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乎落寞乎,皆承生活所賜,歲月垂青。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萬家燈火的時候,我時常會望著那些透著溫暖燈光的窗戶出神,這是一個個有著相似幸福和不同不幸的家呵,從人丁興旺、歡聲笑語到瑩子、立少言寡語,從門庭若市、香車寶馬到門可羅雀、車少人稀,從往來皆鴻儒、高談闊論到白丁鮮有、鴉雀無聲,每個家庭每個人輪番上演著一幕幕悲喜劇,高峰低谷,錯落有致。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通過家庭可以管窺社會變遷。人生大舞臺上,心有不甘退場的、斗志昂揚上場的、摩拳擦掌候場的,沒完沒了的輪回,沒有人可以永遠站在生活的舞臺中央。得意乎落寞乎,皆承生活所賜,歲月垂青。
記憶中第一個家在四川郫縣(今郫都區)唐昌鎮,這是一個歷史上出過六個翰林的鐘靈毓秀之地,也是川菜靈魂郫縣豆瓣的發祥地。母親參加“四清”工作組進駐該鎮,工作結束后被當地機關挽留,成為該鎮第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女干部。那時“文化大革命”風暴席卷全國,家庭出身不好的母親樂得躲在這個民風淳樸的彈丸之地,多少免去了一些沖擊和是非。那時候我三歲,剛剛上幼兒園。
母親在酒廠當會計,她的辦公室就是我們的家,大小兩間屋,還有廚房和一個長條形的天井。家里常住人口是我們母女三人,外公外婆輪流小住,爸爸在外地上班,一兩個月回來一次。姐姐大我八歲,不屑睬我,于是我向外拓展,仗著各種藝高人膽大(跳繩、跳橡皮筋、跳房、跳拱),有了自己最初的“江湖”。然而膽大心不細,必然危機四伏。我們住的房子是沒有頂棚的,直接看得見黑瓦和橫梁,說是為了防老鼠,母親經常將核桃、板栗等干果裝竹簍里掛橫梁上。凱已久的我在某一天小桌上疊大板凳再疊小板凳,一層層像雜技演員似的高空作業,眼看就要得手了,不巧姐姐放學回家,嚇得呆若木雞的她捂住嘴不敢出聲,怕我受驚摔下來。自然,不勞而獲的她和我分享了勝利果實。第一次發現自己不勝酒力也是在那段時間,嘴饞無食,心心念念,終于忍不住和一個發小商量決定偷吃酒廠的發酵玉米。在夜幕掩護下我們摸進車間,車間里飄著濃郁的酒香味,發酵池里的玉米泛著甜糯的氣息,白白的玉米甚是好吃,結果兩個毫無節制的人醉倒在地,無人發現,急死雙方家長。
還有一次,母親去“五七干校”學習勞動,囑咐姐姐看管我。一天傍晚,跟同學拉砂石回來疲憊不堪的姐姐,看見我穿著別人的衣服嬉皮笑臉時傻眼了:我掉河里了,被幼兒園小朋友撈了上來。小小年紀我就有了救命恩人,她叫馬萍。
二
幾年后在我七歲那年我們搬家了,到了四川溫江和盛鎮,結束長期兩地分居的父母同時調到溫江地區汽車修配廠財務科工作,終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了。那是一個真正的花園工廠,樹木、花卉、荷塘應有盡有。剛開始我們一家住在辦公樓一樓的一間房子,對門就是職工俱樂部,晚上熱鬧非凡,俊男靚女歡聚一堂。很快我們搬家住到家屬院,我印象中是一座小島,一棟平房里住了十戶人家,每戶前后通的兩間房外加平房后面靠河邊搭建的廚房。十戶人家加起來有二三十個小孩,我年紀居中。姐姐初中畢業后插隊落戶了,家里就我一個孩子,勢單力薄,時常被孤立,成為我那時候最大的憂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在鎮上小學里結交了一批好伙伴,青梅竹馬健康快樂,我還成為小小排球隊穿“8”號球衣的隊員。那是我童年最快樂的日子,集糖紙(收集糖果包裝紙作為童年游戲道具)打排球、開荒種菜、捉魚摸蝦,玩得不亦樂乎。我種蓖麻,將果實曬干,用小板凳碾壓剝籽,為家里換回幾斤菜油,那種成就感比后來賺錢養家糊口還得意。我還曾經用撿廢品賣的幾毛錢去鎮上的新華書店買回梅蘭竹菊條幅掛家里,少年不識愁滋味呵。
我十一歲時又搬家了,隨工廠整體搬遷到溫江。我第一次住進了樓房,通走廊那種,四層樓,每層樓七戶人,家里有了自來水,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年輕時喜歡運動的父親發現我有運動天賦,敦促并親自訓練我,帶領我早跑。果然立竿見影,我在全縣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奪得女子六十米和一百米冠軍,獎狀捧回家那天,父母別提多高興了!
然而,人有旦夕禍福。十二歲那年十月的一天下午,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父母的同事慌慌忙忙帶到醫院,父親下午突發腦出血不省人事,當天晚上就永遠離開了我們。一夜之間失去了父親,我完全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也就是從那天起,我突然長大了,成為母親的貼心依靠。在父親的追悼會上,我代表傷心欲絕的母親發言,表示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辜負大家的關心和希望。一個月后,我被選拔進地區青少年業余體校,成為半工半讀的準專業運動員。很快,“四人幫\"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了,我因為運動成績不佳離開體校,恢復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改革開放初期,我參加第一屆中考進入溫江中學高中1980級1班,成為中考前 50 名學生中的一員。
滿懷希冀、躇滿志、青春蓬勃的我怎么也沒有想到,人生的第一場滑鐵盧就這樣迎面撞來。當時班級里男生不僅人數上占絕對優勢,學習成績更是遙遙領先,而且當時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也忽略了有教無類,很快,我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高中二年級文理科分班,班主任動員我去文科班,“瞧不起人嘛,全國上下都在向科學技術進軍,憑什么我就不行?”于是我咬牙切齒留在理科班血戰到底。結果可想而知,我名落孫山,前途一片黑暗。晦暗時刻,敬愛的母親挽救了我,她用博大的母愛保護并激發了我奄奄一息的自尊心,客觀分析了我的學習情況,鼓勵我復讀文科。一年后,我在基本自學的情況下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復旦大學,從此,人生峰回路轉。
三
大學畢業我回到成都,分配到一家出版社,成為一名編輯。兩年后經歷千辛萬苦將男朋友調動到成都工作,在他學校條件簡陋的一間16平方米的單身宿舍里,我們結婚了,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家,很快我懷孕了。忙亂之中,心神不寧,猝不及防,戀愛、結婚、生育,人生的幾件大事就這樣下意識地完成了。等到回過神來,方知青春竟是如此的慌張和煎熬。
女兒一歲時,單位分給我一套地段不錯的60多平方米的套二住房,三樓,南北朝向,水電氣俱全。裝修布置一番后喬遷新居。母親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祖孫三代本該其樂融融,但是,我卻離婚了。從此,如釋重負的我開始了單身母親五味雜陳的日子。我努力工作,快樂生活,希望竭盡全力為我一生中最摯愛的兩個人———母親和女兒——創造最幸福的生活。
感謝上蒼,在我最美的時候我真正戀愛了。那一年的仲夏時節,就在這個房子里這個家里,我迎來了遠道而來的他,我為他做了他至今認為最好吃的回鍋肉。安頓好女兒睡覺,我看到我的床上擺放著一條疊得整整齊齊的毛巾被,淚水奪眶而出,那是母親的態度!但是相愛的人真的不一定能夠生活在一起,雖然我多么愿意他的襯衣像旗幟一樣飄揚在我的陽臺!我們最終還是分手了,在我已經著手辦理調動手續的時候,我猶豫了退縮了。上有老下有小,我不敢冒險我賭不起。千禧年那年,我又搬家了,那是市中心的一套190平方米的住房,也是三樓,是我傾其所有買下的,為了徹底改善母親和女兒的居住條件,也為了開始和愛人的共同生活。愛人對我理解包容,我們相親相愛。工作上我們完美配合,揚長避短,事業突飛猛進;生活中我們求同存異,扶老攜幼,家庭和睦溫暖。伴著瑯瑯書聲和悠揚琴聲,一雙兒女羽翼漸豐,從這個家里展翅高飛。
2008 年,母親80大壽,我在溫江買了一套89平方米的小房子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那是一套前后有小綠地的一樓住房,希望母親在美如花園的環境中安度晚年。 ?5?12? ”汶川特大地震后房價普跌,我們也實在不堪城市的喧囂,于是在同一個小區又買了一套花園洋房,再次搬家。正好姐姐姐夫有政策提前內退,姊妹二人得以團聚于母親膝下如同回到童年,鞍前馬后既孝且順,陪伴母親度過了最后的溫暖時光。母親在這里頤養天年安然辭世,沒承想愛人竟也在2017年底意外離去,曾經充滿人間煙火的家就這樣煙消云散了。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探春像是在說心無居所的我而非說柳絮,或者說我就是柳絮。眼下這里會是我最后的棲身之所嗎?是我的終老之地嗎?不,我希望是在一個逐水而居、推窗可見日出日落的地方,看著旭日噴薄出于東山之巔,望著落日緩緩沉入西山碩大的口袋,如同生命回歸最初的母體,完成一世輪回。
得意或落寞,皆為歲月饋贈,在時光中凝成獨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