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際關係中,大國之間的對話不僅講究「策略」,而且更注重「效果」。這從中美兩國之間最近的對話過程中,可略見一斑。
自從川普2025年美國東部時間1月20日中午12點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後,世界的局勢從此開始突變,世人對此早已見怪不怪。與此同時,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在對華政策上也採取了一系列不友好政策,如加征關稅、收緊對華交流政策、加大限制中美高科技貿易等。
面對川普2.0,「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大陸一方面保持定力,一方面採取靈活的「對話」方式。
首先,中國對美保持高層互動。
2025年1月1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通電話,兩國元首同意建立戰略溝通管道,就兩國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保持經常性聯繫。1月20日,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家副主席韓正應邀在華盛頓出席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典禮,這在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還是第一次,象徵著兩國關係進入新的接觸階段。
其次,中方及時表達對中美關係發展的立場。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願意同美國的新政府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的正碓相處之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外交部長王毅2025年3月7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記者會上指出,相互尊重是國與國交往的基本準則,也是中美關係的重要前提,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幻想一邊對華打壓遏制,一邊與中國發展良好關係。
第三,中國大陸及時反擊美國的加徵關稅和貿易戰。
在增加關稅問題上,川普試圖用「叢林法則」那套強硬手段逼中國讓步。以「芬太尼危機」為政治幌子,宣佈對價值32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 20% 關稅,並同步啟動所謂「全球對等關稅」計畫。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中國大陸也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3月10號,中國對美國進口的雞肉、玉米、小麥這些農產品加征了最高 15% 的關稅,大豆、牛肉也跟著漲了 10% 。中國一直是美國農產品的大買家,2024年進口額超過300億美元。面對美國的加稅和強硬政策,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期間用「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句古話回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則引用另一句古話「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意思是如果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如果你不尊重別人,就別怪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如此等等,不僅展現了中國的大國風範,也提醒和希望美國能回到理性務實的軌道上,共同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深層次」 「對話」更精彩
2月26日,美軍「卡爾文森」號核航母編隊在沖繩海域舉行軍事演習時,兩架無人機無視美軍和日本航空自衛隊釋放的強電磁干擾,強行突入美軍航母編隊上空,偵查一番後瀟灑離去,這對於美軍來說,堪稱史上第一次遭受了如此屈辱性的羞辱。
除了這些「表像」的中美關係互動外,其實在川普上臺後的不到100天時間裏,中美之間還有很多「深層次」的「對話」與互動。諸如:
2025年2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擬對中國啟動「301調查」,要「對美國營運港口的中國籍船舶,每次入港徵收最高100萬美元港口費」。
美國國務院2月13日更新了網站有關「美臺關係」的頁面,保留了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等表述,但刪除了「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這句話。這是美方蓄意推行「以臺制華」、縱容支持「臺獨」的又一惡劣例證,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
爲此,大陸2025年3月17日在臺海附近開展了軍事演習。外界認為,這同近期美國務院網站修改對臺政策表述和「臺獨」勢力倒行逆施有關。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場事先沒有對外透露一絲風聲的軍事演習,不但大陸沒有公開,就連一向敏感的國際媒體,都沒有事先獲得資訊。這表明,解放軍在臺海的佈局,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局面。

川普2.0對華政策葫蘆裏賣什麼藥?
毋庸諱言,川普2.0對中國的政策目前還在「觀望」或者「盤算」階段,川普並沒有像1.0那樣一上臺就對中國大陸展現咄咄逼人的態度。2.0如何對中國發力,川普可能還沒準備好。對中國大陸來說,川普2.0依然充滿很多挑戰,其實也是一次歷史機遇。
由055型萬嚬大驅107遵義艦、054A型導彈護衛艦568衡陽艦、903型綜合補給艦887微山湖艦所組成的水面艦艇編隊,2月3日先後由北向南穿越民都洛海峽、巴西蘭海峽,開始本次南太平洋自由行;2月11日穿越巴托雷斯海峽;2月13日現身珊瑚海;2月19日現身塔斯曼海;2月21日至22日該艦隊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舉行了兩次實彈演習;2月26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南部,3月4日現身盧恩角西南方向,3月9日經巽他海峽返回南海,結束了為期約一個月的遠洋航行訓練。粗略估計一下航程,約為兩萬公里。
中國deepseek的橫空出世,以及中國在半導體和AI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AI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居首,中國在新能源、5G光伏產業等領域持續領跑等等。乃至在軍事領域、國際關係方面的「扳手腕」等等,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再比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嘉誠出舊港口案和巴拿馬運河之爭,本質上也是中美在全球航運和戰略博弈過程中的一個插曲。中國外交部「反對經濟脅迫」的宣言,必須轉化為具體行動。
對美國來說,捍衛自己的絕對霸權,「決不允許別國挑戰自己霸權地位」的信念是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也是美國精英社會極為堅定頑固的自我認知,除非中國放棄自己神聖的和平發展權利,放棄高質量發展進程,以及放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宏願。否則,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和圍堵,不管美國哪個人(黨)執政,幾乎都是不可避免的。
對中國來說,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百年前、二十年前的中國,只要能抓住機遇,猶如當年抗美援朝般一一就能「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