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州隊的名字最終未能出現在中國足協公布的準入名單上連續幾年徘徊在懸崖邊緣,一度靠球迷帶貨自救的這家俱樂部還是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
這支承載著70年歷史、中超八冠王、兩度問鼎亞冠的傳奇球隊曾經無數球迷心中的英雄圖騰,在現實的殘酷無情下,最終只能無奈發布公告,黯然離開了中國足壇的舞臺。而那些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如今只能被塵封在歷史的深處,成為球迷心中難以磨滅的傷痕。


每一年春寒料峭的時節,大自然都會按照計劃,向大地撒下春的種子。但它好像總會忘記播給中國足球哪怕一顆,以至于這片“草地”上的嚴冬格外漫長難熬。一批批球隊在寒風中瑟縮、枯萎、倒下,逐漸成為大家默認的、中國足球正常的“生理現象”。
特別是過去幾年,社會環境的變化加速了中國足球金元時代的覆滅,大量球隊深陷股改、欠薪的泥潭。大連、江蘇、深圳、重慶....一支支曾經波瀾壯闊的球隊消失在中國足球的版圖當中,而這一次,終于輪到了刮起這股金元之風的廣州隊。
在2024賽季中超聯賽開賽之前,有人曾統計了一份中國職業聯賽消失球隊的名單一自2004年中超元年開始,20年時間內共有124家職業俱樂部消失在中國足球歷史的舞臺上。
如今,隨著廣州、滄州雄獅、湖南湘濤三家無緣準入,這個數字也來到了127。
自從恒大集團暴雷之后,財務狀況急轉直下的廣州隊,在短短兩個賽季中就從中超冠軍跌入中甲。從那時起,這支球隊究竟還能堅持多久,就成為了球迷們關注的焦點。
廣州隊的“死因”,真的是股東借款?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各界自光都在關注廣州隊的準入情況,有不少聲音提出,其背負的龐大的母公司借款,是廣州隊準入的最天負擔。而在確定無緣后,廣州隊在公告里也表示:由于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債務,所籌得資金不足以清償,最終未能獲得準入。
這就讓絕大部分球迷相信,造成廣州隊最終無法完成準入的最大原因,就是恒大集團那近百億的股東負債。
這樣的說法并非全無道理。
過去幾年能夠順利完成準入,就說明了在一定程度上廣州隊并沒有太多新增債務問題。況且,俱樂部背負的巨額負債問題,也正是在近幾年中造成大批中國足球俱樂部解散或停止運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2021年,江蘇隊就是因為舉債過高無力經營,轉讓過程中投資方又并不愿意放棄數十億的借款,導致球隊無人接盤,在奪冠當賽季宣布解散,天津天海在被托管后,同樣因為新股東不愿承擔母公司債務的問題,最終消失。
事實上,由于長期缺乏自主盈利能力,依賴投資方輸血一直是國內俱樂部最大的資金來源。而相比于注資或商業贊助的形式,國內俱樂部更多采用的則是股東貸款的方式。
曾就職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國際足球管理公司的橘貓此前撰文指出:股東貸款一直是頗受投資人歡迎的間接注資方式,支取靈活,不似直接增資后分紅般繁瑣(且分紅還需交稅)。
從俱樂部運營層面來說,如果采用直接投資的方式,風險主要由投資者自行承擔,若俱樂部出現虧損,這筆錢相當于就無法通過任何直接方式收回;如果是借款的形式,這筆錢則是俱樂部一直要背負的債務,這樣一來在母公司層面更容易得到股東們的許可,未來也可以作為壞賬來處理。而一旦俱樂部盈利或行情看漲,他們還有機會通過還款或在出售的時候收回投入的資金。
對于經營狀況出色的俱樂部而言,采用借款這種模式不僅能夠讓球隊快速獲得大量資金用以球隊建設,資方在未來更是有著通過球隊盈利收回貸款的可能性。在一些歐洲球隊中,甚至會出現資方將母公司貸款債務轉移到俱樂部的情況。
根據22/23賽季英超財務數據,20家俱樂部中有14家賬上存在股東借款,占據40億英鎊總借款中的15億(37%) ,足見其應用之普遍,也并沒有任何一家俱樂部因為這個原因而解散。
而具體到中國的足球俱樂部,由于大多數球隊幾乎沒有自主盈利能力,俱樂部的債務如滾雪球般逐年擴大。一旦母公司資金鏈出現狀況,或者無意繼續運營球隊,這個窟窿就成為新資方接手的最大阻礙。特別是針對中國足球這種真金白銀投入巨大的情況來說,資方更是不愿放棄主動赦免這筆債務。
股東借款產生的債務,雖然在球隊轉讓的過程中確實會產生很大問題,但是基于廣州隊目前這種并沒有轉讓意圖的情況,這一原因不太可能成為影響球隊通過準入的決定性因素。
有從事相關工作的法律人士也向我們證實,足協在準入審查過程中更側重于足球范圍的債務,包括薪酬、轉會費、青訓補償等,而股東借款并不是在足協的重點審查范圍內。不過需要承認的是,股東貸款確實會讓球隊產生依賴,從而開始忽視球隊經營能力的發展。畢竟,沒有哪家銀行會向貸款人無息借出數億資金,憑什么俱樂部就能從所有者的這種安排中受益?
同時,一旦老板們想退出俱樂部,這些負債確實會成為下家接盤的最大阻礙,讓球隊面臨破產的危險。畢竟,像阿布那樣舉手間免去切爾西17.5億英鎊債務的老板,難再找到第二個。
因此以英超為例,很多聯賽都在聯賽關聯方交易(APT)
規則中有意識地增加這方面的監管力度,要求球隊通過債轉股等方式減少俱樂部賬目中的股東貸款數額,督促俱樂部重視自主造血能力。

還不上?還不起?
今來看,造成廣州隊最終無緣準入的關鍵,或許正是那條來自韋世豪的微博。
2024年12月20日,當廣州隊的名字出現在中國足協官方公布第二批完成債務清償俱樂部名單僅僅幾分鐘后,韋世豪就在個人微博發文,并 @ 中國足協:“廣州隊怎么過的準入?隨后,包括楊立瑜、嚴鼎皓等廣州舊將迅速響應,轉發韋世豪微博,紛紛對廣州隊完成債務清欠表達質疑。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根據中國足協對一些關鍵問題進行的解釋說明,那一次債務清償的薪酬發放審查期間為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而韋世豪是在2023年4月離開的廣州隊;其次,那一次的名單并不代表最終的完成準入,只是準入的基本要求之一,而進行公示本身就保留了相關人員進行舉報的權利。
僅就當時那份名單討論的話,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
而在廣州隊最終未通過準入后,許多球迷也是將矛頭指向了韋世豪,攻陷了其社交賬號的評論區一必須強調的是,包括韋世豪在內的討薪球員并沒有任何被指責的理由,他們才是被欠薪、被俱樂部一次次爽約的受害者。
但從結果來看,在那一次名單公示之后,包括韋世豪在內的諸多球員應該是向中國足協提出了異議。有中超俱樂部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在12月20日的名單公布之后,許多球隊都收到了類似的舉報或者仲裁,而中國足協也指派了工作人員聯合球隊、球員,針對相關問題進行核實和協商。
據了解,在過去幾個賽季里,很多球隊與球員及工作人員在協商之后,達成了關于歷史欠薪的支付協議,即使尚未全部付清,但只要是按照協議規定,在期限內完成約定支付比例的,同樣被視作完成“清欠”。
“很多球隊就歷史欠薪問題都與球員簽訂了類似分期付款的協議,在協議規定內完成相關款項的,基本都被視作了合格,廣州隊與韋世豪的情況可能是存在大量未付,甚至一筆都沒付的情況。也就是在公告里所說的‘存在支付比例嚴重不足問題’。”該工作人員說道。
更有消息人士向我們指出:“考慮到廣州隊過往的欠薪歷史,類似此前卡納瓦羅上訴至國際足聯的仲裁案,韋世豪等人應該還只是冰山的一角,廣州隊事實上可能還存在數額不少的欠薪情況,甚至有可能現在俱樂部的人自己都不能完全了解。”
因此對于足協來說,在過去一年中即使放寬了要求,考慮到韋世豪等人的舉報,說明廣州隊并沒有完成實質的清欠行為,也就意味著球隊自前也并沒有足夠的清償能力,再考慮到球隊潛在的債務數額,以及過去兩個賽季球隊的實際經營情況,持續出現拖欠情況將是未來廣州隊的長期狀態。
那么,在綜合考慮之后得出不予廣州隊聯賽準入資格,也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結論。
從第三方角度來看,過去幾年很多球隊通過準入并不是因為自身沒有問題,而是足協的準入標準放寬了。參考現行的《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準入規程(2018版)》,無論是截止日期還是財務標準,都存在一定的寬松化。
就事實來看,每年有那么多球隊解散,如果足協真的按照標準嚴格執行,只怕更多的球隊早已離開了中國足壇。
但是一味的妥協實際上并不能真正拯救這些球隊的命運。或許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雖然足協在今年延后了準入時限,給了“廣州隊”們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嘗試自救,但是在準入標準上相較過往更加嚴格,也首次引入了外部法律機構,對三家俱樂部進行評估。
我們還能再見到廣州隊嗎?
無論如何,對于廣州的球迷而言,這個結果都是難以接受的。但這不會是廣州足球的末日。
僅就過去兩個賽季而言,在賽場之外,失去了投資方輸血的廣州隊也盡可能想方設法擴大營業收入。據了解,從去年11月開始,通過線下特賣會、球隊官方抖音直播間的帶貨、獎杯和訓練基地的租賃等,短短兩個月內球隊籌集了近1400萬的資金。根據對各支球隊抖音平臺的統計,廣州隊的直播場次、金額、櫥窗商品售賣情況都名列前茅。
球隊以及足校的基地等設施,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開發。比如,廣州隊的訓練基地曾開展過兒童托管班的業務,而足校出色的場地條件也吸引了很多青少年賽事和球隊集訓的落地,都為球隊帶來了一定的收入。
另一方面,以恒大足校為班底的廣州隊,在賽場上也展現了非常強勁的競爭力,上個賽季更是僅差一步就能重返中超。據了解,在球隊無緣準入,球員成為自由身之后,已經有大量中超球隊與廣州隊的隊員進行接洽。
事實上,自2023年起恒大足校就完成了自負盈虧,在成立12年后恒大足校也成了中國足球青訓的一塊招牌,累計825人次入選各級國字號隊伍。而就在幾天之前,中國足協也剛剛給恒大足校發出了《感謝信》,對后者為國家隊輸送了大量潛力新星及輸送球員們良好的團隊精神和職業素養,給予了肯定。
盡管相較于過往動輒幾十、上百億的數額略顯寒酸,與歐洲足壇乃至日韓球隊的經營能力也相差甚遠,但這已經是中國足球目前少有的、完全依靠球隊自主經營實現造血的球隊運營案例。而就球隊的實際經營情況來看,在沒有背負債務的情況下,他們能夠運營并維持一支有著一定競爭力的隊伍。
因此,就自前的情況而言,恒大足校完全有能力重新組建一支球隊,延續廣州足球的未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企業關系上存在關聯,恒大足校無法繼承廣州隊的名號,也不能以足校的名義組織球隊。
根據體育繼承的相關判定標準,包括總部地址、名稱、法律組織形式、球隊代表顏色、球員、股東或利益相關者或所有權一旦符合,即使新球隊從最低級別聯賽打起,那么也會被認定存在體育繼承,從而繼承廣州隊自前的債務。有接近恒大集團的消息人士告訴我們,目前恒大債務非常龐大且混亂,想豁免俱樂部這部分債權既無人能夠推進,更不可能被債權人同意。
簡單來說,在現行的規則與法律之下,此前廣州隊獲得過的,包括兩個亞冠、八個中超在內的歷史戰績,基本沒有被繼承的可能一一這也是最讓球迷們惋惜的問題, + 冠遼寧、八星天連以及如今的八冠廣州,中國足壇歷史上最輝煌的三支球隊全部斷掉了傳承。
不過在未來,中足聯掛牌成立之后,或許可以借鑒國際足壇的一些案例,想辦法讓這些過往的榮譽不要被永遠塵封。
比如意大利足協針對足球俱樂部主體及其財產的特殊性,專門出臺的《意大利足球聯合會內部組織條例》,這一條例就是在意大利足壇經歷金元泡沫和俱樂部解散潮之后,對特殊事項加以規定,并實現與意大利破產法的銜接的產物。
條例中的第52條,專門規定了新主體繼承破產俱樂部的規則,旨在保障具有歷史傳統的足球俱樂部不會因破產清算而中斷足球文化的傳承:充許收購主體僅購買破產主體的名稱、隊徽以及歷史榮譽,而不承擔原主體的未清償債務。但相應地,選擇部分繼承后,新主體無法繼續參與原主體所處的級別聯賽,需要從更低級別的聯賽重新踢起,故此這一條款也被稱之為“鳳凰規則”。
廣州隊的離開,為過去十幾年中國職業足壇的狂飆時代畫上了句號。
在此期間,資本呼嘯著席卷而過,這股狂風裹挾著這里的足球隊們收獲了兩座亞冠,簽下了一個又一個想也不敢想的名字,但這股風最終卻也將這些球隊永遠地吹出了球迷的生活。
在電影《無問西東》里有一個設問:“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有勇氣前來?”
那么,“如果提前知道了如今的離別,你是否還會期待中國足球那個美好熱烈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