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超聲檢查是一種基于超聲波的醫學影像學診斷技術,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超聲檢查因其無輻射、方便快捷、無創等優點,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影像學檢查手段之一。常規超聲檢查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那么,哪些部位適合做超聲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超聲檢查部位
腹部超聲檢查該類檢查能對腹部的肝、膽、胰、脾等實質性臟器及空腔臟器進行探查,適用于腹痛、腹部不適等具有不確定性的腹部疾病篩查,其適應證有脂肪肝、膽囊結石、胰腺炎和脾膿腫等。
胸部超聲檢查該類檢查主要是檢查與胸壁、橫膈、縱隔、胸膜等部位相關的疾病,通過超聲能檢查出胸腔內是否存在積液。另外,還可觀察肺部的大小、形態以及邊緣是否清晰,判斷肺部是否存在炎癥、水腫、腫塊等情況;觀察氣管的位置、形態、走向,以及氣管內是否存在異物、腫瘤等。
泌尿系統超聲檢查腎及腎上腺、輸尿管、膀胱與男性的前列腺等疾病患者多出現尿頻、尿急、血尿并常伴有腰痛,而運用泌尿系統超聲能很好地診斷出患者的相關器官是否存在疾病。
淺表器官超聲檢查此類超聲檢查方式是發現甲狀腺、乳腺、淋巴結及其他全身各部位軟組織腫物及炎癥等病變的首選方法,可以依據病灶的超聲表現特征判斷其病變的性質及來源,具有高敏感性、無創、無輻射且檢查方便等優點。
心血管系統超聲檢查心血管系統超聲可以觀察心臟的位置、測量各心室腔的大小、評估心臟的功能以及觀察血液在心腔內的流動狀態。需要進行此項超聲診斷的患者多有心悸、呼吸困難和胸悶氣短等表現。其適應證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心包積液和肺栓塞等。
婦科超聲檢查主要對女性患者的子宮、雙側卵巢和附件區等部位進行檢查,適用于婦科系統的腫瘤炎癥、早孕及育齡期婦女的相關普通篩查,該類檢查一般需要多喝水,在保證膀胱充盈后再進行檢查。
周圍血管超聲檢查此類檢測可以觀察頭頸部位及四肢血管內部結構、管腔粗細、血流的方向及速度,可以觀察靜脈瓣的功能是否異常,判斷是否存在炎性病變及血栓等異常情況。
肌骨超聲檢查該類超聲診斷方式是超聲檢查的“新成員”,能對患者的肌肉、肌腱、韌帶及軟骨等組織進行探查,發現其有無病變出現。
注意事項
腹部超聲檢查檢查前需禁食8小時以上,以減少胃腸道氣體對圖像的影響;若進行膽囊檢查,需禁食12小時以上;檢查前應排空膀胱,除非需要膀胱充盈以觀察盆腔器官;檢查時保持平靜呼吸,避免深呼吸或屏氣,以免影響圖像質量;通常不需要特殊準備,但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口服造影劑。
胸部超聲檢查通常胸部超聲用于評估胸腔積液,檢查前應遵醫囑進行術前準備。若進行胸腔穿刺,需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檢查時患者需遵醫囑采取適當體位,如側臥位或坐位。
泌尿系統超聲檢查 檢查前需飲水使膀胱充盈,以便清晰顯示膀胱及周圍結構;若檢查腎臟,通常無需特別準備,但需排空膀胱;對于前列腺檢查,可能需要排空膀胱。
淺表器官超聲檢查保持檢查部位清潔,去除飾品或衣物上的金屬部分;對于甲狀腺檢查,可能需要仰臥位,頸部墊高;對于乳腺檢查,女性患者應避開月經期。
心血管系統超聲檢查檢查前無需特殊準備,但需穿著寬松衣物;對于心臟超聲,可能需要保持左側臥位;檢查時保持平靜,避免劇烈運動。
婦科超聲檢查經陰道超聲 檢查前需排空膀胱;若進行經腹 部超聲檢查,需保持膀胱充盈; 檢查時需脫去下身衣物,換上檢 查服。
周圍血管超聲檢查檢查前無需特殊準備,但需穿著寬松衣物;保持平靜,避免劇烈運動;若進行四肢血管檢查,可能需要暴露相應部位。
肌骨超聲檢查需要注意保持檢查部位清潔,去除飾品或衣物上的金屬部分;檢查時需暴露相應肌肉骨骼部位;對于關節檢查,可能需要活動關節以評估功能。
超聲檢查具有無創、無輻射、方便等特點,被廣泛用于臨床的檢查中。檢查前與檢查超聲醫師的溝通也十分重要,只有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檢查,才能使診斷更加準確,得到更全面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