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徐川
青年正以青春力量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擔當。青年在數字技術領域嶄露頭角,成為數字技術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在數字經濟建設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中擔當先鋒,推動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發展;在數字文明傳承傳播中搭建橋梁,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數字技術迅猛發展,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開宗明義地提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青年正以青春力量投身數字中國建設,擔當起民族復興的時代使命。
青年是數字技術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
數字技術創新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驅動力。廣大青年成長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時代浪潮之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的技術突破為青年的成長發展與創新創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寬廣舞臺。
作為技術革命的“弄潮兒”,青年具備更強的技術學習能力和發展適應能力,具有更強的新興技術敏感度與跨學科創新思維,能夠在多學科、多領域的要素協同中,更敏銳地捕捉到新興技術的發展趨勢、應用場景以及潛在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在基礎研究與關鍵核心技術等領域,青年正逐步成為推動技術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團隊成員中超過一半為“95后”,“90后”占比超過75%;嫦娥六號任務工程總體青年突擊隊的17名成員中,35周歲以下青年達12人,占比高達70%。當代青年已經不再局限于“網絡原住民”“技術使用者”的角色定位,而是轉變成為數字技術的建構者與創新者,為數字技術的自主創新不斷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是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數據為關鍵推進生產要素重新配置,在數字技術與數據要素的雙重驅動中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辟新的領域和賽道。在這一過程中,青年憑借對數字技術的深刻理解,成為推動數字生產關系重構、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字經濟為青年施展才華、綻放風采、實現創業夢想提供了廣闊舞臺和發展空間。在數據資源和信息通信等關鍵技術的支持下,青年在數據生產關系的動態調整中,重塑了傳統產業的發展邏輯與呈現樣態,塑造了共享經濟、智慧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在共享經濟領域,青年創業者借助數字技術,整合閑置資源,搭建共享經濟平臺,形成了使用權共享的新型經濟模式,實現了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在智慧農業領域,“數字新農人”借助網絡直播帶貨、農村電商平臺等途徑,以品牌建設推動了現代農業的高效能發展,帶動千萬農戶增收,讓田間地頭的農產品在“云端”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青春力量的參與構建起了“技術創新—模式應用—產業升級”良性循環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中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注入了青春動能。
青年是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先鋒
伴隨著數字技術在各領域的深度滲透,社會治理的數字化轉型成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在這個過程中,青年以技術使用者與社會治理參與者的雙重身份,成為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先鋒,為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發展貢獻著青春力量。
技術使用者與社會治理參與者的雙重身份,使青年具有技術賦能與情感聯結的雙重優勢。在技術賦能層面上,青年能夠更快地掌握并應用新技術,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與民生服務、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場景深度結合,協助搭建“智慧社區”“數字村務”等數字管理平臺,推動社會治理由“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由“碎片化治理”向“系統化治理”轉型升級。在情感聯結層面上,青年作為社會治理中的有生力量,具有情感動員與實踐示范的重要作用,能夠帶動數字技術下沉至社區空間、田間地頭,通過合理引導與親身示范,彌合技術應用與基層群眾之間的數字鴻溝,引領社會治理朝著更加人性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在社會治理的數字化轉型中,青年的參與能夠打破傳統社會治理模式的信息壁壘,以數字參與的新型治理范式,構建起更具包容性的數字治理生態,讓技術紅利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
青年是數字文明傳承傳播的橋梁紐帶
數字文明是伴隨數字時代生產方式變革而形成的文明范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青年正以開放包容的視野與文化自信的姿態,主動承擔起傳承、傳播數字文明的重要使命,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構建著獨具特色的數字文化話語權。
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交織的數字時代,當代青年既善于運用數字技術激活傳統文化基因,又積極推動中國數字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了數字文化傳承傳播的生動格局。在傳統文化的數字化傳承領域,將古老的文化智慧轉化為直觀的視覺形象,在由文字到圖像、從靜態到動態的范式轉變中解碼中華文化基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數字文化的國際傳播領域,數字時代傳播技術的發展變革塑造了全新的世界文化交流互鑒格局。依托數字交流平臺,中國青年承擔起了“文化使者”的特殊身份,以游戲、動漫等更鮮活的方式融入全球文化交流互鑒的話語體系,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數字中國”形象。數字文明的傳承與傳播,向世界呈現了一個傳統與現代交融共生的現代中國,也充分彰顯了中國青年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文化自覺與使命擔當。
(作者系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黨委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