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美術教學中,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已難以滿足素質教育改革的需求。美術課程作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以及推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增強綜合素質的關鍵手段,亟需教師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并在教學中實施項目式學習模式。項目式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積極參與,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獲得知識。
在美術教學中,項目式學習要求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并提出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思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搜集與色彩相關的信息,如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意義、顏色組合的規(guī)律等。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大自然中色彩的多樣性及其情感表達。
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設計色彩搭配方案,如何用不同顏色搭配出藍色和綠色等。在學習《植物與建筑》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教室布置成一個植物工廠,讓學生自主設計植物工廠的圖案和效果圖,并通過PPT展示給全班同學。這種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還提升了他們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
項目式學習在美術教學中的實施,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與人合作,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學習《漂亮的紙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設計不同風格的紙手工作品,如動物、人物或交通工具等。
在美術教學中實施項目式學習,能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美術知識的奧妙、創(chuàng)新美術作品的形式、豐富美術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jù)美術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制定具體可行的項目方案,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開展小組活動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積極思考、提出問題、設計方案。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項目設計,分享自己的想法,集思廣益,提升項目設計的水平和質量。
項目式學習中,要為學生搭建交流平臺,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分享經驗,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梢越M織學生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在交流中討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梢酝ㄟ^引導、討論、講解等形式組織交流活動。例如,在“我的家鄉(xiāng)”項目式學習活動中,學生圍繞“家鄉(xiāng)有哪些特產”進行交流,并將想法寫成匯報材料。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了解了家鄉(xiāng)的特產,還激發(fā)了愛國情懷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補充和指導,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
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評價標準、評價主體和評價方法都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師在實施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包括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作品完成后的效果以及對作品的反思等,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得失,促進其更好地發(fā)展。要對項目式學習模式進行反思和改進,在評價反思的基礎上,不斷調整項目式學習模式。例如,在美術課程中實施“設計一種小動物”的項目式學習模式后,教師通過教學反思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如設計小動物時可能忽略一些重要因素,或者設計完成后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問題,調整教學策略,優(yōu)化項目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教師要積極探索“項目式學習”模式,充分發(fā)揮其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作用,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項目式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美術知識的奧妙,還能豐富美術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通過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利川市涼霧鄉(xiāng)涼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