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原因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男性下尿路癥狀,這是一組與排尿相關的癥狀群,如老年男性經常會出現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儲尿期癥狀;排尿困難、尿分叉、尿等待等排尿期癥狀;以及尿滴瀝、尿不凈等排尿后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前列腺增生可通過口服藥物或是手術治療來緩解癥狀。因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癥狀與前列腺癌早期患者癥狀基本相同,常常被忽視,若未能及時接受相關治療,可能進展為前列腺癌。因此,男性應警惕上述癥狀,一旦出現需及時就醫,以便干預。
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是一項在前列腺疾病診斷和篩查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檢查項目,早期PSA篩查是指通過采集血液,檢測其中PSA的含量。PSA是一種由前列腺上皮細胞分泌的主要存在于精液中的蛋白酶。正常情況下PSA微量進入血液循環,血清PSA內含量極微,當腺管結構遭到良性、惡性腫瘤或炎癥的破壞時,血清中PSA含量升高。一般來說,正常男性血清中的PSA濃度小于4納克/毫升,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體積增大,PSA水平會相應升高,這時需要結合其他檢查結果綜合評估。前列腺增生可能導致PSA輕度升高,但如果PSA明顯升高,需進一步檢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近年來,血清PSA檢查已被廣泛用于前列腺癌的輔助診斷,是器官特異性腫瘤標志物之一。
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要盡早開展血清PSA檢查,高危人群包括:年齡 gt;50 歲的男性;年齡 gt;45 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齡 gt;40 歲且PSA gt;1 納克/毫升的男性。如果PSA達到4納克/毫升以上,需進行深入檢查,比如直腸指檢、前列腺B超、核磁共振等,評估是否有結節,進一步做前列腺穿刺活檢,以明確是否有前列腺癌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射精、前列腺按摩、留置尿管、膀胱鏡檢查、慢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以及前列腺穿刺活檢等可能會影響血清PSA值,所以進行血清PSA檢查前應盡量排除干擾,必要時復查PSA。
2024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提到,建議對身體狀況良好,且預期壽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開展基于PSA檢查的前列腺癌篩查,且在篩查前說明前列腺癌篩查的風險和獲益;血清PSA檢查每2年進行1次,根據患者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決定PSA檢查的終止時間;對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應盡早開展基于血清PSA檢查的篩查;不建議針對40歲以下男性人群進行篩查。
早期PSA檢查能夠幫助患者及醫生及時發現前列腺異常,以便盡早采取干預措施,當患者已經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疑似前列腺疾病的癥狀時,PSA檢查結合直腸指診等其他檢查能夠幫助醫生明確診斷,制訂合適的治療方案。對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進行PSA檢查監測PSA的變化趨勢,評估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有助于提前進行預防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