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順天鎮位于東源縣北部,是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燈塔盆地農高區所在地、國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鎮、全國18個田園綜合體試點示范單位之一,也是河源市文明鎮、河源市第一大移民鎮。曾獲評廣東省第二屆鄉村振興大擂臺“十強鎮”、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鎮”。鎮域內詩畫田園示范帶獲評2022年度“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廣東省“美麗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
近年來,東源縣順天鎮以詩畫田園示范帶建設為發力點,堅持黨建賦能,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優化環境、鄉村治理等方面強勢發力,鄉村振興格局逐步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全域美”蛻變。
順天鎮按照“一體兩翼、區域蝶變”規劃發展思路,在南部發展農文旅產業、在北部發展種養產業、在中部打造完善的“三圈”服務配套體系,推動開發模式由以生產力布局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轉變,圍繞“人”來合理規劃生產、生態、生活空間,形成承載田園鄉愁、集約高效、宜居舒適的城鎮化格局。依托燈塔盆地農高區平臺優勢和政策資源,配套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河源分中心、農產品加工孵化中心等科研設施,發揮高精尖科研團隊和科研平臺的示范引領作用,讓高精尖技術人才的夢想通過“科研地”“試驗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吸引更多農業技術人才到順天實現夢想,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以農業科技反哺鎮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發揮“詩畫田園、特色鄉韻、農業科創”等三條風貌帶“主脈絡”優勢,貫通聯動三大片區,激發區域發展動能。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打造“縣域副中心”
順天鎮以提升城鎮服務能級為目標,發揮好富鎮強村公司平臺載體作用,謀劃推動燈塔盆地農高區人才公寓、新農貿市場、創客集市、客家移民文化廣場等4個項目動工建設,加快補齊圩鎮基礎設施短板弱項,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公共教育、養老服務等公共服務水平,積極對接燈塔盆地農高區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需求,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
豐富聯農帶農模式,建設“富美鄉村”
順天鎮持續做強現代農業,加快推動南方國雞、美林油茶等現代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引導更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帶動更多本地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充分發揮深圳對口幫扶協作資源力量,引入各類市場主體、社會力量投向富民興村事業,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實現方式,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在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實踐中,該鎮繼續優化完善盤活農村閑置資產、推動農文旅融合帶農、推動村企共建聯合帶農、做大“富鎮強村公司”、構建圩鎮商業經濟圈等5種聯農帶農路徑,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順天經驗模式”。
加快資源要素集聚,培育“農高新城”
順天鎮依托燈塔實驗室、農產品加工孵化中心等科技平臺,吸引更多技術、產業、人才等要素資源向順天集聚,促進農業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
該鎮用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政策紅利,對碎片化農用地、建設用地進行高效整合,實現“三集中”,為燈塔盆地農高區項目建設提供用地保障的同時,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以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高區為牽引,配合燈塔盆地農高區發展農產品和食品精深加工、種質培育、冷鏈物流等產業,著力打造農業科技人才聚集地、農業項目孵化轉化集成地、高端農產品生產集散地。
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共筑“和美家園”
順天鎮聚焦“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長長久久”工作目標,以“四治融合”為抓手,推進打造干凈整潔有序鎮街專項行動,全面提升圩鎮人居環境品質。以自治為主體,優化完善“保潔網格化管理”“門前三包”等長效機制。以德治為引領,常態化開展“三美家庭”“文明商鋪”等樹典型活動,廣泛開展“黨建引領齊參與 鎮靚村潔庭院美”“我為家鄉種棵樹”等主題活動。以法治為保障,普及經營相關法律法規,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違規占道經營等“六亂”行為。以智治為支撐,拓寬智慧應急管理平臺功能板塊,通過“科技+網格員+保潔員”模式實現衛生監管全覆蓋。
順天鎮聚力賦能、示范引領,鄉村振興縱深推進,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集體經濟強村不斷涌現,民生福祉全面增進,鄉村振興發展勢頭強勁,亮點紛呈。
該鎮推進專業化中小微企業聚集,提升產鎮融合發展水平,促進鎮域經濟發展,加快建成鄉村經濟中心。一是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完成土地征收和流轉工作,2024年全鎮累計土地征收達3500畝以上,累計土地流轉達5.5萬畝以上,大力招商引資,完善特色產業精深加工鏈條,深化“三產融合”。二是發展農旅文旅產業。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扎實推動以田園綜合體和嶺南農耕文化博覽園為引領的“產學研游”四位一體旅游綜合體建設。三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4年,全鎮各行政村集體經濟達25萬元以上,其中經營性收入達18萬元以上。
該鎮優化鄉村人才服務保障條件,吸引人才下鄉、返鄉、興鄉。一是大力實施“雁歸雁”行動。堅持“歸雁”帶動,積極搭建鎮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平臺,持續完善引才留才用才機制,實現在外鄉賢“歸巢反哺”。二是大力推行“農民工匠”模式,積極組建“農民工匠”隊伍,舉辦“農民工匠”培訓班,培育黨員“致富能手”,支持鼓勵農民工匠承接農村小型工程,與企業達成用工協議,幫助農民工匠實現就業。
順天鎮還提高綜合性文化服務水平,整體提升鄉村基礎設施條件,發揮鎮服務帶動作用。一是積極推進德治建設。將朱氏家訓文化與基層治理有機結合,清單化修訂村規民約,持續完善“村史館”“村博物館”等陣地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家訓文化風貌,全面鋪開“十星文明戶”“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二是創新探索“積分制”模式。將村規民約、崇德向善、志愿活動、榮譽評比等內容納入積分管理,讓群眾“守規矩,攢積分,兌禮品”,增強“主人翁”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