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蒼翠,碧波蕩漾。踏入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山耳東村,行走在樹葉沙沙作響的林蔭道上,感受著從山耳東水庫拂來的清涼微風,在這片遠離城市喧囂的世外桃源,盡情領略山林間的遼闊與靜謐。
山耳東村隸屬于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地處晉城市西北方,距巴公鎮人民政府9.1千米。342國道和227省道繞村而過,不僅便利了村民的日常出行,也有力推動了村莊經濟的蓬勃發展。山耳東村全村戶籍人口321戶994人,耕地面積1280畝(約0.85平方千米),林地面積1800畝(約1.2平方千米)。
山耳東村南接李裕莊村,東臨山耳東水庫,寬闊的水面倒映著白云和青山,為村莊平添了無盡的生機與秀麗。值得一提的是,山耳東村是晉城第一個黨組織創建者陳立志的故鄉。這片土地承載著深沉厚重的紅色歷史,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猶如明燈,照亮了山耳東村的前行之路,也激勵著一輩輩村民矢志不渝地奮斗。
在鄉村全面振興的時代征程中,山耳東村積極謀求轉型,在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上發展生態農業與觀光農業。旅游業方面,該村精心打造并推出了“湖畔·桃花塢”露營地項目,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體驗。此外,山耳東村還積極發掘和活化紅色資源,依托澤州縣黨史黨魂教育基地,發展紅色教育產業通過多項措施,山耳東村有效推動了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轉型升級謀發展
和山西眾多鄉村一樣,山耳東村也曾陷入過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動力不足的困境,可謂舉步維艱。2010年,在村里最后一個煤礦關停后,山耳東村改變發展策略,開始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建設,村民們齊心協力,在荒山上種下一棵棵承載著希望的柏樹、楊樹。經過多年培育,這些樹木茁壯成長,蔥郁的枝葉覆蓋了曾經的荒山,讓山耳東村
佳糕館
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如今的山耳東村,山環水繞,果樹成林。漫步村中,處處都能見到生意盎然的景物,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與活力。2019年12月,山耳東村憑借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出色的生態建設成果,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國家森林鄉村”。2023年2月,山耳東村又成功入選國家第三批“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成為遠近聞名的秀美鄉村。
乘著晉城市大力發展康養產業和澤州縣景區化村莊創建的東風,山耳東村立足于依山傍水的資源優勢和緊鄰市郊的地理優勢,開始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在農業領域,山耳東村充分利用豐富的山林資源,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邀請農業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和規劃,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引進了適合種植的水果和蔬菜品種。在種植過程中,村民們嚴格遵循綠色、有機的種植標準,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以確保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此外,山耳東村還打造了水果、蔬菜采摘園。每當蔬果成熟時,采摘園里總是熱鬧非凡,游人穿梭其中,體驗采摘樂趣,品嘗鮮美果實。
山耳東村毗鄰總庫容178萬立方米的山耳東水庫。近年來,山耳東村充分利用水庫資源,發展觀光漁業和水生植物培育,并修建了風景宜人的環湖林蔭道,設置了多處可供游客休息的亭臺。修葺平整的草坪、波光粼粼的水面,不僅美化了村莊環境,也助力了山耳東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每逢夏季,精心培育的百畝蓮花池塘內,荷花競相綻放,荷葉連綿如蓋,吸引游客紛至沓來,駐足觀賞、留影紀念。
經過多年的發展,山耳東村的面貌煥然一新,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體驗原生態的農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閑適。旅游業的發展為此地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村民的腰包也逐漸鼓了起來。
露營地激活鄉村活力
2023年,晉城市澤州縣開始著力提升旅游示范區建設水平,推進美麗鄉村向景區化村莊升級。山耳東村敏銳地捕捉到了時代的脈搏,以景區化村莊創建為契機,邁出了探索鄉村旅游新路徑的關鍵一步。
圍繞“美麗鄉村 + 康養生態”理念,山耳東村采取“村集體 + 公司”的發展模式,于2023年5月成立了晉城宜居鄉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了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旅游項目,山耳東村村“兩委”成員前往成都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們深入當地的露營地和鄉村旅游景點,與當地從業者交流經驗,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和運營理念。經過反復討論和比較,他們決定以露營為突破口,采用招商合作、集體運營等多元化方式,創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露營地項目。
秉承“景在村中、村融景中、村景一體”的建設理念,山耳東村精心打造并推出了“湖畔·桃花塢”露營地項目。在項目規劃之初,山耳東村就遵循保護與發展并重的原則;在建設過程中,力求在保留鄉村古樸韻味和原始風貌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旅游元素,讓游客在領略自然美景的同時,亦能深刻體驗到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按照原定計劃,“湖畔·桃花塢”露營地將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早在4月初的試運營期間,這個露營地便迅速“走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坐落在湖畔的露營地,享有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和極具辨識度的獨特風格,一經推出便立刻提升了“山耳東”的知名度。除了迷人的自然風光,露營地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自助燒烤區里,新鮮實惠的食材讓游客們盡情享受燒烤的樂趣;免費的兒童游樂設施,讓露營地成了孩子們的樂園;熱情周到的服務,更是讓游客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試運營期間,前來露營的游客需要提前四五天預訂位置,雙休日更是“一帳難求”。2024年“五一”期間,山耳東村累計接待游客8000余人,實現營業收入逾8萬元,充分展現了山耳東村鄉村旅游業的強勁發展勢頭和巨大潛力。
“湖畔·桃花塢”露營地,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斑駁的光影;清脆的鳥鳴聲和淡淡的花香交織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新建的3千米環湖林蔭道,使游客得以近距離領略耳東湖的碧波蕩漾,盡享
湖光山色的秀麗美景。
“湖畔·桃花塢”露營地的建設,無不體現出匠心獨運。在細致考量各類游客需求的基礎上,精心劃分了多個露營區域,無論是溫馨的家庭聚會,還是獨自探索的背包客,都能在這里找到理想的休憩之所。每個營地均配備了完善的設施,從舒適溫馨的帳篷到一應俱全的戶外炊具,從充滿童趣的兒童游樂區到浪漫迷人的夜間觀星平臺,應有盡有。在這里,游客們可以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饋贈,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此外,為了提升游客的體驗感,“湖畔·桃花塢”露營地還會定期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包括星空音樂會、湖畔燒烤節、手工藝品制作體驗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一位游客都能放松身心,享受愜意的休閑時光。
“湖畔·桃花塢”露營地的成功運營,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為山耳東村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伴隨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山耳東村30余位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愿望,村集體收入也由過去的40萬元增長至180萬元。如今,村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幸福感、獲得感也在不斷提升。
更重要的是,隨著游客的增多,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他們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開始主動參與到村莊的環境整治中來。整潔的環境又為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來,形成了良性循環。
接下來,山耳東村還將拓展露營地規模,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讓更多的游客能夠來到這里,感受露營的魅力。同時,山耳東村計劃增加水幕電影等設施,連片開發農家民宿,打造品牌康養棲息地,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紅色資源賦能鄉村發展
作為晉城第一個黨組織創建者陳立志的故鄉,山耳東村的紅色資源十分豐富。在加大保護力度的同時,山耳東村也十分注重提升紅色資源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通過創新性發展,紅色資源宛如熊熊燃燒的火炬,照亮了山耳東村的前行之路,為村莊的繁榮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澤州縣黨史黨魂教育基地坐落在山耳東村西北,宛如一座歷史的豐碑,承載著晉東南地區厚重的紅色記憶,是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走進基地內,“紅色三杰”紀念館巍然轟立,猶如一位莊重的講述者,向每一位到訪者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這座紀念館的建立,旨在紀念晉城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革命先驅—一普城籍首位共產黨員周玉麟、普城第一個黨組織的創建者陳立志、晉城本土發展的第一位共產黨員孔祥楨。他們如同熠熠生輝的星辰,在晉城革命歷史的天空恒久閃耀。
“紅色三杰”紀念館內精心設置了多個展廳。其中,晉城早期黨史展廳詳盡地記錄了晉城黨組織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每一個文字、每一張圖片都承載著那段崢嶸歲月的深厚記憶。周玉麟、陳立志以及孔祥楨革命事跡展廳,則通過一件件珍貴的實物、一幅幅生動的圖片展板以及栩栩如生的油畫,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三位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300余張圖片展板,宛如一個個時間切片,定格了他們在革命道路上的關鍵瞬間。
以“紅色三杰”紀念館為核心建筑的澤州縣黨史黨魂教育基地落成后,相繼被評選為“澤州縣廉政教育基地”和“中共晉城市委黨校現場教學點”。這些榮譽,不僅彰顯了對教育基地的高度認可,更為山耳東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山耳東村深入挖掘“紅色三杰”的歷史故事,不斷完善教育基地的硬件設施。村里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教育基地進行了修繕和維護,更新了展示設備,讓參觀者能夠獲得更好的參觀體驗。同時,山耳東村還加強了對講解員隊伍的專業培訓,確保每位講解員,都能夠生動、細致地向參觀者講述革命先輩們的感人事跡,讓紅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山耳東村還依托教育基地這一珍貴的紅色資源,有序推進紅色培訓、實訓基地等項目,大力發展紅色教育產業。每逢七一建黨節、十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這里便成為普城市及周邊地區的單位、學校開展黨日活動、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場所。一批又一批的參觀者和學員紛紛來到澤州縣黨史黨魂教育基地,追溯那段紅色歲月,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感悟烈士“身首易分、信仰難易”的浩然之氣。他們在烈士紀念碑前莊嚴肅立,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在基地上空久久回蕩。
如今,澤州縣黨史黨魂教育基地已成為山耳東村的一面紅色旗幟,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村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紅色教育、紅色旅游等產業的蓬勃發展,開辟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徑,不僅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還帶動了村內住宿、餐飲業的發展。
為了讓紅色文化煥發生機,山耳東村采用了文藝創作、模式創新等多種手段,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黨史、國史。在講解模式方面,山耳東村也不斷進行創新,采用互動式講解、情景式講解等方式,改變了游客被動聆聽的狀態,使其主動參與到講解過程中,從而顯著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和參與感,達到了以旅游促進教育、以文化滋養人心的良好效果。
未來,山耳東村計劃開展“環湖長征體驗”等特色項目,進一步豐富紅色研學的內容,通過這些特色項目,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用好紅色資源,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山耳東村的美麗蛻變,是鄉村振興浪潮中,一個傳統與現代和諧共生的鮮活范例。勤勞勇敢的山耳東人,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更加飽滿的熱情,迎接新的挑戰,讓這個湖畔的美麗村莊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典范,譜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