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重慶、四川兩地要緊密合作,不斷提升發展能級,共同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川渝兩地山水相依、文脈相連、人文相親,共處巴蜀文明的脈絡之中,共擁巴蜀文化的厚重底色。川渝兩地想要進一步破界出圈、吸睛吸金,加快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勢在必行,這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繁榮發展的重要抓手。
加快共建協同發展新機制。機制改革是創新發展的“加速器”,川渝兩地要牢牢牽住機制改革這個“牛鼻子”,迭代升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四梁八柱”。高位推動凝聚共識。召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針對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的難點堵點,持續研究部署相關政策舉措;迭代升級落實保障體系,擴大合作聯盟的數量和范圍,推進各類合作協議落地見效。改革創新共創新高。積極爭取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加速共創川渝地區文化和旅游改革創新試驗區;以《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四川省川劇保護傳承條例》頒布施行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川江號子、川菜烹飪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和傳承;持續共建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助推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取得新突破。行業互動協同發力。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產業聯盟為牽引,整合巴蜀世界遺產聯盟等專業化文旅合作聯盟;創設跨省文旅產業合作新機制,推動川渝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協同發展,共創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加快共建文旅新形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需要借助一些典型的旅游線路和旅游走廊,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有形、有色、有味。打造成渝故道之旅。加快推進“五驛四鎮三街子”等重要標識性地理坐標體系化建設,串聯川渝兩地重要文旅資源。打造巴蜀古遺址文化探秘之旅。依托重慶冬筍壩、小田溪,四川三星堆等遺址,系統講述長江上游文明起源,揭示巴文化融入漢文化的歷史進程。打造長江上游黃金水道之旅。結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川渝段)建設方案,對標重慶、四川空間格局,整合川渝兩地長江沿線重要文旅資源,串珠成鏈打造高品質文旅景觀帶。
加快共建文旅新品牌。要持續放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川渝辨識度、影響力,亟須培育一批耳熟能詳的文旅品牌,培育川渝文旅消費熱點。持續深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形象宣傳。聯合推廣“安逸四川·大美重慶”文旅品牌,組織相關景區持續開展“川渝一家親——景區惠民游”活動;攜手共赴國內外重要客源市場營銷推廣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面向境內外共同宣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聯合推動川渝文旅品牌火爆出圈。打造“寬洪大量”“資足常樂”“點石成金”“七星攬月”等一批“長紅長新”品牌,持續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消費新場景。聯手打造根植巴蜀文化沃土的文藝精品。加大川劇《江姐》《草鞋縣令》等獲獎精品的合作力度,助推川劇等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共塑品牌,共赴國內外展演,并鼓勵川渝兩地文藝工作者深入挖掘川渝特色文化資源,努力創作現象級文藝精品。
作者:重慶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