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是平面幾何問題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考的命題熱點.中考對圓的考查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與隱秘性,有些問題看似與圓無關,卻暗藏著“隱形圓”,這往往是解題的切入口.只要讓“隱形圓”浮出水面,并運用圓的有關性質,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俗話說,萬事萬物都有規律可循.“隱形圓”亦如此.本文介紹四種隱形圓模型,供大家參考.
1 定點定長模型
當題目中出現共端點、等線段時,一般可利用圓的定義構造輔助圓(隱形圓),共端點的那個點就是圓心,等線段的長度就是圓的半徑.
例1如圖1,在四邊形ABCD中, .AB=AC= AD ∠BAD=140° ∠BDC=50° ,則 ∠DBC= ( )(A) 30° .(B) 25° , (C)20° : (D)15°


分析首先根據 AB=AC=AD 得到點 B,C ,D 三點在以點 A 為圓心的圓上,然后根據 ∠BDC= 50° 得到 ∠BAC=2∠BDC=2×50°=100° ,利用圓周角定理即可求解.
解因為 AB=AC=AD ,所以點
三點在以點 A 為圓心 AB,AC ,AD 為半徑的圓上,如圖2所示.因為 ∠BDC=50° ,所以 ∠BAC=2∠BDC=2×50°=100° 0因為 ∠BAD=140° .
所以 ∠DCA=40°
所以
故選(C).
2 90° 圓周角模型
依據“圓中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當題目中出現 90° 的角時,角的頂點必在一個圓上,該角的對邊就是圓的直徑,據此可以作出輔助圓(隱形圓).
例2如圖 3,ΔABC 中, ∠C=90° ∠BAC= 0°,AB=2 ,點 P 從 C 點出發,沿 CB 運動到點 B 停止,過點 B 作射線 AP 的垂線,垂足為 Q ,點 Q 運動的路徑長為
分析由 AQ⊥BQ ,得點 Q 在以 AB 為直徑的?O 上運動,運動路徑為
,連接
,代入弧長公式即可計算.
解因為 AQ⊥BQ,∠C=90° 所以ACQB四點共圓,


所以點 Q 在以AB為直徑的 ?O 上運動,運動路徑為
,連接
,如圖4.
因為 ∠C=90° OA=OB ,所以 CO=OA=1 ,所以
的長為
0
故答案為
號
3定弦定角模型
依據圓的性質,固定的線段只要對應固定的角度,那么這個角的頂點軌跡為圓的一部分.據此可以發現\"隱形圓”
例3如圖5,在矩形 ABCD 中,點 E 在 BC 邊上,點 H 在 CD 邊上, ∠EAH=45°, CG 是矩形的外角 ∠DCF 的平分線, ∠AEG=90° ,連接 HG,AB= 5,HG=3,∠GHC=∠BAE ,則 EG 的長是
分析連接 HE ,推出 ∠GHC=∠GEC ,利用四點共圓得到 ∠HGE=∠HCE=90°,∠HEG= ∠HCG ,可推出 ∠HEG=∠HCG=45° ,由此得到EG 的長.
解連接 HE ,如圖6.


因為四邊形ABCD是矩形,
所以 ∠B=∠BCD=∠DCF=90° 因為 ∠AEG=90° ,
所以 ∠GEC=90°-∠AEB=∠BAE 因為 ∠GHC=∠BAE ,
所以 ∠GHC=∠GEC .
所以點 E,C,G,H 四點共圓,
所以 ∠HGE=∠HCE=90°
∠HEG=∠HCG
因為 CG 平分 ∠DCF ,
所以 ∠HCG=∠GCF=45°
所以 ∠HEG=∠HCG=45° 0
所以 ∠EHG=∠HEG=45°
所以 EG=GH=3 ,
故答案為3.
對角互補模型
當題目中出現四邊形,且四邊形的對角互補時,則四邊形的四個頂點必在同一個圓上,據此可以作出輔助圓(隱形圓).
例4如圖 7,AB=AD=6,∠A=60° ,點 C 在內部,且 ∠A+∠C=180° ,則四邊形ABCD面積的最大值為
分析 連接 BD ,取 BD 的中點 N ,連接 CN ,
AN ,證明 ΔABD 是等邊三角形,求出
,要使四邊形ABCD的面積最大,只需ΔBCD 的面積最大.證明 A,B,C,D 四點共圓,得出當 CN⊥BD 時, ΔBCD 取得最大面積,此時BN=DN=3 ∠BCD=180°-60°=120° ,求出S△BCD BD·CN=3√3,最后求出結果即可.


解如圖15,連接 BD ,取 BD 的中點 N ,連接
CN,AN ,因為 ∠AD=AB=6,∠BAD=60°, 所以 ΔABD 是等邊三角形所以 BD=6,AN⊥BD ,
所以
,所以
所以要使四邊形ABCD的面積最大,只需
ΔBCD 的面積最大.因為 ∠BAD+∠BCD=180° 所以 A∨,B∨C,D 四點共圓,所以當 CN⊥BD 時, ΔBCD 取得最大面積,此時 BN=DN=3 ,∠BCD=180°-60°=120° ,又因為 CN⊥BD ,所以 ∠DCN=60° ,所以
此時S△BCD
所以四邊形 ABCD 面積的最大值為 
·故答案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