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海量信息的快速傳播對年輕一代的認知產生了深刻影響。多元化的信息內容對青年群體帶來了雙重效應,既創造了積極影響,也伴隨著某些負面作用,這種狀況也對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電力企業的基層團組織,應當積極履行自身職責,通過有效引導幫助青年員工健康成長,為其職業發展提供持續助力。為此,電力企業團支部在策劃活動時,需要準確把握關鍵環節,深入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明確改進方向,進而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從組織職能分工來看,共青團各級組織的工作重點存在差異。作為直接聯系青年的基層組織,團支部的核心任務在于團結和引領青年群體,是共青團履行使命的重要基礎和關鍵途徑,因此基層團組織建設應著重優化組織架構。同時,由于基層團組織的主要目標是凝聚青年,其活動設計既要在形式上符合青年偏好,又要在內容上體現思想性和引領性。
當前,電力企業基層團支部在組織架構和覆蓋范圍方面,仍主要沿用傳統的行政化設置模式,或與黨組織對應建立,組織形式較為單一,導致對青年員工的輻射作用有限。在活動開展方面,部分團支部過于強調內容而忽視形式創新,使得活動枯燥乏味,難以引起青年共鳴;另一部分則過度追求娛樂化,弱化了思想引領功能,導致活動缺乏深度和持續性。針對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新特點,部分電力企業基層團組織結合行業特性和青年需求,探索了創新性舉措,構建了更具靈活性的青年工作體系。
組織活動是實現組織目標的核心手段,也是組織行為的重要體現。研究表明,當前電力企業團組織面臨青年員工數量減少、分布分散等問題,尤其是施工類企業,團組織活動吸引力下降,部分青年認為活動流于形式、缺乏實質內容。此外,由于工作性質限制,許多青年難以抽出時間參與團支部活動,進一步影響了組織活力的發揮。
在當前的施工類電力企業中,青年員工占比較低且分布零散,導致基層團支部開展的活動難以形成足夠的吸引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青年群體需求的多元化,傳統團組織活動模式僵化、內容單一的問題日益凸顯,使得團支部工作與青年實際需求之間存在明顯脫節。
電力企業共青團工作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個突出問題:首先,部分企業未能建立科學的團干部選拔機制,導致優秀青年人才未能充實到團干部隊伍中;其次,部分團干部工作積極性不足,存在被動應付的現象,缺乏主動創新的意識;最后,部分團組織缺乏系統的工作規劃,難以形成可持續的工作機制和明確的發展目標。
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電力企業團支部仍然實行雙重領導體制,既要接受同級黨組織的直接管理,又要接受上級團組織的業務指導。隨著電力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科學化管理要求不斷提高,這種傳統的組織架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團支部工作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新時代電力企業團組織工作必須牢牢把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根本原則。在活動設計上,要建立“雙對標”機制:一方面對標企業發展戰略,將團青工作融入安全生產、技術創新等重點任務;另一方面對標青年成長需求,避免簡單化的文娛活動傾向。因此,要重點打造“青”字號品牌項目,如“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青年技術攻關小組”等,實現政治性和群眾性的有機統一。
團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密切聯系青年的組織優勢。要建立“三維一體”服務體系:運用新媒體平臺開展“青年大學習”,定期組織“書記面對面”活動,建立常態化思想動態調研機制;構建“線上學習+線下實踐”培養模式,開設“青年工匠講堂”“數字化轉型訓練營”等特色項目;實施“暖心工程”,建立困難青年幫扶檔案,開展“我為青年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青年職業發展、婚戀交友等實際問題。
重點推進“雙創雙提升”行動:在創新驅動方面,搭建“青創空間”平臺,組建跨專業青年創新團隊,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開展技術攻關,建立創新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在文化引領方面,開展“電力精神青年說”系列活動,創作融媒體文化產品,培育具有行業特色的青年文化品牌。通過“一線工作法”,推動團的工作進班組、到現場、上云端,實現服務陣地前移。
在能源行業深刻變革的背景下,電力企業團組織要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不變的是團結引領青年的根本職責,變化的是工作理念和方法手段。要堅持守正創新,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工作效能;要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要堅持結果導向,建立科學化評價體系。通過持續創新工作載體和方式方法,真正使團組織成為青年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知心人,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作者單位: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美岱抽水蓄能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