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是幼兒發展認知、情感和社會能力的關鍵因素,直接影響著幼兒學習知識、溝通交流等多種能力的發展。剪紙活動作為中華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之一,將趣味性與創造性融為一體,能夠激發幼兒參與創作學習的內在動機。當幼兒拿起剪刀和紙張,他們便需要集中精力構思、裁剪,這個過程也是鍛煉專注力的過程。
基于此,本文探析了剪紙活動的特點及對幼兒專注力的潛在影響,并提出了實施剪紙活動的幾點具體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一線美術教學活動深入開展、培養幼兒專注力等多種潛在能力提供幫助。
一、剪紙活動對幼兒專注力發展的影響
1.幼兒發展中的專注力
幼兒的專注力主要包括選擇性注意、持續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等。其中,選擇性注意能夠幫助幼兒在復雜環境中篩選出重要信息;持續性注意能夠讓幼兒在學習中保持注意力不被分散;分配性注意則能夠引導幼兒靈活轉換思維,應對一些復雜的創作。
2.剪紙活動能有效推動幼幾專注力的提升
從整體來看,剪紙的創作方式需要幼幾高度專注,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訓練和提升自己的專注力,無論是從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還是注意力的持續和分配方面,都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從具體環節來看,在剪紙過程中,幼兒需要將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紙張和剪刀,不斷地進行手眼配合,幼兒的選擇性注意得到鍛煉。剪紙的步驟連貫性和圖案復雜性要求幼兒需要保持一定時間的注意力,避免分心。因此,隨著剪紙練習的不斷持續,幼兒的持續性注意也會逐步提升。此外,當幼兒嘗試在剪紙作品中融入創意元素時,無論是設計獨特的圖案還是添加裝飾細節,都需要其合理分配注意力,兼顧不同的創作元素和剪紙動作,在潛移默化中有效發展了分配性注意。
二、以剪紙活動有效提升幼兒專注力的策略
1.基于活動流程,采用多樣化策略剪紙活動包含構思、設計、創作、評價等一系列環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采用任務分解、示范引導、鼓勵評價等策略幫助幼兒提升專注力。
在創作前,教師可以將復雜的剪紙任務分解成幾個環節。比如,設計圖案、裁剪直線、修飾曲線等。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剪紙模具,引導幼兒在模具的基礎上設計簡單的花紋。這樣逐步推進的方式,能夠避免幼幾因任務艱巨而產生挫敗心理,在完成每個環節時都能獲得成就感,維持對整個剪紙活動的專注。
在創作中,教師可以為幼兒進行清晰且緩慢的示范,向幼兒詳細展示剪紙的方法與技巧。幼兒在觀察時,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關鍵內容。幼兒在模仿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剪紙技能,專注力也得到進一步強化。
在創作后,教師要及時對幼兒的剪紙作品給予反饋。無論是對圖案的設計、裁剪的精細程度,都應給予鼓勵和支持。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幼兒的剪紙作品陳設在班級中,讓幼兒在后續的創作中更加專注和積極。
2.打造優質教學環境,鼓勵幼兒積極創作
在外在環境層面,剪紙活動空間要保持整潔、明亮且安靜。整潔的環境能避免幼兒注意力被雜物分散,明亮的光線有助于幼幾看清剪紙細節,安靜的氛圍能讓幼兒排除外界干擾。
在心理環境方面,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至關重要。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在剪紙過程中的創意和想法,讓幼兒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自由創作。這種自由的氛圍能讓幼兒更加專注于創作,充分地發揮想象力,展現出獨特的創造力。
3.結合多學科內容,拓展剪紙活動的教育價值
將剪紙活動與其他課程結合,能夠在拓展剪紙活動教育價值的基礎上,提升幼兒的專注力與多項綜合能力的發展。比如,在與語言課程結合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講述剪紙作品中的故事,引導幼兒思考如何通過剪紙來表達一個有趣的故事。幼兒在剪紙過程中有更明確的目標,注意力更加集中。又如,在與數學課程結合時,剪紙活動便成為幼兒認識幾何圖形和理解數量的有效方式。通過剪出圓形、三角形等各種形狀,幼兒注意力分配的能力得到鍛煉,能同時兼顧剪紙操作和數學知識的運用。
專注力是幼兒認知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基礎能力,然而,這項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師與家長在循序漸進和潛移默化中對幼兒進行引導。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剪紙創作能夠對幼兒專注力的培養起到顯著影響。教師通過調整教學策略、豐富環境設置、打造融合課程等方式,鍛煉幼兒的多種注意力發展,引導幼兒從復雜的環境中專注于創作,并積極地應對具有連貫性和復雜性的創作任務,也為其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