復的題海練習中會不可避免地形成固定的解題思路,而一題多解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探尋多種解題方法,拓寬思維視野,激發創新思維.如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給出這樣一道例題:求不等式 3(2-x)gt;2x-6 的解集.多數學生在拿到題目后多會按常規步驟先去括號得出 6-3xgt; 2x-6 ,接著移項得出 -3x-2xgt;-6-6 ,再合并同類項得到 -5xgt;-12 ,最后系數化為1,得出 這類方法符合常規解題思路,但并非唯一思路,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打破常規,結合個人邏輯經驗從其他角度思考,得出別具一格的解題思路.如有的學生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直觀而快速地找到解的范圍,簡化了解題過程,也對不等式有了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老師對“一題”進行\"多變”,將題目變為\"若不等式 3(2-x) ?2x-6+a 的解集為 x?2 ,求 a 的值”從原題目到變形后的題目,解題思路發生了變化,學生需要在變化中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并結合之前的解題經驗展開逆向邏輯推理,其思維定式得以打破,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是常見且極為重要的邏輯思維訓練方法,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及解決問題的鑰匙,也是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媒介,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及終身發展均有裨益,因而具有廣泛的實踐應用價值.
4結語
綜上,新課標的出臺對初中數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核心素養成為核心命題.數學教師唯有一改傳統的、功利化的教育理念,找準教學目標及方向,并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推陳出新,重視邏輯性的提問,加大對項目教學的應用,并重視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方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思維訓練空間,有力推動學生能力素養的一體化發展,為其步入終身發展道路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韋志高.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J].求知導刊, .2025(6):17-19+34
[2]邵建雄.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4(6):47-49
[3]王加亮.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J].天津教育,2023(36):46-48.
[4]黃閩鳳.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23年度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八).吉安市吉水縣白沙中學,2023:475-481.
[5]陳丹丹.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中小學班主任,2023(1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