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杏花又開了,同以往沒啥兩樣,只是這滿樹的花兒,再次見證了流逝的歲月和日漸成熟的心。帶著情愫,清明過后,我和承德大避暑山莊文化產業促進會的文友們,登上雙灤區西地鎮藥王廟村的轉山嶺――承德新水生態農業產業園,親近自然,詩意杏花,領略春光,感受自然。
看到銀裝素裹蝶飛蜂舞煞是好看的杏花,不經意間想起來老家院子里的杏樹,想起了祖父……老家的院子里有一畝多地左右,是解放前留下的老宅。四門斗院落。解放后,東西南房子都拆了,只保留上房,房子中間分前院和后院。由于院落較大,祖父就命令兒孫們種果樹,無論種哪一種樹中間一定要栽上杏樹。他常說:“杏子、幸子,興盛、興騰。”所以,院子里的杏樹就成了全家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每當春季來臨,院子里的杏花先開,花香四溢,花瓣和花萼交相輝映,粉白的花瓣襯托著絳紅的花萼,顯得甜美而又嬌俏,溫婉里又帶著幾分妖嬈,在晨陽的陪伴下,像一位美麗的少女婷婷玉立,那場面熱烈而又迷離。一年又一年,杏花依然窗前恕放,笑臉相迎,嫩嫩的充滿了端莊。這時候院里的孩子們總要唱唱跳跳,“甜蜜蜜,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圍繞著樹下來回玩耍,其樂融融。
佇立于院落之中或疏枝于墻頭之上的杏花,老街舊坊仨一群伍一伙走在街道上,都要停足注目,顧盼流連。祖父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隨口吟出:“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等詩句。再看那花,開得怡然,開得圣潔,開得讓人喜愛,調皮的孩子竟然折枝回屋,拿出瓶子,盛滿水把枝升騰,用它的香氣、美艷來代替自己的喜悅與遐想。真可謂天地一景呀!
帶著濃濃的迷憶,我的眼前影影綽綽發現幾只花蝴蝶在叢中飛上飛下,我急忙觀察,仿佛聽到它們竊竊私,今年花勢盛好,花期長些,這疙瘩嚕蘇的花越多,結出的杏子就越多,產量高吧個頭小,等長出小杏需要減掉一些被扔掉,嫩嫩的小杏兒不僅可好吃,拿去市場賣還能賺點零花錢,留下的杏兒成熟后個大肉多,吃起來又香又甜又水靈,下樹后更能賣出好價。樹尖的杏,小風這么一刮杏兒落一地,你拿起干瓢到樹根底下去撿杏實在醉人,但要記住千萬不能多吃,有句俗語,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下埋死人。聽到這,我出神入化的賞花心愕然了,這不是祖父的原話嗎?難道是杏花的美感融入了他的靈魂,我挖空心思的思索著,只聽“咔嚓”一聲,朋友為我攝下了轉山嶺上杏樹花開最難忘的記憶。是呀,又是一年杏花開,有回憶多好,藥王廟轉山嶺層層梯田的平凡杏樹,漫山遍野的白,喚回我的記憶,又給當地帶來財富與希望,這不就是一種色彩調出的生命炫機嗎?
其實,無論是花也好,人也罷,都希望有自己的靈性,能夠在杏花翻飛的時刻互訴衷腸,終于又將這一年的杏花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珍惜在幸運的永恒中訴說著過往,不管怎樣我覺得還是思最后,念更深······
作者簡介:李士俠,女,滿族,1958 年生人,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老年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作協會員、承德大避暑山莊文化產業促進會會長。出版《流云》《雨后》詩集兩部,主編《承德詩存》九部。《大山情》《忠誠的你》《讀書歌》《向生命問安》等十余首歌曲在中央廣播電臺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