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首次增加了內部控制要求,《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結合財會監督精神對高校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做出了詳細部署。基于此,為響應政策號召,介紹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現狀,分析高校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體系、人才、資金、技術、崗位等方面的問題,并探討具體的改進措施,以期為高校內部控制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內部控制建設;智慧財務;問題;改進措施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 291X(2025)08- 0073- 04
為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能力,加速推進內部控制建設,財政部于2012年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于2015年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單位層面的控制制度和業務層面的控制手段逐步建立。為總體反映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進度,統一建設思想,財政部于2017年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內部控制報告制度的建立使財政部門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各家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提升情況,以及不同單位之間內部控制建設水平差異。高校是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始終走在前列。財政部在2022年修訂《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時,將“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加強對學校經濟活動的財務控制和監督,防范財務風險”納入高校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為響應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首次增加內部控制相關要求,鼓勵高校采用新興技術進行智慧財務建設,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對內部控制建設的精神,財政部、教育部于2024年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對高校開展內部控制建設作出了詳細部署,明確要求高校要利用大智移云物等技術手段,加強財務信息、資產信息、采購信息的平臺化、集成化建設。縱觀高校內部控制相關法律法規,高校奮力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已迫在眉睫,內部控制建設不僅能增強高校資產管理水平,也能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及財務報告可靠性,從而為財政部門鳥瞰高校經濟業務活動情況提供重要手段,為對接財會監督工作提供重要抓手。因此,在智慧財務背景下研究如何推進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現狀
智慧財務多渠道網絡布局提升了高校內部控制環境和流程,連通財政一體化系統加強財政資金全生命周期管理,對接國家稅務系統加強發票驗證,銀校互聯互通系統實現資金收支實時到賬,。
(一)設置機構,引領建設
一是成立內部控制領導小組。全面領導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審議內部控制相關制度、規范與決策,重點把控單位層面機構運行、風險評估與評價監督等情況,保障分級授權機制、干部交流輪崗機制與“三重一大”集體議事決策機制等有效運轉,牽頭負責巡視巡察、紀檢監察、財會監督等內部控制相關問題整改落實。二是成立內部控制工作小組。著力執行內部控制相關制度,扎實推進內部控制六大業務相關制度和流程建設,將控制措施內嵌到業務流程中,精準識別風險點,精細化管理各類經濟風險,把運行機制植入業務系統信息化建設中,保證經濟業務穩定進行,保障審批權限落到實處
(二)以報促建,以評促改
財政部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
度,旨在促進單位內部控制自我檢查、評價和監督。高校每年填寫內部控制報告,既是對自身控制程序的檢驗,也是對制度流程執行的校正,以填報內控報告為契機,查找經濟活動中的風險和漏洞,補足運行機制中的短板和缺陷,逐步消除信息不通、溝通不暢等現象,切實加強六大業務部門聯動作戰能力,提升統籌落實學校決策部署本領,以高質量的內控報告促進控制環境與控制活動建設。在此基礎上,加強內控報告的應用和分析,全面評價內部控制要素有效性,重點評估高風險領域業務安全性,改進內部控制工作手冊指導作用,運用PDCA循環、系統方法論等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三)監督管控,規范高效
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首次增加內部控制相關法律條款,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在財會監督體系中擴充內部控制建設要求,體現了內部控制在強化內部管理和對接外部監督方面的重要性。近年來高校經費支出逐漸水漲船高,經費來源日漸多樣化,內部控制建設步伐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部分高校依托智慧校園平臺,在內部建設智慧財務、智慧國資、智慧招標等系統,實現經濟業務橫向整合。內部流程深度聯通,把預算、收支、合同、招標等崗位職責嵌套進業務系統,極大降低了經濟活動風險;在外部對接財政部門預算一體化系統、國家稅務系統和銀校直連系統,達到預算項目支出明細化、稅務發票查驗準確化、銀行支付高效化,內部嵌套與外部對接提升了高校內部控制在管控風險和保障高效方面的力度。
二、高校內部控制適應智慧財務存在的問題
雖然智慧財務為高校開展內部控制建設起到了助力作用,然而由于兩者在建設目標、控制方法、應用體系等方面有所差異,因而在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
高校內部控制不同程度存在組織目標不明晰、體制機制運行不流暢、制度銜接有斷層等現象,導致高校內部控制缺乏領導力和牽引力,未能在內控機構運作、權力規范運行和評價監督整改中發揮重要的監督管理職能。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不完整會導致內控風險識別有漏洞、評估不全面、應對不及時,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會導致內控業務溝通不協調、審批有矛盾、職責有空缺。因此,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一定要在現有業務和平臺基礎上予以完善。
(二)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不積極
目前高校內部控制普遍缺乏專業化管理系統,多數高校使用財務信息系統代位行使內控管理系統功能,內控管理的影響和效果會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場缺少符合高校業務特點的內控管理專業化軟件。以安徽省政府采購網為例,近年來高校采購內部控制軟件的幾乎沒有,高校更多是采購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咨詢服務來提升內控管理能力,填補內控管理漏洞。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進展緩慢,嚴重影響高校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應對能力和經濟活動控制能力,不利于內部控制業務管理部門的信息與溝通,無法實時監控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全流程。另外,高校內部控制相關的財務、資產、招標等六大業務系統在進行政府采購時基本是單獨招標,互相之間沒有形成互聯互通協議,不同程度存在數據接口不一致、業務流程互聯互通不足、規則嵌套有脫節等問題,導致最終無法有效形成內控管理合力。
(三)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缺少組織保障
人才方面,高校內部控制缺少專業化的技術管理與運營團隊,多數內控崗位人員是兼職工作,相互之間配合還不夠默契,仍然以本職崗位工作為主。資金方面,高校內部控制缺少預算資金安排,相關業務開展和設備采購仍然需要原部門支出報銷。崗位方面,高校內部控制缺少專職管理部門和業務崗位,沒有在職稱職級上對專職崗位給予安排,難以對兼職人員產生吸引力。高校內部控制工作人員不能專心致力于內部控制業務和研究,自然拖累了高校內部控制文化建設,不能對全校教職工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不能扭轉整體內控意識薄弱的不利局面,無法帶動內部控制進入良性循環的長久發展軌道。
三、高校內部控制應對智慧財務的改進舉措
為加強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充分發揮智慧財務的助力作用,高校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改進
(一)建立并完善高校內部控制體系
高校內部控制主要是為保障經濟業務合規有序開展而設計,通過制定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來規避各類財務和業務風險。高校內部控制體系是實施高校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高校內部控制目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構建完整有效的高校內部控制體系還需要自上而下的全員參與,以報促建、以評促改,深化業務與財務的數據共享、信息融合機制。一是合理制定多元化建設目標。高校內部控制過去以防控風險為單一的建設目標,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高校還需要結合長期規劃、發展戰略、治理水平、財會監督等現狀合理制定多元化的建設目標,推進業財融合,消除信息孤島,以高效有力的內控體系助力高校高質量發展,以多元融合的內控體系助力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二是構建貫通協調的內控體系。高校內控體系既要保證不相容崗位的制衡有力,也要保障各項業務體系的聯動協調。具體來說,以財務管理體系為例,以資產管理體系、合同管理體系、基建管理體系、招投標管理體系等為輔,出臺互相協調的制度文件,繪制貫穿全生命周期的業務流程,制定權責清晰的崗位職責,實行定期輪換的輪崗規則,使各項業務體系匯聚成堅強有力的高校內控體系。
(二)積極做好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
高校內部控制覆蓋經濟業務和活動的全過程,涉及財務處、資產處、審計處、紀委辦、招標辦等多個職能部門。促進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全面有效覆蓋六大主要經濟業務,保障多個業務子系統協調運轉,需要有組織、分步驟做好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9- 10]。一是搭建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平臺。依托智慧校園系統搭建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平臺(以圖1為例),以自主開發與政府采購相結合的方式搭建平臺,兼容六大業務系統數據接口、業務流程和規則嵌套,使平臺能滿足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數據虛擬化等多項虛擬化要求。利用大智移云物等新興技術搭建底層架構,部署DeepSeek(深度求索)、Manus等大模型軟件,為對接業務子系統多網絡多模態數據打好基礎[11]。二是同步業務子系統數據。根據高校內部控制規范和學校規章制度要求,繪制業務辦理流程和審批流程,嵌套內部控制規則,錄入關鍵崗位職責,設置六大業務風險點,同步業務子系統數據,全景再現高校內部控制業務運行圖,逐步消除信息孤島和系統孤島,實現高校內部控制可持續發展。三是循環檢測業務風險。充分利用DeepSeek(深度求索)、Manus等大模型軟件的推理檢測技術,定時掃描業務運行流程,及時發現業務風險,將風險管理融入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平臺,實現風險管理與經濟業務的深度融合,提升風險識別、監控與應對能力[12]
(三)加強高校內部控制組織保障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專業規范的人才隊伍,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離不開學校的頂層設計和領導的全力支持。首先,從單位層面來說,高校領導需要提高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在發展規劃和頂層設計中給予重點支持,在建設內控體系方面予以人、財、物的傾斜,統籌內控建設與成本效益的關系,組織相關業務部門制定完善內部控制手冊,定期對內控隊伍進行業務培訓,協調內控人員兼職任務與本職工作的沖突,從而為高校內控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保駕護航;其次,從業務層面來講,高校財務、資產、招標、審計等職能部門需要安排相對固定的專職或兼職人員,組建高校內部控制工作小組,全身心投入到內部控制業務中,跳出業務本身查找業務風險和漏洞,及時跟蹤、反饋風險點存在狀況,提出可行性改進措施,結合新興技術特點,研究管理流程優化程序,創新評價機制與監督環境[13];再次,從高校內部控制文化建設角度來看,高校需要動員全校教職工的廣泛參與,著力加強高校內控文化建設,開展內部控制典型案例的學習交流,進一步提高教職工對高校風險領域的認識,增強內部控制管理理念,持續營造全員深度參與內部控制的良好氛圍。強化全員風險意識、健全評價監督機制、推進內外問責聯動、促進業財數據共享為媒介,探討優化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路徑,徹底擺脫高校內部控制管理意識薄弱的不利局面。
四、結束語
連續出臺的內控政策為高校內部控制建設打開了新局面,吹響了新號角。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需要更加堅定地落實法律法規,完善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克服現有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吸收大智移云等新興技術,著力部署DeepSeek(深度求索)、Manus等大模型軟件,厚植高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平臺技術基因,有效提升高校內控風險防控能力、高校內控信息大數據分析能力、高校內控業財融合能力,為高校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為高校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通知[EB/OL].(2012- 11- 29)[2025- 01- 16].https://kjs.mof.gov.cn/zhengecfabu/201212/20121212_713530. 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發文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EB/OL].(2016- 01- 07)[2025- 01- 16].https://www.gov.cn/xinwen/2016- 01/07/content_5031227. htm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EB/OL].(2017- 01- 25)[2025- 01- 16].https://www.gov.cn/xinwen/2017- 02/17/content_5168698. htm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通知[EB/OL].(2022- 06- 30)[2025- 01- 16].https://jkw.mof.gov.cn/zhengecfabu/202207/020220729_3830852. htm.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2024- 11- 19)[2025- 01- 16].https://www.gov.cn/gongbao/2025/issue_11846/202502/content_7002786. html
[6] 陳素蘭,宋曉紅,溫星,等.“大智移云物區”背景下高校內部控制建設探索[J].商業會計,2024(3):101- 105
[7]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EB/OL].(2023- 02- 15)[2025- 01- 16].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3/content_5743630. htm.
[8] 王典,武云.高校優化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體系路徑探析:基于Z大學內控評價視角[J].財政監督,2024(2):88- 93.
[9] 陳永岳,金雅茜.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內部控制信息系統整合研究[J].商業會計,2024(10):104- 108.
[10] 楊松.智能財務體系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2024(10):155- 157.
[11] 李云,李俊,羅琦.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思路與途徑:以J高校為例[J].財會通訊,2023(6):123- 128.
[12] 王璟璇.基于智慧財務的高校內控優化與風險管控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23,34(3):76- 82.
[13] 喬春華,范晨誠.數字時代背景下高校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研究[J].會計之友,2024(10):125-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