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各地區鄉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長。系統的、有組織、有目標、具有觀賞性的體育活動,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身體健康健身需求。
鄉村振興背景下黔南州農村體育發展的現狀
黔南州位于貴州省的中南部,是一個以布依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地區,其主要以高山、林地為主,由于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經濟較為落后,大部分農村的生產收入主要來自農業。
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黔南州鄉村在諸多惠民政策的引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體育事業也發生了質的變化,黔南州各地也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農村體育活動,如黔南州開展的美麗鄉村籃球賽、福泉市道坪鎮谷龍村舉辦的山地“歡樂行”鄉村運動會、三都水族自治縣的“村馬”、荔波縣的“氣排球”等。從活動內容的選擇、舉辦形式的創新、活動內涵的挖掘,到各個環節的創意設計,都積極營造并充分展現了鄉村全新的體育運動氛圍,也體現了體育惠民的宗旨,讓老百姓享受運動帶來的歡樂,也讓體育賽事活動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黔南州各地區鄉村建設的重點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是一項基礎性、整體性、全面性、可持續性的重要工作。但在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政府與相關職能部門的關注度不足。2017年至今,黔南州各地農村體育活動多為小規模開展,存在賽事規模小、組織松散、參與者水平較低、經費緊張、大眾參與性不強等問題。由于缺乏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主導,活動普遍存在精彩性與娛樂性不足的問題,未能真正體現出鄉村振興戰略中體育活動的重要價值。
農村體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角色與定位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體育扮演著多元且關鍵的角色,有著獨特定位。從角色上看,農村體育是鄉村文化建設的活力引擎。它以各類體育活動為載體,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打破鄉村單調氛圍,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鄉村文化新風尚。同時,也是鄉村經濟發展的潛在助力,體育賽事和活動能吸引外來游客,帶動鄉村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為鄉村創造經濟效益。此外,它還是鄉村社會治理的“潤滑劑”,體育活動可以促進村民交流互動,增強社區凝聚力,有助于化解村民間矛盾,維護鄉村和諧穩定。從定位上講,農村體育是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實現鄉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提升鄉村居民生活品質、促進鄉村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基礎性、支撐性和引領性作用。
鄉村振興背景下黔南州農村體育發展面臨的困境
農村體育工作關注程度相對較低
相較于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以及農田水利、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的系統性建設,農村體育工作長期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態,在資源分配與政策扶持中受關注度明顯不足。目前,農村地區偶發的小型體育活動,大多局限于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期間,由村民基于習俗自發組織開展,形式多為廣場舞、拔河等簡易活動。而真正能夠彰顯鄉村地域特色、融合農耕文化元素的體育賽事極為稀缺,諸如田間趣味運動會、傳統武術展演等具有鄉土標識性的體育形式,因缺乏常態化組織機制與資源投入,難以形成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態勢。
黔南州農村主體勞動力缺失
黔南州農村地區長期以農耕經濟為主導,境內山地廣布、耕地稀缺,受限于地理條件與傳統生產模式,農業現代化水平偏低,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在此背景下,農村青壯年群體為尋求更多發展機會,大多選擇外出務工。而這一群體本是農村體育活動的核心參與者與推動者,他們的大量外流直接導致農村體育活動缺乏組織力量與參與主體,不僅使得既有體育項目難以持續開展,更讓新型體育文化的培育面臨人員短缺、資金不足、設施閑置等多重困境,進而制約著農村體育事業的整體發展進程。
農村體育配套設施缺乏
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發現,大部分體育場所和器材設備主要分布在縣、鎮、社區,而各鄉村的體育場地、器材及配套設施嚴重匱乏。部分鄉村唯一的體育場地和簡陋器材集中在鄉村小學。然而,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不少鄉村小學被并入鎮、縣學校。由于缺乏管理,這些學校的場地器材日漸破敗。更有甚者,一些鄉村小學直接被鎖閉,導致想要運動鍛煉的老人、兒童因缺乏場地和器材而無法進行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和器材的短缺,嚴重制約了農村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
農村體育發展缺乏相應的組織機構
任何一項活動或賽事的開展,都離不開健全的組織機構作為支撐。從對黔南州各地區鄉村的走訪調查來看,當前鄉村體育發展面臨專業組織缺位的困境:尚無鄉村設立專門的體育組織機構,也缺乏具備體育管理、賽事策劃等專業知識的人員牽頭負責。加之大多數村干部對體育活動組織流程、安全規范等缺乏系統認知,導致活動策劃、資源調配、秩序維護等環節難以有效落實,嚴重制約了鄉村體育活動的常態化開展。
村民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淡薄
黔南州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村民的體育健身意識淡薄,參與積極性不高。許多村民患有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痛等疾病,主要原因是缺乏體育鍛煉意識,長時間從事單一動作的農活,導致身體某些部位過度損傷,日積月累死形成難以治愈的傷病。即便在農閑時節,他們也不愿參與體育活動,更傾向于麻將、棋牌等娛樂活動。因此,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黔南州農村體育活動多樣性不夠,群體參與性不高
根據走訪調查結果,黔南州多數鄉村地區體育活動的項目設置與組織形式存在明顯單一化傾向。其中,籃球賽事雖憑借參與門檻低、群眾基礎好的特點成為最普遍的活動形式,但長期以傳統賽制為主,缺乏結合鄉村文化的創新設計。若持續依賴單一項目而不探索趣味籃球賽、農耕主題障礙賽等新形式,不僅容易使村民產生審美疲勞,還可能導致參與熱情遞減,進而影響農村體育活動的可持續性與群眾參與的主動性。
推動黔南州農村體育發展的策略
重視農村體育的發展
結合黔南州鄉村的地貌特征與文化底蘊,可將農村體育發展與多元要素深度融合:在產業融合層面,依托茶園、梯田等農業場景開發采茶接力賽、稻田拔河等農耕體育項目;民俗文化維度,把苗族蘆笙舞、布依族板凳舞等傳統舞蹈轉化為健身操形式;民族體育領域,推廣押加、獨竹漂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競技項目;自然環境方面,利用喀斯特地貌開展徒步越野、生態騎行等戶外活動。通過“體育+”模式激活鄉村資源,既能繁榮體育文化,又能讓村民在參與中感知鄉村振興的實效。
大力發展鄉村經濟
通過政府統籌主導、多部門協同聯動,黔南州可構建“產業引流+體育賦能”的鄉村發展模式:一方面由投促部門牽頭搭建招商平臺,聚焦農產品加工、文旅開發等領域引進龍頭企業,配套出臺土地流轉、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另一方面深挖苗族蠟染、布依族民歌等民俗文化,結合喀斯特溶洞、梯田景觀等自然稟賦,開發“農耕體驗 + 民俗體育”特色旅游線路,推出獨竹漂表演、蘆笙舞健身操等融合項目,帶動農家樂、民宿等業態發展,實現村民就近就業。通過產業扶持政策留住本土勞動力,以“鄉愁經濟”吸引外出務工者返鄉創業,同步將企業贊助、旅游收益的部分資金反哺農村體育,用于建設民族體育文化廣場、舉辦鄉級聯賽,形成“產業發展一人口回流一體育繁榮”的良性循環。
加強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充分利用各類平臺整合資源,系統性推進農村體育場地與器材設備建設。可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的資源整合模式:由文旅、體育等職能部門牽頭搭建資源對接平臺,一方面面向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發起體育器材募捐倡議,將學校淘汰的籃球、羽毛球拍等器材分類檢修后投放至村級體育活動中心;另一方面盤活鄉村閑置資源,將村集體閑置校舍、曬谷場改造為多功能運動場,配套安裝簡易健身器材。在資金籌集層面,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向上級體育主管部門申報“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專項經費,同步發動村民以“一事一議”形式自主集資,還可通過村企結對模式,引導本地茶企、旅游公司冠名贊助鄉村體育賽事,或設立體育發展基金。此外,探索“以體養體”路徑,將鄉村體育場地與生態旅游結合,通過市場化運營補充建設資金。通過整合政府財政、社會捐贈、村集體自籌等多方資源,逐步完善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網絡,讓體育活動真正普惠鄉村群眾。
設立農村體育組織機構
黔南州可推動各村級單位設立專門體育組織機構,構建縣鄉聯動的人才培育機制:定期從體校、社會體育組織選派專業骨干駐點鄉村,開展籃球、廣場舞等項目培訓,同時組織村級體育干部到縣級體育協會跟班學習賽事組織、活動策劃等技能。建立常態化保障體系,財政按年度撥付專項經費用于器材更新與活動開展,鄉鎮文化站等部門為體育組織提供辦公場地支持。在基層舉辦籃球賽、民俗運動會等活動時,衛健部門派駐醫療保障隊,公安部門維持現場秩序,形成多部門協同支持機制,確保鄉村體育活動規范有序開展。
提高村民的體育活動參與意識
為提高村民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可聯合醫療、衛生等部門定期深入鄉村開展體育鍛煉宣講活動,也可借助報刊、雜志、電視、手機、宣傳單等媒介,廣泛宣傳參與體育活動的意義,幫助村民了解體育并鼓勵其積極參與。此外,可多舉辦簡單易行、娛樂性強且深受村民喜愛的體育活動,讓村民親身參與體驗。在活動中增加禮品和獎金,提高村民參與積極性,并持續考察調研,收集村民對相關活動的意見建議。對于村民喜聞樂見的活動,應加大舉辦頻次,確保每個村民都能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益處,從而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自愿參與其中。
挖掘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黔南州擁有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包括苗族的斗牛、扳手腕、登山、拔河等項目,水族的板腰、扭扁擔、賽馬、銅鼓舞等,布依族的刷把舞、抓鴨子、抓魚、丟沙包、布衣棒壘,以及毛南族的猴鼓舞、瑤族的陀螺等。對于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可通過簡化規則、增強娛樂性來吸引更多村民參與。具備條件的鄉村還可以將傳統體育項目與鄉村旅游結合,既能推進體育活動開展,又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農村體育的發展是一項艱巨而長遠的建設事業,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鼎力支持,更離不開地方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為此,必須堅決貫徹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克服一切困難,將農村體育工作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積極推進。要全方面做好村民思想引導工作,提升其思想覺悟,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并將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緊緊把握住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機遇,圍繞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整合各類資源、匯聚各方力量,齊心協力推動農村體育發展。
2022年黔南州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課題“鄉村振興背景下黔南州農村體育活動開展研究”(課題編號:Qnsk-2022-073)。
(作者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