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系結石是一種泌尿外科常見疾病之一,且復發率比較高,其中輸尿管結石較為多見,患者常因結石引發輸尿管梗阻,進而出現急性腎絞痛,痛苦不堪,給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目前,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已成為治療腎及輸尿管結石的首選方法之一,針對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各類泌尿系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療方法,深受患者認可。同時,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的康復治療和護理同樣重要。規范的康復運動可以有效促進結石碎片的排出,縮短康復時間;恰當的飲食調理和生活護理,則有助于預防結石的復發。
術后康復要點
利尿排石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推薦患者飲水量為2000~3000 毫升,單次飲水量不低于200毫升,保持尿量充足,通過大量補充液體,增加尿液代謝速度,有利于結石碎片的排出。在飲食方面宜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過多攝入草酸、嘌呤等易致結石的食物。如過量食用菠菜、巧克力等富含草酸的食物,草酸在體內會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鈣,進而增加結石形成的可能性。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等高嘌呤食物,則會使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尿酸在尿液中易結晶析出,同樣是結石形成的高危因素。患者應盡量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粗糧等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且低草酸、低嘌呤的食物。此外,控制鹽的攝入量也至關重要,過多的鹽分攝人會促使鈣在尿液中的排泄增加,間接為結石形成創造條件。
體位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1\~2天內,單發、小結石患者,可適當進行輕松的活動(如步行)有助于碎石的排出。面對鹿角形、巨大腎結石或者感染性結石患者,術后不能立即下床活動,應保持患側臥位、臥床48小時,避免碎石下移過快形成“石街”,從而影響排石效果,甚至引起輸尿管梗阻等并發癥,膀胱結石患者在術后1\~2天內,則應采取側臥位排尿,以減少殘余碎片對膀胱和尿道的刺激。術后第3天左右,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加大運動量,推薦叩背運動,取仰臥位,雙膝屈曲,用拳部有節律地叩擊患側腰背部,每次5\~10分鐘,每日3\~4次。這種叩背運動可以幫助松動結石,使其更容易隨尿液排出體外。在進行該運動時,患者要注意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引起不適。另外,根據結石的位置,患者可以采取相應的體位,利用重力促進結石的移動和排出。
運動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在注意飲水和合理飲食的情況下,配合適度的體育活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排石及預防復發的效果,正確的運動方式指導有助于提高排石率,如跳躍這類簡便易行、可操作性強的體育活動易使結石排出。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體位改變及運動配合計劃,對具體動作進行示范,同時向患者說明原理及其重要性,激發患者執行計劃的積極性,促使其自覺行動。對運動時間等不做具體要求,只囑其多運動、多飲水。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為了促進結石碎片的排出,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運動,不同結石位置的患者,運動方式也有所不同。
對于上組腎盞、腎盂以及輸尿管上段的結石患者,通常需先進行叩擊,再進行雙腳原地跳躍的運動。在進行這些運動時,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避免彎腰動作,因為彎腰可能會導致結石返回腎內,從而影響排石效果。
對于中組腎盞結石患者,運動方式略有不同,患者可先取健側臥位,即患側向上,同時間斷性地拍擊患側腎區,以幫助結石碎片移動,在完成叩擊后,再進行跳躍運動,以進一步促進結石排出。
對于下組腎盞結石患者,通常采取頭低腳高的健側臥位。患者可以選擇倒立或臀膝位俯臥于床,保持臀部抬高,頭部低位。這種體位可以利用重力,促使結石碎片向輸尿管方向移動。馬蹄腎結石患者則可以采取俯臥位,同時間斷性地叩擊患側腎區,以幫助結石排出。
輸尿管結石患者的運動方式需根據結石所處的具體位置而有所不同。對于輸尿管中段結石患者,應盡可能多地進行患側單腳跳躍運動。這種運動可以產生振動,幫助結石碎片沿輸尿管向下移動。而對于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則應多進行健側單腳跳躍運動,同樣是為了利用振動促進結石排出。無論進行何種跳躍運動,患者在落地時都應該注意先由足跟接觸地面,以減少對膝關節和脊柱的沖擊。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取哪種運動排石法,都應在醫生的詳細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
結石、碎石機四者的共同作用,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肩負著引領者、協調者的重要職責,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這是體位碎石成功的關鍵。同時,定期復查是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過復查,可以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結石清除情況,評估術后恢復進展,并根據需要適時調整治療方案。如果復查發現結石清除不徹底,可能需要進行二次碎石,以進一步提高清石率,減少殘余結石引起并發癥的風險。在制訂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的康復計劃時,應該全面考慮患者的年齡、結石位置、并發癥等因素,以確保康復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只有通過醫患雙方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重返正常生活。然而,術后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遵醫囑定期評估康復進展,根據需要適時調整治療方案,直至完全恢復,同時也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進行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問題,預防結石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