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從登上的一段古城墻說起。
一切細微事物都在戰栗。一枚果實有無法言說的分量,一株植物的樸素,完全能夠喚醒內心最柔軟而深沉的那一部分。人,不能不對置身其中的宇宙大為驚異,對生命心存敬畏。俯拾一塊泥土吧,一小塊根須牢握的陸地。你說:喏,這是歷史中永在孕生的土。
讓冬天發芽的土。
塵灰滿面,但你不能不追問生存的意義。我卻找不到飛燃的箭鏃了,城門洞里堆積著一捆捆歲月的箭桿。
在書籍、碑帖、簡牘之外,大地向我們吐露了心腹,你看到繁華的都市,荒棄的丘墟,文明的興衰。驛道上奔跑著人類悲壯的史詩。
人,始終在照鏡子,試圖用各種方式理解,然后獨語與對白,臉上呈現歡喜、驚懼、痛苦、猜疑與紛繁復雜的表情。當然,也可以打份快餐,不再說愛、信仰、寬容、智慧與貪婪、冷酷、虛偽只用一根花花布條蒙蔽眼睛。
21世紀的日新月異,遠超漫長的古代。盡管人類技術革新與思想習慣的巨大落差將導致危機的呼吁時起,隱患的制造,我們依舊觸目可見。手握先進武器的人,在根深蒂固的欲望里,以為自己依舊握著長矛。
今天,每一個體,最應該認識歷史,也最應該追問與返觀悲喜劇的另一端,我們總是向往一種高度。
擱筆。
我曾看見,一朵花比冬天淺,但無垠的宇宙中我看不見,一只蝶的夢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