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指出,要“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根本目的,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乒乓球是我國“國球”,乒乓球運動因低門檻、高趣味性特征成為全民健身的重要載體,目前我國有超3億人參與乒乓球運動。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乒乓球傳統單一的活動模式,已經與年輕群體的數字化生活方式漸行漸遠。探究全民健身與乒乓球傳承與創新的有效路徑,實質上是在以乒乓球傳承為突破口,探索當前時代背景下科技創新與傳統文化的共生路徑。本文旨在分析信息時代背景下全民健身與乒乓球傳承與創新的融合路徑,從科技賦能、傳播破圈、場景延伸等方面著手,助力信息時代下全民健身與體育強國戰略的落地實施。
1、信息時代全民健身的特征與趨勢
1.1、全民健身的數字化賦能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全民健身注入全新的動力,數字化手段也正逐漸改變著人們參與運動的方式和習慣。從簡單的手環、手表到專業的運動傳感器,智能設備的普及實現了對用戶心率、步數、卡路里消耗等基礎數據的實時監測,幫助用戶更直觀、便捷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健身類應用程序的興起也降低了運動門檻,用戶足不出戶便可以通過手機獲取個性化訓練計劃,在家里便能跟隨虛擬教練完成系統訓練,進一步擺脫了大眾運動健身在時間、場地和經濟上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啟健身模式。全民健身的數字化賦能,
在有效提升全民健身的科學性、趣味性的同時,也極大地拓展了運動健身的范圍,推動著信息時代全民健身事業的蓬勃發展。
1.2、線上與線下健身場景的深度融合
信息時代背景下,全民健身的參與場景也正在突破傳統時空界限,線上與線下健身場景的深度融合已然成為當前全民健身的新趨勢。線下健身場所的數字化轉型趨勢表現得尤為明顯,越來越多健身房開始嘗試引入智能管理系統,用戶通過手機應用便可以完成預約、簽到、課程選擇等流程,甚至還可以在線上實時查看器械使用情況,極大提升了運動健身的便利性。而線上平臺也迎來了一股直播健身的新熱潮,以劉畊宏為代表的健身達人直播逐漸成為新媒體平臺新風尚。據《抖音運動健身報告》顯示,2021年,抖音運動健身視頻數量同比增長 134% 。專業教練借助直播形式帶領用戶進行運動鍛煉,不僅保留了線下課程的互動性,有效突破了運動健身的地域限制,更有助于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深入發展。
1.3、社交化與社區化健身的興起
新媒體給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變革的同時,也使大眾參與健身的動機逐漸從單純的健康需求轉變為社交需求,越來越多的健身愛好者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展示自己的訓練成果、在運動社區分享個人經驗心得。一次跑步記錄的分享便能引發朋友圈的點贊互動,一個健身問題討論在社群中能獲得快速、跨地域的響應,這種即時、廣泛的健身社交模式重塑了運動的意義一健身不僅是對自我的提升,也能成為社會認同的獲取方式。此外,晨跑隊、夜騎團、廣場舞社群等由興趣驅動的居民自發團體在城市中不斷涌現,選址于居民區周邊、提供高性價比服務的社區健身房也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健身逐漸成為當前社會中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受社交趨勢的影響,健身行業服務邏輯也正逐漸發生變化。傳統健身房開始從單純售賣會員卡轉向經營用戶關系,想要實現健身與社交的深度綁定,促使大眾運動習慣逐漸從“自律”轉變為“他律”,這為信息時代全民健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2、乒乓球運動的傳承價值與當代挑戰
2.1、乒乓球運動的傳承價值
乒乓球作為中國體育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中國人對乒乓球運動的熱愛早已根深蒂固,其歷史積淀、競技成就及廣泛的群眾參與使乒乓球運動在中國民眾心中一直占據著獨特地位。從群眾基礎來看,乒乓球運動可以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運動”一街頭巷尾的水泥球臺、校園課間的簡易對打、社區活動室的日常切磋,乒乓球運動幾乎貫穿著幾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在精神層面上,乒乓球運動更像是中華民族發展史的縮影一20世紀中國乒乓球隊在國際賽場上的崛起,曾點燃無數國人的自豪感;“乒乓外交”更是我國打破國際隔閡的經典案例。中國乒乓球隊在國際比賽中長期積累而形成的“乒乓精神”,強調勤奮、刻苦訓練和協作,也極大地推動著乒乓球運動的傳承與創新。而在文化傳播維度上,乒乓球目前已經是國際社會認識中國的一張重要名片,無論是海外孔子學院常設乒乓球課程,還是國際賽事中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的禮儀風范、戰術風格,都在無形中傳遞著卓越的東方智慧。在新的歷史起點、新機遇下,深入挖掘乒乓球運動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價值,對于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2、乒乓球運動傳承面臨的挑戰
盡管乒乓球作為我國“國球”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但這項運動在當代社會中仍面臨著傳承危機,受電子競技、新興運動的影響,青年一代參與乒乓球運動的意愿和積極性明顯降低?;@球場、滑板公園等吸引著大批青少年,如今在乒乓球臺前看到的更多是中老年人群的身影??旃澴嗟纳顢D壓著青年群體的運動時間,短視頻、電子游戲等碎片化娛樂方式也削弱了乒乓球運動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進一步壓縮了乒乓球運動的生存空間。此外,乒乓球運動的傳承與發展也受其自身運動形態固化的制約。乒乓球運動的標準化規則和技術體系,使專業術語和復雜戰術成為業余愛好者的學習桎梏,同時其等級分明的賽事體系也將多數人隔絕在“競技體育”之外。乒乓球運動文化傳播方式與新時代脫節的問題也同樣突出,當前社交媒體上的乒乓球運動仍多是以比賽集錦或技術教學為主,對比飛盤、陸沖等依托時尚穿搭、跨界聯名迅速破圈新興運動來看,乒乓球運動難免在青年群體中留下了“陳舊”的印象。
2.3、信息時代全民健身視角下對乒乓球運動的價值挖掘
乒乓球運動儼然成為全世界范圍內政治、經濟、教育、健康領域的重要媒介與有效手段。尤其是乒乓球運動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科學健身、觀賞娛樂等屬性,在我國大眾與青少年群體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文化傳承、精神熏陶、健康啟蒙等作用,是一項值得長期傳承、發展和創新的優秀文化與運動項目。
乒乓球運動與文化的起源、發展、傳承在中國是具有長遠的歷史意義、背景和根基的,尤其是在校園育人、社會團體、競技體育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驕人成績。信息時代全民健身背景下乒乓球運動在校園的傳承與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1)獨特的文化育人價值;(2)長遠的歷史熏陶價值;(3)潛在習慣養成教育;(4)持之以恒的守護健康教育;(5)激活體育熱情潛力價值;(6)提升資源利用與優化價值;等等。其在青少年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意志品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磨煉與促進作用,更是無法替代。
3、信息時代全民健身視角下對乒乓球運動的創新理論與實踐
信息技術在全民健身和乒乓球運動領域的實踐與應用,既是社會進步的客觀體現,也是全民健身和乒乓球運動自身發展與創新的內在驅動要求。信息技術的引入主要運用于在文化、技術、戰術、管理、運營和傳播等方面提供創新技術支持,如運動項目的分類與介紹、科學健身的匹配與指導、師資隊伍建設與培訓、技戰術科學改革與創新、運動能力的改善與提高、動作掌握的精準度與負荷控制、運動潛力的激發與開發、運動競賽的管理與運營等。信息技術的引入還對理念創新與技術創新起到了催化作用。例如,智能技術具備輔助動作學習與訓練的功能,能為受眾群體在運動技能的咨詢、學習、改進、提高上,提供信息化的跟蹤、管理、匹配、優化功能。目前,將信息技術引入全民健身和乒乓球運動領域的實踐與應用,已經取得了初步的進展。例如,VR技術的沉浸式、體驗式和互動式參與場景的構建,場地、器材等運動資源的優化配置,賽事傳播、運營和管理等智能平臺應用,人際交往與技戰術交流與服務平臺構建,等等。這不僅將我國的全民健身和乒乓球運動推向全新的高度,更開拓了創新的發展領域,同時為師生雙向互動提供了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
全民健身和乒乓球運動目前具有較大的受眾群體和市場份額,這也為學校體育育人、社會體育培訓機構和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機遇。不同的機構代表不同的屬性和利益,在技術建設、水平提高、經驗積累、賽事參與等方面三者具有各自的功能、責任和義務,但又存在密切的共贏關系。社會體育培訓機構是連接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事業的重要紐帶,是有效傳承、發展與創新全民健身和乒乓球運動文化及理念的重要媒介。
分析乒乓球的發展史和技戰術的演變歷程可以發現,早期的乒乓球比賽中常見的打法主要有削球類打法、削功類打法、重視防守類打法、攻守結合以進攻為主的打法、近臺快攻打法、弧旋球打法、攻削結合打法、快攻結合弧旋球打法、直拍戰術、橫拍戰術等。隨著信息時代全民健身與乒乓球傳承與創新的不斷進步,時代和競技舞臺賦予了乒乓球運動更加厚重的責任,要在不斷摸索與創新中提高技戰術的現代化水平和高度的觀賞性,避免長期的固定式打法和同質化現象。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乒乓球運動在人才引進與培養、技戰術訓練方法、梯隊建設、育人環境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與改善,從而走上多樣化發展的道路,推動乒乓球運動文化傳承的高效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最終推動全民健身與校園體育文化的健康與繁榮發展。
4、信息時代全民健身視角下乒乓球運動傳承與創新的具體路徑
4.1、科技賦能:裝備智能化與體驗升級
技術進步為乒乓球運動注入新的活力,而智能裝備的投入使用也將重塑乒乓球運動訓練與娛樂的邊界。例如,通過給乒乓球球拍搭載傳感器,可以將揮拍速度、旋轉角度和擊球軌跡等數據實時記錄下來,并通過手機應用生成可視化數據報告。這一智能裝備不僅適用于專業乒乓球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也能幫助乒乓球業務愛好者在沒有專業教師指導的情況下,清晰地看到自身動作的不足之處,極大降低了乒乓球運動的學習門檻。另外,在虛擬現實技術賦能下的乒乓球運動中,用戶能夠戴上頭顯與遠在千里之外的球友隔空對戰,也可以在系統中模擬馬龍、王楚欽等頂尖選手的球風。這給乒乓球愛好者創造了與偶像“過招”的機會,有效提升了乒乓球運動的趣味性,讓不同運動需求的人群都能在乒乓球運動中獲得參與樂趣,為信息時代背景下乒乓球運動的傳承與創新拓寬了群眾基礎。
4.2、傳播破圈:數字化內容與賽事革新
乒乓球運動想要在社會媒體平臺上探索新敘事方式,可以依托短視頻平臺增強運動項目的趣味性,比如展示殘疾人用嘴執拍的勵志故事、拍攝公園大爺“魔性”發球集錦,或是發起“用平底鍋打乒乓”等創意挑戰來吸引更多年輕群體的目光。采用更新穎、有趣的敘事方式塑造更生動的乒乓球運動形象,能進一步提升大眾對乒乓球運動的熱情與參與度。乒乓球作為全球范圍內廣泛流行且競爭激烈的運動項目,擁有著一系列極具影響力和榮譽象征的國際及地區性大賽。為了推動實現信息時代乒乓球運動傳承與創新,可以嘗試為我國乒乓球運動賽事注入一些新鮮元素,如開發城市街頭乒乓聯賽、與音樂節聯動舉辦“節奏乒乓賽”,以及打造AI人機對抗賽等創新性賽事等,從而更有效地激發乒乓球運動的新活力,實現傳統乒乓球運動與現代科技、文化元素的融合發展。
4.3、場景延伸:跨界融合與全民參與
2021年,騰訊《王者榮耀》與乒乓球超級全滿貫得主馬龍,聯名推出了國民記憶系列·乒乓球主題皮膚,馬龍也宣布擔任王者榮耀乒乓大使。這一MOBA手游與乒乓球運動的跨界聯名,給了乒乓球運動傳承新的靈感與活力。乒乓球運動的跨界融合,將有效激發乒乓文化的多維價值,使其成為連接教育、娛樂、健康、藝術的觸點,為信息時代背景下拓展乒乓球運動傳播渠道、乒乓球文化普及注入了新動能。信息時代想要點燃全民參與乒乓球運動的熱情,需要通過持續舉辦多個系列全民健身賽事、打造了一批精品全民健身IP,引領乒乓球運動不斷走向更廣泛的受眾群體。
5、結語
信息時代浪潮重塑了全民健身的生態格局,也為我國乒乓球運動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未來可以從科技賦能、傳播破圈、場景延伸著手,探索信息時代背景下乒乓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以期為武術、圍棋等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吳珊.健康中國背景下城市體育健身圈構建優化策略以北京市石景山區為例[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24.
[2]朱雪林.“襄十隨神”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中乒乓球運動推廣的價值、困境及策略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24.
[3]商知飛.乒兵球項目在群眾體育運動中的開展與推廣途徑研究[].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24).
[4]王亞楠.全民健身服務信息智慧化供給研究——以“湖北運動碼”為個案[D].蘇州:蘇州大學,2023
[5]朱智超.終身體育視域下乒兵球運動的體育價值開發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21.
[6]楊婧.全民健身視角下乒乓球運動推廣的意義和策略分析[].文體用品與科技,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