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主要工作回顧
去年是省老促成立35周年,我們以此為契機,在中國老促會指導下,在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百千萬工程”決策部署,結合實際,突出重點,主動作為,狠抓落實,努力完成年度重點任務并取得積極成效。
(一)成功協辦“2024中國縣域博覽會”。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160個縣(市、區)、超過1200家企業進展交流、招商引資、投資洽談,達成經貿合作簽約項目154項,總金額超過458.27億元。博覽會圓滿成功,效果很好。中央和各省市300多個新聞單位作了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農村部充分肯定。
(二)開展全省老促會自身建設調研。從調查情況看,大多數老促會有為有位,開拓創新,作用發揮各有特色。各地也反映組織體系薄弱、會員隊伍老化、人員配備及工作能力與形勢任務不匹配、與黨委政府要求不適應、工作保障跟不上等突出問題,大家既看到優勢作用,也認識到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并明確進一步改進的思路和舉措。
(三)不斷壯大老區宣傳主流聲音。抓好廣東老區網和廣東老區微信公眾號日常更新。廣東老區網全年共更新稿件1246篇。截至12月17日,全網點擊量近481萬,頁面瀏覽量212萬,訪問次數78萬。積極履行《源流》雜志主管主辦單位職責。《源流》主題報道再提升,推出“他們作出了好示范”等大型系列報道,刊發稿件220余篇;圍繞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重點工作,推出重點稿件30余篇。與新華社新華網、知網、今日頭條、騰訊等知名平臺簽訂合作協議,驅動紙媒向“智媒”“融媒”轉型變革。“源流傳媒”公眾號大膽革新,積極向“圖文+視頻+直播”多元形式轉變。積極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目前,揭陽、陽江、湛江、茂名、惠州、韶關、肇慶、河源等市建立32個小記者站,“紅色文化進校園”成為紅色文化品牌。繼續獲全國老區宣傳工作特等獎。與中國老促會聯合發文,授予全省20個紅色文化場館為“老區精神教育基地”并頒牌。
(四)從實際出發扎實推進“三項”民生工程。去年共向15個市老促會下撥助學金112萬元,各市配套458萬元,資助烈士后裔和相對貧困學生2723人。扎實推進“關愛老區婦幼健康工程”,惠及全省10個地級市,41個縣(市、區),累計受益嬰幼兒55.7萬人次,公益捐贈與資助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169.6萬罐,公益總價值達3.53億元。扎實推進“光亮工程”,全省15個地級市累計安裝太陽能路燈195676盞,公益價值1.95億元,覆蓋3000多條村。
(五)啟動“耕讀大地,奔向粵美鄉村—老區鄉村行”主題實踐活動。去年5月,省老促會和省老區建設基金會牽頭18個主辦協辦單位啟動“耕讀大地,奔向粵美鄉村—千鎮萬村文化行”系列活動,推動老區農特產品出村進城,珠三角產業、工業品、藝術教育下鄉進村。在三水樂平鎮大旗頭古村掛牌“千鎮萬村文化行實踐基地”。落實對口幫扶南雄協議,聯合深圳市金成隆環??萍加邢薰鞠蚶蠀^農作物產業種植基地無償捐贈有機肥料。去年已捐贈495噸,公益價值達198萬元。
(六)成功舉辦慶祝省老促會成立35周年座談會。去年12月31日,我們成功舉辦慶祝省老促會成立35周年座談會。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對省老促會成立35周年作出批示,對省老促會成立以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省老促會今后的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寄予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座談會。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 2025年重點工作
省老促會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按照黃坤明書記批示要求,朝著“老區經濟發展得更好、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奮斗目標,全力助推“百千萬工程”,致力促進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老區振興發展。
(一)深入學習領會黃坤明書記批示精神,進一步明確新時期肩負的歷史使命。要把促進老區振興發展作為新時代的歷史使命,進一步增強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要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在助力“百千萬工程”中,要重點圍繞老區產業發展、鄉村全面振興、以縣域為支撐縣鎮村發展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適時組建省老促會智庫,聯合社會力量開展重點課題研究,助力“百千萬工程”。
(三)傳承老區精神上有新作為,為老區振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要廣泛聯合研究機構,與高校、社科部門、黨史研究室等合作,創造條件開展紅色資源深度挖掘、研究闡釋和保護利用。要配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組織開展以廣東老區在抗日戰爭中的主要作用為主題的座談研討系列活動,并在《源流》雜志和《源流傳媒》公眾號開展“身邊的抗戰記憶”系列宣傳報道活動,弘揚抗戰精神。配合中國老促會在南雄召開全國老區新聞宣傳工作會議。配合有關部門和聯合社會力量,持續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進園區。推動紅色文化與農業和旅游相結合,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弘揚老區精神。
(四)組織聚合更多社會力量,繼續為老區人民辦好事實事。深入開展“老區地市行”活動,持續推進“烈士后裔助學”“光亮工程”“國奶養育工程”等項目。要深入老區了解群眾的需求,動員社會力量共同為老區人民辦好事實事。
(五)協助辦好“中國縣域博覽會(2025)”,深化拓展縣域發展服務平臺。支持“縣博會”組委會深化與廣東區域協作消費幫扶產品交易中心合作,積極推動協作關系向制度化、長效化發展。共同推動農產品的流通和銷售,加快推進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為老區的振興發展拓展相關工作。
(六)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夯實工作基礎。堅持以思想建設為根本,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證,以完善保障為支撐,以發揮職能為落點,致力于思路創新、工作方式創新,努力把老促會打造成有影響力的社團、有戰斗力的集體。
新征程新展望,讓我們團結一致,堅定信心,凝心聚力、主動作為,守正創新,為老區振興發展和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