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租賃是獲取資產和減少企業所有權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對財務報表使用者作出決策至關重要。文章基于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數據,從表外租賃的角度研究新租賃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新租賃準則正式執行后,上市公司(承租人)的應計盈余管理程度下降,該結論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仍然成立。異質性分析發現,新租賃準則在審計質量和公司治理質量較低的上市公司中能夠發揮更顯著的作用。研究表明,新租賃準則通過移除管理層在租賃分類上的自由裁量權,確認表外租賃,提高了會計信息可靠性,減少了投資者信息處理成本,也為會計監管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啟示和參考,對提高資本市場透明度、加強投資者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租賃會計準則; 表外租賃資產; 會計信息可靠性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5)14-0040-11
一、引言
202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國九條”,指出要“嚴肅整治財務造假、資金占用等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為”。會計信息質量作為反映上市公司質量的一面鏡子,是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永遠繞不開的話題。財政部于2018年底發布了修訂后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以下簡稱新租賃準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IFRS 16)趨同的成果。那么新租賃準則的會計信息質量如何呢?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原主席漢斯·胡格沃斯特在談及IFRS 16時說道:“經統計,上市公司現有高達3萬億美元的未償還租賃,這些租賃中只有一部分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上,其余的也就是所謂的經營租賃,并沒有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上,但它們的確代表著一種真正的負債。因此,如此龐大的債務沒有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會嚴重影響經濟實質的如實反映?!痹趯ν顿Y者的影響上,他提到:“很多受過教育的投資者一直在對表外租賃進行自己的調整。例如,將年租賃付款額增加七到八倍,這些都是粗略的估計,他們往往會高估租賃負債。還有很多投資者根本就不調整,他們被當前的會計數字誤導了?!?/p>
我國2006年發布的租賃準則(以下簡稱舊租賃準則),在制定過程中參考了1976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第13號(SFAS 13)和1982年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IAS 17)。在此之前,SFAS 13和IAS 17在國際上已經執行了約三四十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融資方式與手段日新月異,舊租賃準則的漏洞與弊病逐漸顯現,已經難以符合當今投資者對租賃會計信息的需求,其更新與修訂迫在眉睫。具體來說,在舊租賃準則下,經營租賃的確認是采用排除法定義的,即不滿足融資租賃確認的五個條件的租賃就屬于經營租賃。對于經營租賃的計量,承租人只需將租金支出計入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并對重大的經營租賃進行披露即可,而無需在表內確認租賃資產和相關負債②。分類為經營租賃(表外披露)而非融資租賃(表內確認)的自由裁量權導致像航空公司、運輸公司、大型制造公司等重度依賴租賃的企業將較多的核心資產披露在表外,嚴重影響了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盈利能力與財務風險的評估[ 1 ]。
財政部于2018年底發布的與IFRS 16趨同的新租賃準則,取消了先前承租人須對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進行分類的強制性規定。因此,除了少量短期租賃與低價值租賃外,之前在表外披露的經營租賃均應確認相應的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IASB在IFRS 16的結論基礎部分指出,其決定對表外租賃全面資本化的原因有“現有租賃會計準則在確定分類時比較復雜,難以應用”“現有租賃會計準則會導致租賃合同的構造和分類的操縱”,即現有租賃準則存在會計信息可靠性差的問題。會計準則變更的首要經濟后果即會計信息質量的變化,本文擬以上述表外租賃的缺陷為切口,深入探究新租賃準則的實施效果。理論上,舊租賃準則對租賃分類的操縱行為屬于應計盈余管理的一種[ 2-3 ],因此針對租賃的分類操縱行為,本文擬采用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來度量,以研究新租賃準則執行后,應計盈余管理程度是否有所降低。
基于上述討論,本文以2016—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對新租賃準則是否會影響應計盈余管理程度進行檢驗。實證檢驗發現,新租賃準則正式執行后,上市公司(承租人)的應計盈余管理程度下降,該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仍然成立。本文還從審計質量、公司治理質量這兩個維度檢驗了新租賃準則經濟后果的異質性,結果發現新租賃準則在審計質量和公司治理質量較低的上市公司中能夠發揮更顯著的作用。本文研究結論表明,新租賃準則通過移除管理層在租賃分類上的自由裁量權,確認表外租賃資產,有效地抑制了企業的應計盈余管理行為。
本文的創新之處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擴展了新租賃準則如何影響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實證研究。國內現有關于新租賃準則的研究多為案例分析,本文利用雙重差分(DID)和傾向得分匹配法(PSM)進行實證檢驗,是繼Ipino和Parbonetti[ 4 ]后少有的研究租賃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文章。二是深入剖析了新租賃準則的異質性影響。對于審計質量和公司治理水平較差的公司而言,新租賃準則對其信息質量的提升作用更為顯著。本文結論不僅為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為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和監管機構及時、準確地了解并評估準則實施效果作出了貢獻。
二、文獻綜述與假設推演
利用租賃分類進行利潤平移,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盈余管理策略。具體而言,經營租賃在租賃初期往往伴隨著較低的租賃費用支出,相比之下,融資租賃在初期則需承擔較高的利息費用。因此,經營租賃的使用及其活動的增加通常意味著管理者利用租賃分類進行了向前平移利潤的應計盈余管理。Teoh等[ 5 ]將經營租賃列為應計盈余管理研究的控制變量,也是因為它可以用于調節利潤。實務案例方面,趙建輝[ 6 ]發現在舊租賃準則下,中國聯合航空公司通過使用經營租賃,在租賃早期獲得了比融資租賃多15%的利潤。中介機構方面,Nelson等[ 7 ]對審計師的審計經歷進行了調查,發現在178家應計盈余管理的案例中,有12.9%的案例涉及使用構造租賃分類來操縱利潤。Krische等[ 8 ]調查了分析師對表外租賃的看法,發現如果一家公司通過操縱租賃分類進行了應計盈余管理,那么分析師對管理層的可信度將大幅降低。監管機構方面,Nelson等[ 9 ]發現在美國證監會發布的會計和審計法規實施公報(AAERs)中,大約14%的應計盈余管理涉及通過構造經營租賃合同來提升企業的早期利潤。
對新租賃準則,已有不少學者采用案例的方法進行了研究,發現新租賃準則降低了王府井、中國聯通等案例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程度[ 10-11 ]。但由于新租賃準則實施時間不長,采用實證方法研究的文章較少。另外,Spencer和Webb[ 12 ]指出,關于表外租賃在利潤表方面的研究較少,是后續研究的重點。因此,本文擬采用實證方法檢驗新租賃準則的執行對企業應計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
在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上,新租賃準則要求企業確認使用權資產與租賃負債,核算方法與之前的融資租賃基本一致。租賃負債按照租賃期開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賃付款額的現值進行初始計量,使用權資產需要在租賃負債的金額上進行一些調整,一般大于等于租賃負債,如圖1所示。
為了簡化分析過程,假定初始計量時使用權資產等于租賃負債。后續計量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開始分道揚鑣,但都殊途同歸,如圖2所示。使用權資產一般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租賃負債一般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在圖2中,黑色的弧線代表租賃負債金額隨時間的變化趨勢,黑色的斜線代表使用權資產金額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兩線中間的部分代表兩者金額之差。由圖2可知租賃負債的金額在整個租賃合同期內大于使用權資產的金額,也就是說如果企業將經營租賃重分類為融資租賃,將會導致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增加。此外,租賃負債與使用權資產之間的差額呈先變大后變小的趨勢,在圖中虛線所標識的平衡點B1之前,二者之間的差額逐漸變大,之后變小,最大差額出現在平衡點B1處。出現這種趨勢的原因是,雖然資產是等額按年折舊,負債也是等額按年償還(還款額包括本金與利息),但是在租賃合同的早期,負債償還的金額中利息更多,本金更少,隨著本金的逐步償還,利息金額也逐步下降,于是出現反轉的情形。所以早期使用權資產的折舊速度大于租賃負債的攤銷速度,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使用權資產與租賃負債初始確認金額相同的假設下,租賃期內租賃負債金額始終大于使用權資產金額。
資產和負債價值的變化還體現在利潤表中。因融資租賃產生的費用主要有兩種,一是使用權資產的折舊費用,二是租賃負債攤銷產生的利息費用,而經營租賃產生的費用通常只有一種,即租金費用。如圖3所示,圖中兩條虛線代表融資租賃折舊費用與利息費用,兩者相加后可得融資租賃總費用,即圖中下彎的實線。圖中水平的實線是經營租賃總費用??梢钥吹皆谧赓U的早期,融資租賃總費用高于經營租賃費用,所以企業的利潤會偏低一些,經過平衡點B2后,兩者大小會出現反轉[ 13 ]。
通過上述對利潤影響的分析,本文發現管理層使用經營租賃可以在租賃的早期獲得更高的利潤,通過操縱租賃的分類可以實現利潤在各會計期間的轉移,而且經營租賃無需確認資產,企業可以享有更低的資產負債率和更高的資產收益率。而新租賃準則從根源上剔除了這種盈余管理的方式,抹平了兩類租賃在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上的差異,有利于降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提升會計信息可靠性。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新租賃會計準則執行可以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可靠性。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6—2020年中國A股市場非金融企業作為研究樣本,從上市公司年報附注中“重要會計政策變更版塊”和“重大承諾版塊”手動收集了有關經營租賃的披露信息以及新租賃準則的執行信息,從CSMAR數據庫中獲取其他所需的變量信息。本文定義的實驗組是2019年執行新租賃準則的上市公司,對照組采用PSM方法進行匹配獲得。本文對搜集到的數據進行了以下處理:剔除金融行業企業以及被ST、PT的公司;剔除變量缺失的觀測值;剔除PSM后無權重的對照組觀測值;對所有連續型變量進行1%的Winsorize處理。最終得到679個公司—年度觀測值。
(二)變量定義
1.應計盈余管理程度|DA|
本文使用修正瓊斯模型進行分行業分年度回歸計算企業的應計盈余管理(DA)。取應計盈余管理的絕對值(|DA|)度量企業進行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
2.準則執行變量TREAT和POST
首先,本文通過閱讀年報中的“重要會計政策變更版塊”,手動收集了2019年執行新租賃準則的上市公司名單,并將這些上市公司作為實驗組。其次,采用PSM匹配方法,為實驗組中的每一個上市公司尋找公司特質最相近的對照樣本以緩解樣本自選擇問題。再次,本文參考Defond等[ 14 ]的方法,使用基準回歸中所有控制變量以及年度固定效應作為預測變量來計算每個公司的傾向得分。最后,本文以0.01為評分半徑進行1對1卡尺匹配(允許放回),為每個實驗組公司尋找相對應的對照組。本文定義TREAT等于1時代表實驗組,等于0時代表對照組;POST等于1時代表當前觀測值位于2019年及之后,等于0時代表位于2019年之前。TREAT×POST的系數捕捉了2019年及之后實驗組相對于對照組會計信息可靠性的變化。
3.控制變量
本文參考Ipino和Parbonetti[ 4 ]及Doukakis[ 15 ]的模型控制了影響應計盈余管理程度的其他變量,具體定義如表1所示。
(三)模型設計
為了檢驗本文提出的關于新租賃準則對應計盈余管理程度影響的假設,參考相關研究[ 4,15 ]構建了模型(1)。其中,因變量是應計盈余管理程度,即使用修正瓊斯模型計算的DA并取絕對值。準則執行變量TREAT×POST是本文關注的重要變量,根據假設,預期系數β1顯著小于0,即新租賃準則執行會顯著降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
四、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2報告了本文實證檢驗時所采用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特征,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執行新租賃準則樣本(實驗組)的描述性統計,第二部分是使用PSM匹配的未執行新租賃準則樣本(對照組)的描述性統計,第三部分是對前兩部分各變量均值之間的差異進行t檢驗的t值。因變量|DA|在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均值分別為0.050和0.057,實驗組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小于對照組,而且均值差異在10%的水平上顯著,說明新租賃準則有助于降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提升會計信息可靠性。其余控制變量的均值在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差異不大,組間差異檢驗均不顯著,說明采用PSM匹配取得了較好的匹配效果,有利于減輕樣本的自選擇問題??傮w來說,表中變量的統計結果與已有文獻[ 4,15 ]基本一致。
五、基準回歸檢驗
本文使用模型(1)對研究假設進行了PSM-DID檢驗,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其中列(1)是單變量檢驗,列(2)是多變量檢驗??梢钥吹剑琓REAT×POST的系數均顯著為負,說明新租賃準則的執行能顯著降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提升會計信息可靠性。
六、穩健性檢驗
(一)熵平衡匹配檢驗
本文參考Francoeur等[ 17 ]的研究,使用熵平衡匹配法將全部控制變量加入匹配條件中進行三階矩平衡匹配。實驗組的設定與基準回歸檢驗中的設定相同,只是把未執行新租賃準則的公司全部設定為對照組,并使用熵平衡確定的樣本權重進行DID回歸,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其中列(1)是單變量檢驗,列(2)是多變量檢驗??梢钥吹奖碇袃闪蠺REAT×POST的系數均顯著為負,說明熵平衡匹配檢驗下的新租賃準則依然可以顯著降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提升會計信息可靠性。
(二)平行趨勢假設檢驗
本文對實驗組和對照組中的應計盈余管理程度變動進行了平行趨勢檢驗。參考李青原和章尹賽楠[ 18 ]的研究,以2016年作為政策基期,共定義了四個年度虛擬變量YEAR2017、YEAR2018、CURRENT、YEAR2020,然后將這四個年度虛擬變量分別與TREAT相乘,在滿足平行趨勢假設的情況下,YEAR2017和YEAR2018的系數應當不顯著,CURRENT和YEAR2020的系數應當逐漸變得顯著。
表5列示了平行趨勢檢驗的結果。在2019年之前,TREAT×YEAR2017和TREAT×YEAR2018的系數均不顯著,說明在新租賃準則執行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并無顯著差異。在2019年及之后,TREAT×CURRENT和TREAT×YEAR2020的系數均顯著為負,說明執行新租賃準則即實驗組的應計盈余管理程度顯著降低,提升了會計信息可靠性。綜上,基準回歸中對新租賃準則進行的PSM-DID檢驗滿足平行趨勢假設。
(三)安慰劑檢驗
為了加強結果的穩健性,排除其他不可觀測因素的影響,本文參考盧盛峰等[ 19 ]的研究,構造安慰劑檢驗。在全樣本中隨機選擇實驗組,然后進行1 000次PSM-DID檢驗,如果大多數TREAT×POST系數不顯著,則表明政策對隨機選定的實驗組未產生明顯的政策效應,檢驗結果如圖4所示。隨機分配實驗組后,TREAT×POST系數的t值分布為以0為軸呈對稱的倒U型,且絕大多數t值集中在0附近,經過與表3中基準t值對比,僅有極少數t值小于表3中的基準t值-2.382,這說明在隨機構造的實驗組中,新租賃準則對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基本無影響。
(四)更換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度量方式
本文在主檢驗部分選用了應計盈余管理來度量會計信息可靠性,為了加強結果的穩健性,下面研究新租賃準則對企業真實盈余管理程度的影響。已有文獻關于新租賃準則對真實盈余管理影響的研究較少,陳菊花等[ 11 ]對王府井公司進行了案例研究,發現其真實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了。由于要確認先前的表外資產與負債,新租賃準則的執行增加了實施真實盈余管理的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行為。參考Roychowdhury[ 20 ]的研究,計算真實盈余管理指數REM,并對其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6列(1)所示。TREAT×POST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新租賃準則的執行能有效地降低企業真實盈余管理的程度。
在基準回歸檢驗階段,本文采用修正瓊斯模型衡量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為進一步驗證結果的穩健性,本文還檢驗了其余幾種常用的應計盈余管理度量模型。表6列(2)—列(5)分別對應不同的應計盈余管理度量模型,可以看到TREAT×POST的系數均顯著為負,說明新租賃準則的執行能有效地降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綜上,本文在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度量上是比較穩健的。
七、異質性分析
(一)基于審計質量的異質性分析
Krishnan[ 21 ]指出,規模大、排名靠前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時會更加注重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更注重各審計流程的風險把控。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認為大型、聲譽較好的會計師事務所更能發現并抑制企業對租賃進行分類操縱的行為。因此,本文按照上市公司是否經由四大審計將總樣本分為兩組,對新租賃準則的實施效果進行分組檢驗,結果如表7所示。表中列(1)代表由四大審計的上市公司子樣本,列(2)為非四大審計的子樣本,可以看到TREAT×POST的系數均顯著為負,說明無論是否經由四大審計,新租賃準則都能有效地降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說明四大并不能完全遏制企業對租賃分類的操縱行為。同時,四大組TREAT×POST的系數絕對值要小于非四大組,且組間差異是顯著的,說明經由四大審計的上市公司對租賃分類的操縱程度相比于非四大審計的要小,因此新租賃準則的實施效果更多地體現在“非四大”審計的上市公司中,又因為經由四大審計的公司總體比例較低(在本文樣本中約6%~7%),所以整體來言,新租賃準則的執行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基于公司治理質量的異質性分析
已有研究發現: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和股權集中度越高,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 22 ];公司董事會治理的效果,董事會結構的完善程度,董事會的規模和獨立性,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盈余質量[ 23 ];公司高管會使用盈余管理來增加自己的薪酬,而高管持股通過將高管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來有效抑制這種盈余管理行為,從而降低企業盈余管理水平,提高公司長期價值[ 24-25 ]?;谏鲜鲅芯砍晒疚恼J為高質量的公司治理更能夠抑制公司高管對租賃進行分類操縱的行為。
本文參考周茜(2020)的做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構建公司治理質量指標,并按照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質量的平均值將樣本分為兩組,對新租賃準則的實施效果進行分組檢驗。由于基準回歸檢驗模型中已經包括了與公司治理相關的控制變量,因此本文將上述變量剔除,然后進行分組回歸,結果如表8所示。表中列(1)是公司治理質量高的上市公司子樣本,列(2)是公司治理質量低的子樣本,可以看到TREAT×POST的系數均顯著為負,說明不論公司治理質量的高低,在新租賃準則執行后,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過檢驗組間系數差異發現,治理質量低樣本的TREAT×POST系數的絕對值顯著大于治理質量高的樣本。這表明,公司治理質量較低的公司,抑制管理層進行應計盈余管理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從新租賃準則中獲得了更多的益處。
八、結論及建議
為滿足投資者和分析師對租賃資產與負債信息的急迫要求,提升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IASB于2016年發布了新租賃準則IFRS 16,我國財政部也于2018年發布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新租賃準則(CAS 21),本文以此背景為契機,檢驗了新租賃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實證檢驗結果表明,新租賃準則正式執行后,上市公司(承租人)的應計盈余管理程度下降,該結論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之后仍然成立。本文進一步從審計質量、公司治理質量這兩個維度檢驗了新租賃準則經濟后果的異質性,結果發現新租賃準則在審計質量和公司治理質量低的上市公司中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
本文建議應盡快出臺與融資租賃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并出臺配套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租賃業發展的四大支柱是會計、監管、法律、稅收。法律通過制定租賃交易參與者的交易規則,明晰各方權利義務,保障租賃行業的繁榮穩定與蓬勃發展,俄羅斯、法國和韓國等國家均制定了專門的《融資租賃法》,我國“融資租賃法”缺位,且存在商務部等部門之間的多頭監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消除市場分割,疏通制約全國經濟循環的關鍵節點,而制定統一的市場基礎制度正是建設統一大市場的前提。因此,盡快出臺“融資租賃法”,整合各類監管文件,結束租賃行業法律法規零散、多頭監管的局面,是促進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
綜上所述,租賃業務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佳方式之一,其健康發展迫切需要來自會計、監管、法律、稅收四大方面的制度支持。其中,“會計”屬于基礎性的制度安排,對規范租賃業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促進租賃行業穩步有序發展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2019年開始實施的新租賃準則,通過監管機構多年研究論證,是經過實踐反復檢驗并經受住市場考驗的科學準則,為推動我國構建更加審慎的財務會計制度、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發展樹立了典范,為完善租賃業會計、監管、法律、稅收四大支柱作出了突出貢獻。應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原則,加速構建、完善能夠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
【參考文獻】
[1] 李剛,陳利軍,陳倩,等.經營租賃的真實動機:基于東方航空公司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1):121-128.
[2] GE W.Off-balance-sheet activities,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stock prices:evidence from operating leases[R].Working Paper,2006.
[3] DECHOW P M,GE W,LARSON C R,et al.Predicting material accounting misstatement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1,28(1):17-82.
[4] IPINO E,PARBONETTI A.Mandatory IFRS adoption: the trade-off between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2016,47(1):91-121.
[5] TEOH S H,CHIU P C,TIAN F.Board interlock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contagion[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3,88(3):915-944.
[6] 趙建輝.新租賃準則對我國航空公司的影響研究[J].民航管理,2020(12):81-85.
[7] NELSON M W,ELLIOTT J A,TARPLEY R L.Evidence from auditors about managers' and auditors' earnings management decision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4):175-202.
[8] KRISCHE S D,SANDERS P R,SMITH S D.Lease transaction structuring,earnings management,and management credibility[J].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2012,24(1):33-39.
[9] NELSON M W,ELLIOTT J A,TARPLEY R L.How are earnings managed?Examples from auditors[J].Accounting Horizons Supplement,2003(17):17-36.
[10] 王宜博.新租賃準則對電信業的財務影響分析:以中國聯通為例[J].納稅,2020,14(30):97-98.
[11] 陳菊花,李寧研,厲竹萱.新租賃準則對企業盈余管理行為影響研究:以王府井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21(23):92-96.
[12] SPENCER A W,WEBB T Z.Leases: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academic literature relating to lessees[J].Accounting Horizons,2015,29(4):997-1023.
[13] DHALIWAL D,LEE H S,NEAMTIU M.The impact of operating leases on firm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risk[J].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amp; Finance,2011,26(2):151-197.
[14] DEFOND M L,HUNG M,LI S,et al.Does mandatory IFRS adoption affect crash risk?[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5,90(1):265-299.
[15] DOUKAKIS L C.The effect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 on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4,33(6):551-572.
[16] DECHOW P M.Accounting earnings and cash flows as measures of firm performance:the role of accounting accrual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4,18(1):3-42.
[17] FRANCOEUR C,LI Y,SINGER Z,et al.Earnings forecasts of female CEOs:quality and consequence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22,28(3):1721-1764.
[18] 李青原,章尹賽楠.金融開放與資源配置效率:來自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21(5):95-113.
[19] 盧盛峰,董如玉,葉初升.“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中國高質量出口嗎:來自微觀企業的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21(3):80-98.
[20] ROYCHOWDHURY 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3):335-370.
[21] KRISHNAN G V.Does big 6 auditor industry expertise constrain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1-16.
[22] 郝穎.股權結構對盈余管理的治理效應:基于內部控制質量視角[J].會計之友,2022(10):2-9.
[23] 張敦力,崔海紅.董事會特征、盈余管理動機與非流動資產處置[J].財經論叢,2016(7):68-75.
[24] 班穎杰,張齡藝.國企股權激勵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以我國國有上市企業為例[J].農村金融研究,2021(6):75-80.
[25] 許文靜,孔藤藤,黃久芮.股權激勵、媒體監督與盈余管理[J].會計之友,2023(12):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