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振興略的推進,因農才村勞動力大規模向戰。該戰略的實施正依托新鄉賢組織在資本積累、技術賦能、知識儲備及道德引領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構建核心支撐力量。本文通過對新鄉賢及其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身份認定和功能分析,探討其在鄉村治理中的多重角色,詳細分析了新鄉賢組織在參與鄉村治理時面臨的現實挑戰,最后提出優化路徑,旨在為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進一步強化其在鄉村治理中的功能,促進鄉村的和諧發展和社會進步。
新鄉賢回鄉發展不但可解決人才短缺難題,還能引入資金、技術等方面資源,為鄉村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然而,當前新鄉賢組織在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依然面臨著參與行為不規范、參與能力不足、參與方式單一等諸多困境,為此,提出破解之策尤為重要。
新鄉賢及新鄉賢組織在鄉村基層治理中的角色體現
為更好地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各地紛紛成立了新鄉賢組織。這些組織形式多樣,包括新鄉賢理事會、新鄉賢聯誼會、新鄉賢工作室等。新鄉賢產生自傳統鄉紳,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有資財、有知識、有道德、有情懷,能影響鄉村政治經濟社會生態并愿意為之做貢獻的賢能人士。新鄉賢和新鄉賢組織在鄉村治理場域中有著多重身份,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新鄉賢是鄉村共同體的一員
新鄉賢通過情感歸屬的維系、公共事務的參與以及文化傳承的踐行,深度嵌入鄉村社會結構并融入鄉村共同體,成為鄉村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滿足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求,增強了鄉村的內生動力。首先,新鄉賢與村民之間的情感聯系基于共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這種情感聯系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鄉土認同感”。其次,新鄉賢組織在公共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出資、出力和組織動員,積極參與鄉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和社會福利項目,提升鄉村整體社會福祉,進一步增強了村民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最后,新鄉賢組織致力于文化傳承與保護,通過編撰村史、組織文化活動等,使鄉村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進一步鞏固了村民的文化認同和凝聚力。
新鄉賢組織是實現信息雙向傳遞的中介
新鄉賢組織在鄉村治理中充當信息雙向傳遞的中介角色,通過多方位的溝通渠道,促進了村民與政府、外部資源之間的信息交流。新鄉賢組織通過解讀和宣傳政策,將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及時傳達給村民,幫助村民理解政策內容及其對自身的影響。這種政策解讀提高了村民的政策知曉率,增強了政策執行的效果和村民的參與度。同時,新鄉賢組織成員憑借其在村莊中的威望和影響力,廣泛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在信息收集過程中,成員與村民進行深度互動,憑借其地緣、血緣形成的身份信任,提高了信息的真實性和全面性。之后,再利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向政府和相關部門傳遞信息,使政策制定者能夠全面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意見,確保村民合法權益的實現和民意的有效傳達。這種信息反饋機制增強了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新鄉賢組織是實現集體行動和交往理性化的群體
新鄉賢組織通過協調動員、建立合作機制、規范引導和理性討論,有效實現集體行動和交往理性化,推動鄉村的和諧發展和社會進步。新鄉賢組織通過協調和動員,有效組織村民參與集體行動,如公益項目、文化活動、產業發展等。這種協調機制提高了村民的行動效率,增強了村民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新鄉賢組織通過建立合作機制,幫助村民實現資源共享和利益共贏,避免個體行為導致的資源浪費和利益沖突。這種合作機制促進了村民之間的信任和合作,進一步鞏固了共同體的內聚力。新鄉賢組織引導村民遵守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通過道德教育和行為示范,提升村民的公共意識和責任感,促進鄉村的文明建設和社會秩序穩定。在涉及鄉村重要事務時,新鄉賢組織通過開展意見征求活動,引導村民理性討論,幫助村民達成共識,避免因沖動和情緒化做出決策。
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現實挑戰與能力局限
權威確認之缺
新鄉賢組織成員在村民中的社會威望較高,但其權威性在正式制度框架及法律規制中并未得到充分認可。這種身份的模糊性導致其在治理過程中難以有效發揮其作用和功能。村民對新鄉賢組織的認可多基于其對于鄉村的貢獻和社會資本,而政府對其認可則依賴法律法規的支持,但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出臺明確界定新鄉賢鄉村治理身份、地位和職責的法律制度,導致新鄉賢組織在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和行為準則。
思想更新之困
在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過程中,新鄉賢組織面臨觀念開放性的挑戰。部分鄉村新鄉賢的權威多源自于日積月累處理問題的“工齡”,其認知結構相對固定,難以接受新的治理理念和方法。這限制了新鄉賢組織的創新空間,降低了其在村民中的影響力。與此同時,新鄉賢組織在鄉村社會中往往處于邊緣地位,部分村民對新鄉賢組織成員存在不信任感,認為其代表的是少數人的利益,導致其意見和建議難以被廣泛采納。
合作機制之缺
在參與鄉村治理的過程中,新鄉賢組織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合作機制的缺失,特別是與政府的協同工作,問題尤為突出。政府對新鄉賢組織的依賴性相對較低,更傾向于依靠正式的行政機構來推進治理工作。此外,新鄉賢組織之間缺乏統一的協調機制,導致資源和行動的分散。新鄉賢組織內部的決策機制也不健全,缺乏民主和透明公開的決策程序,影響了成員的積極性和組織的凝聚力。
統籌調配之難
新鄉賢組織在資源整合方面面臨諸多挑戰。資源供給能力的有限性是其主要瓶頸之一。新鄉賢組織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資源方面面臨諸多限制,難以充分滿足鄉村治理的需求。資源的有限性不僅體現在物質資源上,還包括社會資源和政治資源。如何有效整合有限的資源,提升其利用效率,是新鄉賢組織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資源供給范圍的有限性也影響了其在治理中效能的發揮,資源集中在少數新鄉賢組織手中,導致資源分配不均。此外,資源供給與需求之間缺乏有效的匹配機制,使得資源利用率低下。
制度構建與執行之困
新鄉賢組織在參與鄉村治理時,制度構建與執行的問題較為突出。懲罰機制的缺失導致違規行為難以得到有效遏制,影響了治理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制度執行的困難則在于監督機制的不健全,新鄉賢組織在實際操作中難以確保規則的貫徹落實。這種狀況不僅削弱了新鄉賢組織的治理效能,也影響了其在村民和政府中的信譽。
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基層治理的路徑優化
法律支持與社會認可
為解決新鄉賢組織在地位合法性方面的挑戰,需從法律支持和社會認可兩個層面入手。政府應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將新鄉賢組織的角色、職能及參與治理的范圍予以制度化,使其在鄉村治理中的合法性得到充分保障。通過立法,賦予新鄉賢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合法身份,確保其能夠依法行使權力、履行義務。同時,地方政府可設立新鄉賢組織權威認證機構,對新鄉賢組織的資質、能力和信譽進行評估認證,加強對新鄉賢組織的指導和監督,確保其活動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此外,政府應加強與新鄉賢組織的溝通與協作,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避免因身份模糊導致的權力行使困境。
新鄉賢文化建設是提升社會認可的重要途徑。通過傳承和弘揚鄉村的優秀傳統文化,新鄉賢組織可以建立自身的文化根基,提升其在村民中的影響力。新鄉賢組織可以通過舉辦文化活動、開展道德教育等方式,增強村民的文化認同感,從而提高自身在鄉村治理中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教育培訓與思想引導
為應對新鄉賢組織在思想更新方面的挑戰,需建立常態化的教育與培訓機制。一方面,政府和新鄉賢組織成員可以定期開展鄉村治理現代化專題培訓,契合國家治理現代化要義,幫助新鄉賢組織成員更新治理理念,提升他們的政策法規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鼓勵新鄉賢組織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引入外部智力支持,提升其創新能力和治理水平。針對新鄉賢組織老齡化問題,還應積極引進年輕人才,為組織注入新鮮血液。新鄉賢組織也應建立健全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機制,為年輕人提供成長平臺和發展空間。同時,通過宣傳與引導,增強村民對新鄉賢組織的認同感,打破其邊緣化地位,使其在鄉村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協作機制與平臺建設
為彌補合作機制之缺,需構建多元化的協同平臺。首先,搭建政府與新鄉賢組織之間的溝通平臺,如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等,加強雙方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協作。通過溝通平臺,政府可及時了解新鄉賢組織的需求和訴求,為其提供幫助和支持;新鄉賢組織也可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參與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
其次,推動新鄉賢組織之間的橫向聯合,建立區域性或行業性的協調機構,促進資源共享與行動協同。鼓勵新鄉賢組織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治理活動。通過簽訂合作協議、建立聯合項目組織等形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協同作戰。同時,政府應加強對新鄉賢組織間協同的指導和協調,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最后,完善新鄉賢組織內部的決策機制,推行民主化與透明化管理,增強新鄉賢組織成員的參與感與凝聚力,進而提升組織的整體效能。通過成員大會、理事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成員意見和建議,形成共識和決策。同時,加強對決策執行情況的監督和評估,確保決策得到有效落實。
資源整合與高效利用
為提升新鄉賢組織在資源整合方面的能力,需建立科學合理的統籌調配機制。政府應加大對新鄉賢組織的財政支持,拓寬資金來源渠道,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其開展鄉村治理項目。同時,鼓勵新鄉賢組織通過社會捐贈、自籌資金等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新鄉賢組織應積極參與社會資源整合,通過與企業、社會組織和學術機構的合作,獲得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政府可建立鄉村治理資源整合平臺,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同時,還應建立資源統籌調配內部的機制,確保新鄉賢組織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此外,政府可以建立資源匹配平臺,促進新鄉賢組織與資源需求方精準對接,提高資源利用率,確保資源在鄉村治理中的公平合理使用。
規制完善與監督強化
為解決新鄉賢組織在制度構建與執行方面的困境,需建立健全的制度體系和監督機制。首先,新鄉賢組織應加強內部制度建設,通過制定內部規章制度,規范成員的行為,提升組織的治理能力。其次,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新鄉賢組織在制定和執行規則時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再次,鼓勵村民參與監督,構建多方聯動的監督體系,提升新鄉賢組織的公信力與治理效能。最后,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效能和水平。在加強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應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確保新鄉賢組織的信息系統和數據安全可靠。通過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網絡安全防護等措施,保障新鄉賢組織的信息系統和數據安全不受侵害,加強對信息安全事件的監測和應對能力,及時處置信息安全事件并減少損失影響。
隨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上新征程,鄉村治理仍需不斷變革與創新,為新時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新鄉賢組織在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提高基層治理效率、穩定農村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正向功能。面對這樣一支鄉村治理的新生力量,需以良好的環境滋養其生長。
(作者單位:東北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