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女性認為痛經是生理期最常見的不適癥狀,但并未意識到這可能是兩種嚴重疾病的信號一一子宮腺肌病和子宮內膜異位癥。這兩種疾病均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異位生長有關,不僅會引起劇烈的疼痛,還可能導致貧血、不孕等嚴重后果。了解這兩種疾病的相關知識,對于預防和治療痛經具有重要意義。
認識子宮腺肌病和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腺肌病如果把子宮比作一座房子,子宮腔就是正常居住的房間。而子宮腺肌病就像房間里的裝修材料(子宮內膜)穿透墻壁(子宮肌層),在子宮肌層內彌漫性生長。這些“非法擴建”的組織會隨著月經周期反復出血,導致子宮像氣球一樣膨大變硬。
子宮內膜異位癥如果說子宮腺肌病是“內部裝修事故”,那子宮內膜異位癥就是“建材外流事件”。本應待在子宮腔的子宮內膜組織,通過輸卵管逆流、血液淋巴轉移等方式,在盆腔、卵巢甚至腸道、肺部等部位“非法定居”。這些“流浪”的子宮內膜同樣會周期性出血,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腫、盆腔粘連等病變。
需警惕的危險信號
痛經的“危險升級”普通痛經多出現在月經第一天,服用止痛藥或熱敷后可緩解。但由子宮腺肌病和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痛經情況則大不相同。其疼痛起始時間往往更早,從年輕時就可能開始有輕微疼痛,隨著病情發展,疼痛逐漸加重,嚴重時甚至需要臥床休息;疼痛持續時間長,可能從經前持續到經后3\\~5天。此外,還可能伴隨其他疼痛,如出現性生活痛、排便痛、排尿痛等。
月經的“異常警示” 經期大出血,單次月經周期出血量超過80毫升;經期延長,出血持續7天以上;經血顏色發黑且結塊,常伴有類似腐肉樣的組織排出。這些都是
V月經發出的“異常警示”。
備孕的“困難預警”約30%~50% 的不孕癥患者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在不孕、流產或反復試管嬰兒移植失敗的患者中,有 24.4% 患有子宮腺肌病。若規律性生活1年未成功受孕,建議及時就醫排查。
確診需要檢查的項目
基金項目:寧波市自然基金項目(2023J201)內膜組織來源外泌體miR34a影響子宮內膜肌層結合帶屏障功能引起腺肌病進展的機制研究、寧波市婦科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4L002)、寧波市醫療衛生高端團隊重大攻堅項目(2024021020)婦科惡性腫瘤早期診斷及精準診療模式的建立和應用。
基礎檢查三部曲婦科B超是發現和診斷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重要方法,通過超聲檢查,能夠發現增大的子宮和卵巢囊腫,因囊液呈特征性巧克力樣外觀又稱為“卵巢巧克力囊腫”;盆腔核磁共振(MRI)可以精準定位病灶的位置、范圍、大小以及與周邊組織的關系,特別是對于深部浸潤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有很高的診斷價值;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檢測,可輔助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但數值的升高并不意味著一定是惡性腫瘤。
腹腔鏡探查術 這是診斷的金標準,對于超聲難以確診的病例,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通過在肚臍附近做一個小切口,借助攝像頭直接觀察盆腔內部情況,同時還可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腹腔鏡手術同時也是治療子宮腺肌病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最常用手術方式。
治療
藥物治療止痛治療:常用的非處方藥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建議餐后服用,且應避免長期使用;中成藥如散結鎮痛膠囊、少腹逐癖顆粒等,則需中醫辨證后使用。激素治療:通過調節體內激素水平控制病情發展,選擇性孕酮受體調節劑地諾孕素需遵醫囑使用;短效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等,則適合年輕無生育要求女性;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可短期使用緩解重癥。
手術治療子宮腺肌病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均可分為保守性手術和根治性手術。有生育要求的年輕患者可選擇腹腔鏡下病灶切除術,保留器官及生育功能,緩解癥狀,但復發可能性高。根治性手術包括子宮全切術(適用于子宮腺肌病)或子宮及異位病灶切除(適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需根據病灶范圍決定是否保留卵巢,適合45周歲以上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徹底解決疾病的困擾。對于無生育要求但拒絕手術的中重度子宮腺肌病患者,也可以選擇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減少病灶的血供,起到延緩病變進展的效果,但可能由于病變側支循環的建立,療效逐漸減弱,最終仍需行手術治療。
預防
防止經血逆流及時發現并治療如先天性梗阻性生殖道畸形、繼發性子宮頸粘連、陰道狹窄等可引起經血潴留的疾病,避免經血逆流引發子宮腺肌病或子宮內膜異位癥。
藥物避孕口服短效避孕藥或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可使子宮內膜萎縮,降低子宮腺肌病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風險。
防止醫源性異位內膜種植盡量避免多次宮腔手術操作。月經前避免做輸卵管通暢試驗,以免將內膜碎屑推入腹腔。宮頸及陰道的手術也應避開月經前進行,以避免經血中內膜碎片種植于手術創面。人工流產吸宮術時,子宮腔內負壓不宜過高,避免帶負壓拔出吸管,以減少對宮腔及宮頸管的損傷。
日常管理
記錄癥狀日歷用手機APP記錄疼痛程度、月經情況,便于掌握自身身體狀況。
堅持適度運動推薦瑜伽、游泳等舒緩運動,有助于身體的健康調節。
補充鐵元素每周吃2次動物肝臟或血制品預防貧血。
定期隨訪每3\\~6個月復查超聲和CA125,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
生活禁忌避免經期過度進補:過度進補可能加重出血;避免長期使用暖寶寶:長期使用暖寶寶產生的高溫可能促進病灶生長;避免自行服用雌激素保健品:雌激素可加速病灶生長;避免因疼痛拒絕性生活:應與伴侶積極溝通,尋找合適的方式。
痛經常見認識誤區
誤區1:生完孩子自然就好了。
真相:妊娠期間月經暫停確實可能緩解癥狀,但約 60% 的患者產后1\\~2年病情復發。
誤區2:切除子宮會加速衰老。
真相:只要保留卵巢,子宮切除不會影響激素分泌,月經不來不等于絕經。
誤區3:痛經越厲害病情越嚴重。
真相:疼痛程度與病灶范圍不成正比,有些廣泛異位的患者反而痛感輕微。
子宮腺肌病和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領域的高發病癥,早發現、早干預、長期管理是戰勝這兩種疾病的關鍵所在。女性日常生活應關注自身的身體變化,按時進行婦科檢查,若出現痛經加劇、月經量異常、不孕等癥狀,務必及時就醫。一旦確診,應遵醫囑積極接受治療,并堅持長期規律的復查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疾病的有效控制與身體康復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