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于印發2025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此次整治行動呈現出顯著的新特點,在互聯網診療規范方面重拳出擊,劍指網絡“醫托”、違規發布醫藥廣告等不法行為,對凈化醫療環境意義深遠。
互聯網診療是醫療服務的重大利好,然而一些亂象也隨之而來。比如,有的診療流程混亂,無檢查直接開藥屢見不鮮;有的假借醫學科普或會議活動引流、帶貨;還有的冒用醫生形象制作短視頻,誘導患者購買某些產品或服務。
上述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互聯網診療平臺對入駐醫生的資質審核不嚴,診療流程把控松懈。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參與資質造假、充當“醫托”。線上診療領域中的監管存在滯后性,跨部門協同機制不夠完善……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整治工作對互聯網診療行為的規范更為細致深入,在頂層設計上,健全了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機制。在整治重點上,把牢醫生資質準入關,推動醫生隊伍專業化、規范化;規范診療活動一致性,讓互聯網診療與實體醫療相輔相成;嚴格規范互聯網處方流程,確保處方科學合理。在組織保障上,建立多部門協同查處機制,抓住了網絡醫托、違規帶貨等亂象相互勾連、利益輸送的核心癥結。
讓協同機制落地見效,需構建平臺自律與部門監管的雙向發力格局。互聯網診療平臺不能只算經濟賬,更要算良心賬,嚴格審核入駐醫生資質與發布內容,對違規行為及時查處;職能部門要全流程監管診療行為的規范性與服務質量;公安機關要通過重拳打擊典型違法犯罪行為,維護醫療市場秩序與群眾財產安全;網信部門要持續專項清理違規醫藥廣告與不實醫療信息,凈化線上環境。同時,患者自身要提高警惕,莫讓求醫心切變成“病急亂投醫”。
整飭線上診療不正之風,是對患者生命健康負責,也是互聯網診療行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相信在多方協同努力下,互聯網診療將走上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讓醫療服務更加公平可及、優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