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評價基準與建設進程研究

2025-07-18 00:00:00劉凡傅聯英
上海經濟 2025年2期
關鍵詞:差異

中圖分類號]F1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211(2025)02-0010-29

一、引言和文獻綜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了歷史性豐碩成果,極大地調動了生產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了黨和國家的生機活力,并做出了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正因如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十四五”規劃中鮮明提出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22年,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24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又一次強調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此可見,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具有鮮明時代使命的課題。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深入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經濟體制保障。然而,必須意識到,我國的市場體系尚未健全、市場發育仍不完善,還存在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任保平和王思琛,2020)。同時,由于自然稟賦、人文環境等區位條件的差異,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市場化進程在整體上還落后于東部地區(王小魯等,2021),三大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潛力仍然存在較大的絕對差異(張可云,2024)。不僅如此,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呈現新的特點,南北失衡是我國區域發展格局出現的重大阻礙(王維,2022)。這些問題將不利于釋放社會的整體活力以及進一步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鑒于此,討論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評價基準,考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三大地區和南北方的建設進程差異,分析制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障礙因子,對于構建區域協調、全方位聯動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時代價值。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決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周澤紅,2020)。現有文獻對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和實現路徑展開了深入討論。在基本特征研究中,不少學者指出中國的市場經濟是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改革目標的市場經濟(李義平,2021),兼顧公平競爭與共同富裕是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題中應有之義(李京京和李紅亮,2024),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有利于實現社會產品公平分配以及區域協調發展(陳健,2023)。其次,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要打造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陳云賢,2019),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消除阻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隱性壁壘(于金富和陳超然,2023),還要有利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課題組,2024)。

在實現路徑討論中,已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是多維復合的。在宏觀層面,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以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價值遵循(周文和包煒杰,2019),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汲取國內外優秀文化資源等為導向(林志友和李子忻,2021),持續推進改革產權制度、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程霖陳旭東,2018),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以及形成靈活多變的價格形成機制和價格調節機制(馬建堂,2020)。在中觀層面,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當對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進行調節,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努力縮小地區之間和城鄉之間的差距(龐慶明,2022),促進不同群體間的收益分配均衡(尹俊和孫巾雅,2023)。在微觀層面,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寧陽,2023)。具體而言,就是要放寬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積極推動民營企業釋放生命力(任保平,2020),引導平臺經濟有序競爭以及鼓勵企業參與創新革命(向曉梅等,2021)等。

綜上所述,現有研究豐富了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涵要義和建設路徑,這為理解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戰略地位提供了深刻啟示。但仍有值得進一步拓展的方向:(1)評價基準存在分歧,指標體系有待健全。已有研究較為全面地勾勒了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但缺乏對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評價指標構建的系統性討論,致使在評價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進程維度缺少更加深厚的理論支撐,不利于把握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不同省份的真實構建狀況。(2)研究視角略顯寬泛,經驗證據略顯貧乏。已有研究從整體上理論闡述了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面臨的困境以及未來的改革方針,但尚未從區域差異角度實證考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進程以及障礙因子,致使探究統攬全局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策略受到一定制約,未能針對性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針對以上薄弱之處,本文對我國2014—2022年30個省份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進行測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數、核密度估計等方法考察三大地區和南北方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演進動態,識別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障礙因子。較之于現有文獻,本文的研究貢獻有:(1)圍繞“高水平”這一主題刻畫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評價指標體系,聚焦公平、秩序、活力、動力四則維度建構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分析和評價框架,不僅有利于深化對其理論內涵的理解、延伸學術界對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系統性認識,還有助于明確其發展方向和評價基準。(2)提煉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異質性事實以及制約因素,有助于夯實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底座,厘清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進程的結構特征,為理解其區域差異和建設障礙提供實證參照,也為探究如何加快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蓄力方向。

本文剩余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紹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說明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指標體系構建結果以及評價結果;第四部分討論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分布特征和區域差異來源;第五部分進一步分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收斂性以及障礙因子;第六部分是研究結論和政策建議。

二、研究方法

為了進一步揭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進程和區域差異,本文根據國家統計局和相關學者的劃分方法,將30個省區市分別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區和南方、北方兩大地區。本文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一)熵值法

本文利用熵值法測度各省份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首先,對于效益型指標和成本型指標,采用極差法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矩陣記 (zij)m×n 。其次,計算第 j 個指標的信息熵 ej 和權重 wj

最后,計算第 i 個省份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 Di

(二)障礙因子診斷模型

為了進一步明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障礙,推動各省份破解機制性梗阻、統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本文利用障礙因子診斷模型對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指標進行了探討。具體而言,本文參考余亮亮和蔡銀鶯(2015),構建模型如下:

式中, Oj 代表第 j 個評價指標的障礙度, wj 為上文求出的評價指標權重, zj 為上文標準化后的評價指標, 1-zj 表示指標偏離度。

(三)核密度估計

核密度估計屬于非參數檢驗方法,能通過樣本數據反映總體的分布形態和分布特征。核密度估計不需要事先假定總體分布的具體形式,能夠以較小偏差刻畫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演進特征。本文借鑒趙文舉和張曾蓮(2022),選用高斯核函數進行估計。

(四)空間自相關分析

“空間自相關”反映出位置相鄰的區域具有相似的變量取值。如果高值與高值聚集在一起或低值與低值聚集在一起,則為“正空間自相關”;如果高值與低值聚集在一起,則為“負空間自相關”(周偉等,2023)。吉爾里指數和莫蘭指數是度量空間自相關性的常用指標,前者取值一般在-1到1之間,后者取值一般在0到2之間。本文參考邵帥等(2022),構建相乘的經濟地理嵌套距離矩陣。

(五)Dagum基尼系數

為了比較不同板塊的差異高低,本文參照Dagum(1997)的思路,將總體基尼系數 G 分為組內差異 Gbb 、組間差異 Gbh 和超變密度 Gδ ,考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區域差異以及差異來源。總體基尼系數、組內基尼系數、組間基尼系數、超變密度等的計算方法參見趙文舉和張曾蓮(2022)。

(六)收斂性分析

探討收斂特征有助于驗證各省份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是否會趨于穩態均衡,從而為政策制定提供借鑒。收斂性檢驗分為 σ 收斂和 β 收斂。其中, σ 收斂以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對數的標準差進行衡量,如果其標準差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就認為存在 σ 收斂,否則不存在 σ 收斂。 β 收斂分為絕對 β 收斂和條件 β 收斂,區別在于前者假定不同省份的經濟環境相同,而后者考慮的是不同經濟環境下的穩態水平。 σ 收斂和 β 收斂的計算公式參考孔芳霞等(2023)。

三、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結果

(一)指標體系構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指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同時綜合已有文獻來看,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具備以下四大要素:

第一,公平。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公平不僅要建立在發展機會公平這一核心理念之上,還要保證市場的發展有利于縮小社會差距,實現發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就是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更好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保證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平等發展,加強和優化社會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

第二,秩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因此,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穩定健康的必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市場秩序一般包括行政監管、法治監管和自發秩序,其目的在于保障公平交易,促進市場有序運轉,維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江小涓和黃穎軒,2021)。

第三,活力。“十四五”規劃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作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市場主體作為一國經濟的基本細胞,是經濟行為的主要參與者、就業平臺的主要提供者、創新活動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引導和調控作用。細胞活力四射,經濟才會身強體健。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高度出發,持續釋放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是抓好經濟建設這一工作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激發市場活力就是要重點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

第四,動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但從長期來看,內因的作用始終是根本性、第一位的,內生動力是持久的、強勁的、源源不斷的。具體而言,創新是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第一動力,要牢固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充分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強大牽引。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發展就是要提高資源尤其是稀缺資源的配置效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因此,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當具有資源配置高效率的特征,以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方福前,2022)。

基于上述分析,考慮到指標的可獲得性,本文從公平、秩序、活力、動力四個維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評價指標體系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二)數據和指標說明

本文原始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社會統計年鑒》《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國際機器人聯盟以及各省份的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對表1中部分數據和指標作出說明:

市場分割是制約機會公平,破壞收入分配秩序的突出障礙(胡漢輝和申杰,2023)。本文參考余泳澤等(2022)的處理方式,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七類消費價格指數(食品、煙酒、衣著、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居住)計算得到各省份的市場分割指數。

現階段我國非公有制經濟面臨的營商環境比較困難,例如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極為有限,市場準入問題仍然是民營企業發展遇到的最大難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和黃群慧,2020)。改善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環境,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題中應有之義。本文參照張三保等(2020)的處理方式,利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規模進行表征。

數字普惠金融基于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網絡技術,有助于提高各類群體的金融可得性,幫助小微企業、個體獲得平等發展機會(王義中等,2024)。本文采用郭峰等(2020)編制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進行衡量。

參考李成友等(2018)的處理方式,采用金融業、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教育業高技能行業勞動力平均工資水平和農林牧漁業、制造業低技能行業勞動力平均工資水平的商作為行業工資差距的代理變量。

努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縮小收入差距、穩步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劉培林等,2021)。本文用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地區GDP的比重表征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有序的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良性運行的載體。市場絕不是萬能的,市場經濟客觀上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總體控制。參照盧現祥等(2021)和涂正革等(2022)的處理方式,選取單位GDP勞動爭議案件結案數、罰沒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來反映市場的法治調控力度。

金融是社會資金運動的總樞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調節器,是控制貨幣供給的總閘門。參考已有研究(陳姝興等,2024)的處理方式,利用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占GDP的比重來反映金融發展活力。

成交量能反映市場情緒,成交量的大小是衡量市場經濟活躍度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因此,本文以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占GDP的比重、技術交易市場成交額占GDP的比重進行表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創造性能夠提高研發效率,有助于技術進步,進而增強地區的生產率比較優勢和技術比較優勢,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鄧悅和蔣琬儀,2022)。本文參照相關研究的處理方式(康茜和林光華,2021;陳明生等,2024),計算得到各省份的工業機器人安裝密度。

社會進步的前提條件和經濟增長的必然因素都依賴于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提升潛在經濟增長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要條件。勞動生產率是衡量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標準,而衡量勞動生產率的指標之一是就業人口的人均GDP(岳昌君,2023)。因此,本文以各省份全部產業就業人口的人均GDP以及失業率作為高質量充分就業的代理變量。其中,失業率用城市失業人數占城市失業人數和城鎮單位就業人數之和的比重表征。

資源錯配是資源配置效率的相對概念,是相對于資源最優配置狀態的偏離,指的是資本、勞動力的配置偏離了實現社會整體產出最大化的“帕累托最優”狀態(馬林燕等,2024)。本文參照白俊紅(2018)的做法,利用生產函數法計算得到各省份的資本錯配指數和勞動錯配指數。

(三)評價結果

借助熵值法得到各省份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表中倒數第二列是平均值,最后一列是平均增長率。

表2各省份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
資料來源:作者計算

從表2中觀察發現,北京在各年份的排名都是第一,緊跟其后的是上海,剩余省份如天津、江蘇、浙江和廣東也是建設程度較高的地區,內蒙古、青海、云南和貴州則容易排在末尾。究其原因,東部地區擁有獨特的區位條件,吸引了大量優質資源集聚,而內陸地區的地理條件相對復雜,經濟基礎也較為薄弱。和東部省份相比,西部省份仍存在一定差距。廣東從2016年開始,已經逐漸超越了天津,而且廣東在2019—2022年間同時超過了江蘇和浙江,表明廣東的建設進程較快,占據優勢地位。這主要得益于廣東在2019年陸續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一批國家戰略,為廣東的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機遇和平臺。截至2022年,北京、上海、廣東是建設程度最高的三個省份,分別是排名最后的內蒙古的4.006倍、3.516倍、3.123倍。

從平均值的角度看,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江蘇是排在前五的省份,寧夏、貴州、云南、內蒙古、青海是排在最末的省份。北京的平均值分別是寧夏的3.211倍、貴州的3.348倍、云南的3.431倍、內蒙古的3.588倍、青海的3.612倍,這再次說明省份之間的差異較大,省份極化特征顯著。從平均增長率的角度看,廣東的增長速度最快,為 6.401% ,其次是青海和陜西,分別為 5.240% 、 4.385% ,這說明國家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重慶和云南的年均增長率均為負值,分別是 .0.374% 和 .0.893% 。表2的測算結果也表明重慶和云南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建設過程中跌宕起伏,沒有呈現出穩定的勻速上升趨勢。可能的原因是,云南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高技術產業發展相對落后,市場化水平也較低,致使其政策落實方面存在一定阻礙。盡管重慶在一些年份有所提升,但其在現實中也面臨投資增長較為乏力、部分國有資產閑置浪費、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平穩推進。從整體上看,平均增長率較高的省份基本位于東部地區,這說明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追趕效應”不明顯,短期內可能存在俱樂部收斂現象。

四、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特征描述與區域差異分析

(一)時間演進特征

為了更加直觀地體現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進程,圖1報告了三大地區和南北方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平均值的時變趨勢。從三大地區的視角看,東部地區的平均值遠遠高于全國的平均值,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平均值低于全國的平均值。分時段來看,東部地區建設的起步較早、起點較高,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起步較晚、起點也較低。具體而言,2014—2016年是東部地區的平穩期,2017—2022年是東部地區的勻速上升期;2014—2019年是中部地區的平穩期,2020—2022是中部地區的上升期;2014—2020年是西部地區的平穩期,2021—2022年是西部地區的上升期。在上升期,東部地區曲線的斜率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曲線斜率變化甚微,這表明東部地區的建設進程較快,而西部地區的建設進程受到阻礙。

從南北方的視角看,南方地區的平均值略高于全國的平均值,且兩者之間的差距在變大,但北方地區的平均值低于全國的平均值。分時段來看,南方地區建設的起步較早、起點較高,北方地區的起步較晚、起點也較低。具體而言,2014—2017年是南方的平穩期,2014—2018年是北方的平穩期。在往后的年份里,南北方進入勻速上升期。在上升期,南方地區的增長速度最快,直方圖的變化趨勢越來越陡峭,北方地區的增長速度較慢,直方圖的變化趨勢較為平坦,這初步表明南方在總體上比北方更具有優勢,南北差異在近幾年有所擴大。

從變化趨勢來看,各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程度基本穩步提升,東部地區的增長幅度最大,其次是南方地區,西部地區的增長幅度最小,這在側面表明西部地區的一些省份建設進程緩慢。未來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關部門必須著重提高西部地區的整體發展潛力,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等戰略的實施,以便增強西部地區的核心競爭力,縮小西部地區各省份與其他地區省份之間的差異。

圖1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時變趨勢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二)空間位置特征

將空間權重矩陣行標準化,得到全局空間自相關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借助全局空間自相關檢驗,可以初步考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空間分布特征。從表3中觀察發現,莫蘭指數在各年份都大于0,吉爾里指數在各年份都介于0到1之間,這說明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在總體上表現為正空間自相關,即高值傾向于和高值聚集在一起,低值傾向于和低值聚集在一起。

表3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全局空間自相關檢驗
注:括號內為Z值, *** , ** 、*分別表示在 1% , 5% , 10% 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資料來源:作者計算

進一步地,本文借助ArcGIS的自然斷點分類法,將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由高到低分為五類,即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第四梯隊和第五梯隊,得到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空間位置特征如表4所示。

表4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空間演變趨勢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從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空間分布情況來看,沿海省份的建設程度高于內陸省份,建設程度高的省份逐漸集中于東部地區,這主要得益于沿海地帶的地理優勢、政策支持和經濟基礎。從三大地區的視角看,建設程度處于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省份大都位于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從南北方的視角看,建設程度處于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省份集中在南方地區。但是相較而言,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占據主導地位,南北差異占次要地位。分省份來看,重慶在2014年位于第二梯隊,但在之后的年份里退居為第三梯隊,云南則從第四梯隊逐漸退居為第五梯隊。新疆和甘肅在各年份都處于第四梯隊,湖北和安徽在近些年的建設程度逐漸增強,但內蒙古、貴州和青海等在各年份都處于劣勢地位。北京、天津、浙江、江蘇、上海和廣東在各年份都處于優勢地位,但其鄰近省份的建設程度很難達到高層次水平,這表明“發達省份”的極化效應大于擴散效應。從空間位置來看,2014—2017年間,高值省份的空間分布比較發散,中部地區有不少省份處于第三梯隊。但在2017年之后,高值省份逐漸朝東北方向遷移,中部地區的競爭優勢有所降低。在2022年,中部地區僅有湖北和安徽處于較高水平,西部地區僅四川、重慶和陜西處于較高水平,這說明東部地區建設程度高的省份極化效應顯著,區域之間的差距在拉大。總體上來看,高值省份集中在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華南地區僅廣東的建設程度較高。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長三角作為國家戰略重點發展區域,其市場化程度較高,產業鏈處于領先地位,形成了較強的經濟集聚效應,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環渤海地區工業基礎發達,港口眾多,同時,北京、天津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在北方處于經濟中心地位,能夠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廣東毗鄰港澳,是連接內地與東南亞的重要樞紐,享有特區政策和自貿區政策,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進度。

(三)分布動態特征

核密度曲線可以進一步考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在不同地區之間的絕對差異情況,表5報告了三大地區和南北地區核密度曲線的特征。從相同點來看,所有地區的核密度曲線都逐漸向右移動,曲線逐漸變平坦,曲線的右拖尾在變長。從不同點來看,東部地區、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存在多級分化現象,但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兩極分化現象明顯。

表5三大地區和南北方核密度曲線的特征描述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1.基于三大地區視角

三大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分布動態如圖2所示。從分布位置來看,在樣本考察期內,各地區的核密度曲線都逐年向右移動,這說明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程度越來越好,國家近些年的政策發揮了重大作用。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的右移幅度最大,中部地區次之,西部地區最末。截至2022年,東部地區核密度曲線的中心大致從0.21右移至0.26,中部地區大致從0.2右移至0.24,西部地區大致從0.17右移至0.19,這說明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建設速度大致相當,但西部地區的建設速度較慢。同時,結合前文的測度結果來看,東部地區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明顯高于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這進一步說明“欠發達省份”的追趕效應不明顯。

從分布形態看,在樣本考察期內,三大地區核密度曲線的寬度在增大,核密度曲線的波峰有降低趨勢,這說明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分布逐漸發散,各省份之間的差距在逐漸擴大。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核密度曲線峰值的波動下降幅度大于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波動下降幅度最小,同時東部地區曲線寬度的變動幅度最大,說明東部地區內部的絕對差異較大。究其原因,這是由于東部地區存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建設程度較高的增長極,且與其他省份之間的差距在變大。

從分布延展性來看,在樣本考察期內,各地區的核密度曲線在各年份都存在右拖尾現象,且拖尾都在變長,這說明三大地區內部不僅存在差異,而且差異在逐漸擴大。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的拖尾最長,中西部地區的拖尾現象較不明顯,這說明其東部地區內部差異的增長速度最大。究其原因,這是由于東部地區建設程度較高的省份如北京、上海、廣東等與其他建設程度較低的省份如河北、海南、遼寧等之間的差距在逐漸拉大。

從極化程度來看,在樣本考察期內,東部地區存在多級分化現象,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具體來看,東部地區的波峰數量較多,緊挨主峰的側峰高度在2018年以后逐漸增大,并超過了主峰的高度,這說明和多級分化相比,東部地區的兩極分化現象愈發明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波峰數量在2021—2022年增加為兩個,這說明中西部地區的內部差異在擴大,已經形成兩極分化現象。

圖2三大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分布動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2.基于南北地區視角

南北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分布動態如圖3所示。從分布位置來看,在樣本考察期內,南方和北方的核密度曲線總體向右移動,這說明南北方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來越完善。但是,分地區來看,南方和北方表現出較大差異。南方核密度曲線的移動幅度大于北方,而且南方核密度曲線的中心比北方更遠離坐標軸,這說明南方地區的總體建設程度要優于北方。

從分布形態來看,在樣本考察期內,南北地區核密度曲線的波峰逐漸變平坦,波峰寬度逐漸增大,這說明各省份之間的差距在逐漸擴大。分地區來看,南方核密度曲線峰值的波動下降幅度小于北方,曲線寬度的變動幅度也小于北方,這表明北方的內部差異相對于南方較大。究其原因,這是由于北京和天津與其他北方省份之間差距的增長幅度較大。

從分布延展性來看,在樣本考察期內,南方和北方的核密度曲線在各年份都存在右拖尾現象,且拖尾都在變長,這說明南方和北方內部省份之間的差異在逐漸擴大。分地區來看,北方地區的拖尾最長,這說明“發達省份”的建設速度較快,且“欠發達省份”和“發達省份”之間的差異在擴大。究其原因,這是由于北方地區建設程度較高的省份如北京、天津等與其他建設程度較低的省份如新疆、寧夏等之間的差距在逐漸增大。

從極化程度來看,在樣本考察期內,南方和北方都存在多級分化現象。但不同的是,在南方地區,兩極分化占主導地位,而北方地區的多級分化現象在近幾年逐漸凸顯。具體來說,南方地區在2017年以前,主峰旁的側峰高度較小,往后的年份里,側峰的高度逐漸增加,側峰旁也有微微隆起。而北方地區在2014—2018年表現為較不明顯的雙峰分布,但在2019一2022年波峰增加為三個,波峰的隆起也較之前明顯。

圖3南北方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分布動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綜上所述,三大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分布動態有以下特征:第一,各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進程在加快,但東部和中部地區的建設速度大于西部地區。第二,三大地區內部和三大地區之間的差異都在擴大,東部地區具有競爭優勢,西部地區處于劣勢地位。第三,東部地區的兩極分化現象嚴重,中西部地區也逐漸形成兩極分化的態勢。南北方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分布動態有以下特征:第一,南方和北方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進程在加快,但南方地區的建設程度優于北方地區。第二,南方和北方內部省份之間的差異在擴大,南方地區的兩極分化現象嚴重,而北方地區在近幾年逐漸形成多級分化現象。橫向對比來看,東部地區核密度曲線的右移幅度大于南方地區,而且東部地區核密度曲線的中心更遠離坐標軸,這說明東部地區的總體發展速度和建設程度優于南方地區。究其原因,這是由于一些位于中西部地區的省份如安徽、云南、貴州等省份的發展速度緩慢,從而拉低了曲線的整體右移幅度。這再次表明從分布動態的角度來看,三大地區之間的差異是造成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四)區域差異分析

1.基于三大地區視角

核密度估計和自然斷點分類法等可以考察地區或省份之間絕對差異的大小,但不能揭示差異的來源。前文的分析表明,各省份的空間非均衡性顯著,東部沿海省份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利用Dagum基尼系數明晰區域相對差異的來源、討論造成區域相對差異的原因,有助于精準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三大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Dagum基尼系數計算結果如表6所示。為了更加直觀地體現區域差異的來源,本文進一步采用繪圖的方式進行展現。

表6三大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Dagum基尼系數分解
資料來源:作者計算

(1)三大地區的總體基尼系數先下降后上升,區域間差異是造成發展不協調的主要原因。圖4報告了三大地區總體基尼系數及其分解項的變化趨勢。從圖4中觀察發現,組內差異貢獻和超變密度貢獻的變化趨勢比較穩定,組間差異貢獻和總體基尼系數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這表明總體差異主要受到組間差異的影響。在2014—2017年間,總體基尼系數從0.191穩定下降至0.176,下降幅度為 7.853% ,這說明省份之間的差異在縮小。但在2018—2022年間,總體基尼系數呈勻速上升趨勢,從0.197增長至0.219,增長幅度為 11.168% ,這表明近些年省份之間的差異在不斷擴大。

圖4三大地區總體基尼系數及其分解項的演變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圖5報告了總體基尼系數分解項的累積貢獻率。和前文的分析一致,組間差異貢獻在所有年份都占據主導地位。超變密度貢獻表現為周期性的略微上升、略微下降。超變密度貢獻率的最大值為 10.042% ,最小值為 5.615% ,平均值為 7.459% ,超變密度貢獻的年均增長率為 .0.036% ,這說明樣本交叉重疊問題對整體差異的影響很小。和超變密度貢獻相反,組內差異貢獻表現為周期性的下降、上升。組內差異貢獻率的最大值為 25.971% ,最小值為 23.345% ,平均值為 24.888% ,組內差異貢獻的年均增長率為 0.628% 。組間差異貢獻僅在前三年逐漸下滑,往后則逐漸上升,組間差異貢獻率的最大值為 71.040% ,最小值為63.987% ,平均值為 67.653% ,組間差異貢獻的年均增長率為 2.630% 。以上現象充分說明從三大地區的角度看,組內差異和超變密度對總體基尼系數的貢獻比較穩定,區域間差異是造成地區發展不平衡的主要矛盾。

圖5三大地區總體基尼系數分解項的貢獻率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2)三大地區組內基尼系數的演變趨勢存在異質性。圖6進一步報告了三大地區組內基尼系數的時間變化情況。從圖6中觀察發現,東部地區的基尼系數遠遠超過中西部地區,這說明東部地區省份的虹吸效應強烈,“發達省份”和“欠發達省份”之間的差距較大。具體來看,東部地區的組內基尼系數在2014—2018年間呈逐漸上升態勢,在2019年快速下滑,但在2020—2021年下滑速度變慢,2022年的組內基尼系數轉而略微上升。中部地區的組內基尼系數表現為波動式上升,組內基尼系數在2018年的上升速度最快,在2019年的下滑速度最快,2022年的組內基尼系數比2014年大幅上升,這說明中部地區省份間的差異在擴大。西部地區的組內基尼系數表現為波動式下降和上升,組內基尼系數在2017年的下滑速度最快,在2021年的上升速度最快,雖然相比之下,2022年的組內基尼系數比2014年下降了 6.957% ,但西部地區省份間的差異仍表現為擴大趨勢。

圖6三大地區組內基尼系數的演變趨勢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3)三大地區組間基尼系數的演變趨勢存在異質性。圖7報告了三大地區組間基尼系數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從圖7中觀察發現,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組間基尼系數變化趨勢基本保持一致,都是在2014—2016年間下滑,在2017—2018年和2020—2022年間上升。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組間基尼系數最大,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組間基尼系數最小,這表明從三大地區的視角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差異是造成發展不協調的首要原因。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組間基尼系數表現為周期性的升降,而且近兩年的變化速度最快,曲線最為陡峭,這說明近兩年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進程參差不齊。綜合來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之間的差異占主導地位,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之間的差異次之,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之間的差異較小。

圖7三大地區組間基尼系數的演變趨勢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2.基于南北地區視角

南北方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分解結果如表7所示。同理,為了更加直觀地體現南北方差異的來源,本文進一步采用繪圖的方式進行描述。

表7南北方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Dagum基尼系數分解
資料來源:作者計算

(1)南北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組內差異貢獻大于組間差異貢獻,組間差異貢獻小于超變密度貢獻,這說明區域內差異是造成南北方發展不協調的主要原因。圖8報告了南北地區總體基尼系數及其分解項的變化趨勢。具體而言,組內差異貢獻在2014—2017年間穩步下滑,在2018年陡然上升,隨后進入勻速上升期。組間差異貢獻在2014—2018年的變化趨勢和組內差異貢獻的變化趨勢保持一致,但組內差異貢獻在2019年有所降低,在之后的兩年里逐漸上升,2022年再次下降,這說明組內差異貢獻的演變趨勢具有周期性特征。超變密度貢獻在2019年的上升幅度較大,但在前后年份里基本保持穩定。

圖8南北方總體基尼系數及其分解項的演變趨勢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圖9報告了總體基尼系數分解項的累積貢獻率。從圖9中觀察發現,和三大地區的劃分方式相比,超變密度貢獻的比重有所上升。超變密度貢獻率的最大值為 36.502% ,最小值為 32.173% ,平均值為 34.702% ;組內差異貢獻率的最大值為 47.988% ,最小值為 46.937% 平均值為 47.642% ;組間差異貢獻率的最大值為 20.054% ,最小值為 15.509% ,平均值為17.856% ,這說明樣本交叉重疊問題對總體基尼系數的影響較大。究其原因,這是由于南北方內部都存在建設程度較高和建設程度較低的省份,且南北方建設程度較低的省份之間有較大差異,例如2014年的云南和青海、2020年的云南和新疆。但從整體上看,組內差異是造成總體基尼系數增大的主要原因。

圖9南北方總體基尼系數分解項的貢獻率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2)南北方的組內基尼系數和組間基尼系數呈波動式上升趨勢。圖10報告了南北方組內和組間基尼系數的演變趨勢。從圖10中觀察發現,北方地區的組內基尼系數在大多數年份都高于南方地區,在2014年兩者的差距最大,在2018和2019年兩者的差距最小,這表明北方地區的發展失衡現象突出。具體來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組內基尼系數表現為周期性的上升趨勢。南方和北方的組內基尼系數在2014—2017年間逐漸減小,但是兩者在2018年陡然上升,而且北方在2021年再次出現重大轉折,這說明北方地區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程度差異較大,出現了較嚴重的不協調問題。在2014年,北方的組內基尼系數為0.196,南方的組內基尼系數為0.171。和2022年相比,北方的組內基尼系數增長幅度為 8.673% ,南方增長幅度為 19.298% ,而北方在整體年份的平均增長幅度為 1.245% 南方則為 2.333% ,這說明南方的“追趕效應”顯著,區域內的差異也在快速凸顯。最后從組間基尼系數的角度來看,南北差異在2014—2017年間逐漸縮小,但在2018年開始逐漸增大,這說明南北差異在近些年呈現擴大趨勢。

圖10南北方組內和組間基尼系數的演變趨勢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綜上所述,各區域之間和各區域內部的差異在逐漸擴大。第一,總體基尼系數在樣本考察期的前四年逐漸縮小,但在后五年勻速上升。第二,從三大地區和南北方的視角看,三大地區之間的差異占主導地位,而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之間的差異是造成總體基尼系數增大的首要原因。第三,在各區域內部,東部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內部差異最為突出,中部地區的內部差異不顯著。第四,盡管南北差異不是造成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但是南北差異在近些年有所增大。

五、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收斂性檢驗與障礙因子識別

(一)收斂性檢驗

1.o收斂檢驗。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o系數計算結果如圖11所示。觀察發現,全國和南方地區的σ系數先下降后上升,東部地區的o系數先上升后平穩下滑并保持穩定,中部地區和北方地區的o系數表現為螺旋式上升,西部地區的o系數表現為周期性下降、上升。東部地區的o系數較高,曲線在2015—2019年間一直位于全國之上。南北方地區的o系數和全國的o系數最為接近,西部地區的σ系數始終大于中部地區的o系數。綜合來看,盡管o系數在有些年份逐漸下降,但這種下降趨勢并不穩定,而且各地區的o系數總體上呈現出上升趨勢,因此不能說明存在收斂。

圖11各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o系數演變趨勢
資料來源:作者計算、自繪

2.β收斂檢驗。在檢驗條件β收斂時,本文選取城市化水平、產業結構升級、人口密度和政府干預度作為控制變量,控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8所示。其中,城市化水平用城鎮人口與總人口之比表征,產業結構升級用第三產業增加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之比表征,政府干預度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表征,人口密度用單位面積的人口數(單位:人/平方公里)表征,并做對數化處理,以上原始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

表8控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資料來源:作者計算、整理

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收斂性分析回歸結果如表9所示。從回歸結果來看,各地區均存在絕對β收斂和條件β收斂。從絕對β收斂的角度看,三大地區中,中部地區的收斂速度最快,西部地區次之,東部地區最慢,而且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收斂速度大于全國。究其原因,前文的分析表明東部地區的基尼系數較大,內部差異顯著,海南、河北等“落后省份”和北京、上海等“發達省份”的差距在逐漸拉大,因而導致東部地區的絕對收斂速度較慢。中部地區的基尼系數在各年份都是最小,表明各省份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程度差異也較小,因此中部地區的收斂速度最快。從南北來看,北方的收斂速度大于南方的收斂速度,且北方地區的收斂速度大于全國。

究其原因,首先在排除北方的北京、天津和南方的江浙滬粵后,通過計算發現,北方其他省份的標準差最大值為0.046,最小值為0.026,平均值為0.034;南方其他省份的標準差最大值為0.046,最小值為0.033,平均值為0.039,這表明南方其他省份之間的差異比北方其他省份之間的差異顯著。再結合前文的分析,這表明北方的基尼系數雖然在多數年份高于南方,但這種差異是由于北京、天津與其他北方省份的差距過大所導致,而其他北方省份之間的差異較不顯著,南方地區不僅存在江浙滬粵四個發達省份,而且南方剩余省份的差異也較北方顯著,因此在經濟環境相同的假設下,南方地區的收斂速度在總體上小于北方地區。從條件β收斂的角度看,首先,在三大地區中,西部地區的收斂速度最快,中部地區次之,東部地區最慢,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收斂速度仍然大于全國,這表明經濟環境能夠對收斂速度產生一定影響。其次,從南北來看,北方的收斂速度大于南方。與絕對β收斂相比,全國的收斂速度提高 27.848% ,東部地區降低 7.042% ,中部地區提高 5.479% ,西部地區提高 27.857% ,南方地區提高 67.647% ,北方地區提高 6.757% 。

表9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收斂性檢驗結果
注:括號內為t值,***、**、*分別表示在 1% , 5% 、 10% 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資料來源:作者計算

(二)障礙因子識別

經過計算,按照障礙度高低得到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排名前七的障礙因子如圖12所示。從圖12中觀察發現,技術市場交易情況F9、行業機器人安裝密度F22、專利產出情況F23、科學研究人才就業情況F26、餐飲營業規模情況F16、外貿依存度F13和外資依存度F14的排名最靠前,在各地區的出現頻率最高,商品交易市場規模F18僅在中部地區出現。分地區來說,F19在全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南方都是排名第一,F22在這些地區都是排名第二,北方則正好相反。在東部地區,F16排在F13之前,但其他地區的F13排在F16之前。除中部地區外,F14都排在末尾。F23和F26的排名比較穩定,一直處于第三名和第四名的位置。

圖12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障礙因子及排序
資料來源:作者計算、自繪

圖13是以上障礙因子的累積障礙度。從圖13中觀察發現,這些障礙因子不僅排名較高,而且在整體中占的權重也較大,各年份的累計障礙度都在 70% 以上。首先,各地區的F9、F22、F23和F26在總體障礙度中占的比重超過一半。其次,在全國、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和南北方,F9、F22、F23和F13、F16、F14的累積障礙度基本持平;在中部地區,F9、F22、F23和F13、F16、F18的累積障礙度基本持平,這表明市場需求和對外開放是拉動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重要引擎。綜合來看,以上現象表明,在本研究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主要受到創新潛力、市場需求和對外開放的影響。可能的原因在于:第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高質量的發展是以持續活躍的創新活動為根基的。創新潛力強的地區通常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第二,旺盛的市場需求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人才和技術,為經濟體制改革提供動力支撐。第三,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也是推動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途徑。擴大對外開放能夠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從而增進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綜上所述,就本研究而言,增強創新能力、拉動內循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圖13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的障礙因子占比
資料來源:作者計算、自繪

六、研究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支撐。本文首先利用熵值法對我國30個省份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進行測算,其次基于時空演變、分布動態、區域差異、收斂性和障礙因子角度考察了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進程,得出主要結論如下:

(1)各省份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度基本穩步提升,京津江浙滬粵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程度最高,但部分省份如青海的波動起伏較大,部分省份如重慶的退化程度明顯。從空間遷移的方向來看,除廣東外,高值省份逐漸往環渤海和長江經濟帶方向遷移。

(2)從三大地區的視角看,東部地區的內部差異較大,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較大。從南北方的角度看,北方的內部差異較大,南方整體上優于北方。同時,南北差異有擴大趨勢。結合各地區來看,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是造成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3)從收斂性的角度看,全國和各地區均不存在σ收斂,但都存在β收斂。從三大地區的視角看,東部地區的絕對β收斂速度和條件β收斂速度最慢。從南北方的角度看,南方的絕對β收斂速度和條件β收斂速度最慢。從控制變量的角度看,各因素的驅動作用存在地區異質性。城市化水平改善不利于收斂速度提高,人口密度增加和政府干預增強有利于收斂速度提高,但產業結構升級無統計意義上的顯著影響。

(4)從障礙因子的識別結果來看,創新潛力在促進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中占主導作用,創新潛力—市場需求—對外開放是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態路徑。

(二)研究啟示

本文的研究對于加快形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重要意義。根據以上結論,可得到如下研究啟示:

(1)根據時空演變規律、核密度估計和Dagum基尼系數的分析結果來看,在本研究中,各地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程度差異較大,東部地區優于中西部地區,南北差異呈擴大態勢,但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差異是造成當前發展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對此,要繼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強東中西地區間的協作,打造互幫互助、共同促進的發展環境。數字技術、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的快速發展,降低了區域之間進行交流的壁壘,孤島式的發展模式難以發揮最大效益。要促進區域之間的協作,就必須樹立合作發展理念,加強區域內的對話交流。除此之外,還要時刻關注地區交流存在的壁壘,積極尋求相互增信機制,打造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升的經驗共享網絡。

(2)根據收斂性分析的實證結果來看,各地區都存在β收斂,但東部地區和南方地區的β收斂速度較慢。對此,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制定加快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度向高層次收斂的政策,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加快形成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發揮發達地區的帶動作用,著力突破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卡脖子”問題;相關部門也要關注人力資源的積累,鼓勵優秀人才參與到國家建設中來,推動東部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收斂速度提高。

(3)根據障礙因子診斷結果來看,創新潛力—市場需求—對外開放是提升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路徑。對此,政府和科研機構要注重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激勵體系,保障研究經費充足,積極引進優秀的研發人員,注重研發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企業也要積極引進創新型人才,以加快我國高新技術產出的步伐。其次,政府也要引導公眾理性消費,制定合理的價格激勵體系,激發全社會的消費潛力。最后,開放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要積極主動擴大開放,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最后,本文的研究仍有值得拓展之處:數據的可得性會受到限制,沒有從更微觀的層面如縣域角度考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進程,未來應考慮“降維”討論,以支撐和拓展本文的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1]Dagum C.Decompos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ini and the generalized entropy inequality measures[J].Statistica,1997,57(3):295-308.

[2]白俊紅,劉宇英.對外直接投資能否改善中國的資源錯配[J].中國工業經濟,2018(01):60-78.

[3]陳健.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促進共同富裕研究[J].經濟縱橫,2023(09):14—20.

[4]陳明生,鄭玉璐,姚笛.工業機器人應用對地區經濟差距的影響研究[J].財經研究,2024,50(01):139-153.

[5]陳姝興,丁登龍,吳康.借用規模視角下中國城市收縮時空特征及其空間溢出效應[J].經濟地理,2024,44(03):66-75.

[6]陳云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為政府 + 有效市場[J].經濟研究,2019,54(01):4-19.

[7]程霖,陳旭東.改革開放4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發展與創新[J].經濟學動態,2018(12):37-47.

[8]鄧悅,蔣琬儀.工業機器人、管理能力與企業技術創新[J].中國軟科學,2022(11):129-141.

[9]方福前.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2,42(11):4-9.

[10]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測度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指數編制與空間特征[J].經濟學(季刊),2020,19(04):1401-1418.

[11]胡漢輝,申杰.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推進共同富裕——兼論國內大循環的暢通路徑[J].南方經濟,2023(12):143-158.

[12]江小涓,黃穎軒.數字時代的市場秩序、市場監管與平臺治理[J].經濟研究,2021,56(12):20-41.

[13]康茜,林光華.工業機器人與農民工就業:替代抑或促進[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1,43(02):43-56.

[14]孔芳霞,劉新智,周韓梅,等.中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綠色發展效應及其收斂性[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3,33(05):160-171.

[15]李成友,孫濤,焦勇.要素稟賦、工資差距與人力資本形成[J].經濟研究,2018,53(10):113-126.

[16]李京京,李紅亮.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三重追問[J].經濟問題,2024(01):25-32.

[17]李義平.我們為什么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J].南方經濟,2021(08):1-7

[18]林志友,李子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三維論析[J].經濟學家,2021(09):100-108.

[19]劉培林,錢滔,黃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內涵、實現路徑與測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37(08):117-129

[20]盧現祥,王素素.中國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的南北差異及形成機理[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1,38(11):21-42.

[21]馬建堂.新時代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J].管理世界,2020,36(07):1-5.

[22]馬林燕,潘子純,魏鳳.雙向投資能否改善資源錯配?——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24,39(02):465-488.

[23]寧陽.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涵要義與建構路徑[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3(03):67-75.

[24]龐慶明.論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系統性[J].經濟縱橫,2022(01):10-16

[25]任保平,王思琛.新時代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升級版的構建[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0,36(04):34-46.

[26]任保平.建設高質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J].政治經濟學評論,2020,11(01):67-72.

[27]邵帥,范美婷,楊莉莉.經濟結構調整、綠色技術進步與中國低碳轉型發展——基于總體技術前沿和空間溢出效應視角的經驗考察[J].管理世界,2022,38(2):46-69.

[28]涂正革,程烺,張沐.中國營商環境地區差異及時空演變特征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2,39(07):3-25.

[29]王維.南北經濟收斂性與共同富裕[J].南方經濟,2022(10):37-53.

[30]王小魯,胡李鵬,樊綱.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202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1]王義中,林溪,李振華等.數字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基于流動性約束視角[J].經濟研究,2024,59(06):49-68.

[32]向曉梅,萬陸,曹佳斌.科技革命的治理邏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路徑[J].南方經濟,2021(09):1-10.

[33]尹俊,孫巾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治理的困境與破解之道[J].改革,2023(07):35-46.

[34]于金富,陳超然.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體系構建及其重點環節[J].經濟縱橫,2023(09):8-13.

[35]余亮亮,蔡銀鶯.基于農戶滿意度的耕地保護經濟補償政策績效評價及障礙因子診斷[J].自然資源學報,2015,30(07):1092-1103.

[36]余泳澤,胡山,楊飛.國內大循環的障礙:區域市場分割的效率損失[J].中國工業經濟,2022(12):108-126.

[37]岳昌君.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內涵與實現路徑[J].人民論壇,2023(14):63-66.

[38]張可云.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成效與發展趨勢[J].人民論壇,2024(03):40-44.

[39]張三保,康璧成,張志學.中國省份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與量化分析[J].經濟管理,2020,42(04):5-19.

[40]趙文舉,張曾蓮.中國經濟雙循環耦合協調度分布動態、空間差異及收斂性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2,39(02):23-42.

[41]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課題組.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J].改革,2024(06):30-39.

[42]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黃群慧“十四五\"時期我國所有制結構的變化趨勢及優化政策研究[J].經濟學動態,2020(03):3-21.

[43]周偉,董浩然,安樹偉.京津冀城市群協同發展機理與空間分異特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測算與評價[J].中國軟科學,2023(08):73-85.

[44]周文,包煒杰.再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J].經濟學家,2019(03):17-25.

[45]周澤紅.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體制保障[J].上海經濟研究,2020(01):16-21.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Benchmark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gh-level SocialistMarketEconomy System

Liu Fan, Fu Lian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1)

Abstract:Building a high-leve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s a key move related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high-leve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14—2022,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and obstacle factors of it are revealed with the help of Dagum's Gini coeffcient,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convergence model,and diagnostic model for obstacle factor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major plates and north-south difference.The results find that (l)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basically have increased steadily in each province during the sample examination period, but the gap between provinces is large. (2)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major plates are the main causative factors of development imbalance, but the north-south difference is on a widening trend. (3) β -convergence exists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three major regions, the North,and the South, but σ -convergence is not significant. In particular,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onverge faster relative to the East region, and the North converges faster relative to the South. (4)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of barrier factors, innovation potential-market demand-openness is an important grouping path to build a high-leve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above conclusions provide theoretical benchmarks,characteristic facts and policy insights for analyzing the high-leve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Key Words: High-leve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Convergence; Obstacle Factor Recognition

猜你喜歡
差異
“再見”和bye-bye等表達的意義差異
英語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9:16
JT/T 782的2020版與2010版的差異分析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關于中西方繪畫差異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40
找句子差異
DL/T 868—2014與NB/T 47014—2011主要差異比較與分析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法觀念差異下的境外NGO立法效應
構式“A+NP1+NP2”與“A+NP1+(都)是+NP2”的關聯和差異
論言語行為的得體性與禮貌的差異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国产精品999在线|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在线播放国产99re| 欧美在线黄| 久久黄色影院|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婷婷丁香| 精品色综合| 免费不卡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欧美a级在线| 日日拍夜夜操|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黄| 免费一极毛片|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国产| 午夜视频日本| 亚洲视频一区| 日本91在线| 日本午夜影院| 国产在线97| 欲色天天综合网|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久久网欧美|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aⅴ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综合色在线| 9啪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精品黄|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亚洲黄网在线|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在线免费a视频|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自拍中文字幕| 国产va在线观看| av在线5g无码天天|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成人日韩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色AV色 综合网站|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久久男人视频|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91av国产在线| 草逼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