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的古塔大約在2000至3000座之間,類型多樣,形制各異,幾乎覆蓋所有省份。從漢代木塔的殘影,到唐宋磚塔的雄姿,再到明清石塔的靜默守望,這些古塔在時間長河中不斷演變,既是宗教的居所,也是風水格局的錨點,更是人類空間意識與審美追求的具象表達。
但在攝影與音樂的維度中,古塔還有另一種存在方式。它們是風的線索,是回音的容器,是文化敘事的垂直標點。在這一特輯中,我們不僅邀請故宮博物院高級工程師王南教授帶領讀者走入古塔的空間構造與文化符號,也匯聚了多位來自不同藝術背景的創作者——他們調研從新疆莫爾佛塔的田野,到歐洲遺跡中的“東方圖景”;從塔與民間信仰的連接,到當代影像語言的重構;從靜物攝影的凝視,到音樂人在古建中尋求的聲音回響——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回應那些高聳入云的古老構造如何仍在當代產生新的共鳴。
本期以一幅象征性的跨媒介圖像作為引子,古塔與樂器、人物共處同一畫面,提示我們:聆聽塔的方式,從不只是仰望,它也可以是沉思、叩問與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