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穿戴設備在各個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智能穿戴設備應用于體育訓練,尤其是田徑訓練中,因其具有準確性高、信息翔實的特點,使得它能更好地提升訓練質量、減少運動員運動傷害、提供針對性訓練。而田徑項目的訓練以往一般只是側重于運動員的體育技能和體能訓練,但隨著訓練科學性要求的提高,如何結合科技手段來進行針對性、科學、精準的訓練,將會成為提高運動員競技成績的關鍵因素。智能穿戴設備能夠實時收集運動員訓練時的心率、步頻、步幅、運動軌跡等生理和運動信息,使教練員實時了解運動員身體狀況和訓練完成情況的同時,也能從多維度、多方位對運動員的訓練內容和訓練計劃進行修改,還可以利用智能穿戴設備實時反饋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激發運動員的訓練熱情,進而提升其訓練效果。智能穿戴設備運用于田徑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運用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比如設備的精準性、是否適合田徑項目、對設備的掌握與運用、設備的價格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1、田徑運動中運用的智能穿戴設備概述
1.1、智能穿戴設備的定義與類型
智能穿戴設備通過傳感器、數據處理器及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將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的心率、步幅、運動速率、運動軌跡等生理/運動信息數據及時地捕捉、分析,并迅速發送給教練員以獲取最及時的訓練反饋信息,具有可準確分析運動員發揮情況及身體狀況、優化訓練方案、降低損傷率等諸多優勢。智能穿戴設備應用已經影響到了田徑訓練,部分輔助設備得到推廣,并且應用趨于專業化、精細化。可穿戴智能裝備如“智能手環”“智能鞋墊”“智能手表”等,可達到詳細記錄田徑訓練精確程度的要求。
(1)智能手表與手環:運動監測與訓練優化工具。
GarminForerunner系列智能手表與WHOOP運動手環作為專業運動監測設備,可以從不同角度為運動員提供科學化的訓練指導方案。
GarminForerunner系列智能手表專注于跑步與田徑運動的實時數據追蹤。該系列設備搭載GPS定位、心率監測和運動姿態分析功能,能夠精確記錄速度、步頻、步幅等核心指標。用戶既可通過手表屏幕實時查看數據,也能借助配套軟件調整訓練計劃。如GPS軌跡功能可準確計算跑步距離,而心率監測功能則幫助控制運動強度,避免因過度訓練導致身體損傷。其核心優勢在于將復雜數據轉化為直觀的指導建議,幫助運動員優化運動表現。
WHOOP運動手環的設計理念更側重對生理狀態的全周期管理。設備采用“負荷一恢復”模型,通過持續追蹤心率變異性、睡眠質量和身體壓力等指標,實時評估運動員的恢復狀態。當檢測到恢復不足時,系統會自動建議降低訓練強度或延長休息時間。該設備的獨特之處在于深度睡眠監測功能,通過分析不同睡眠階段的恢復效果,幫助運動員在最佳狀態下進行訓練,實現運動與恢復的科學平衡。
(2)智能鞋墊:跑步效能提升工具。
智能鞋墊作為專業跑步訓練設備,通過動態捕捉運動數據實現跑步表現的精準優化。該設備集成高精度傳感器,可實時追蹤并顯示跑步功率、步頻、步幅等核心指標,為運動者提供即時動作調整依據。與傳統計步設備不同,智能鞋墊以運動功率為核心監測指標,通過量化特定運動場景下的能量消耗,幫助使用者優化跑步姿勢與步態,減少無效能量損耗。基于人體運動生物力學原理,設備內置的傳感系統可完整記錄跑步過程中的動力學數據,并通過藍牙與手機、智能手表等終端實時同步。運動者不僅能掌握跑步效率的量化結果,還能根據實時反饋動態調整訓練強度。
1.2、智能穿戴設備的功能與作用
運動員通過佩戴智能穿戴設備采集生理和運動表現數據,為科學化訓練提供精準化的數據支持。比如跑步時佩戴GarminForerunner系列智能手表,利用其心率傳感器、GPS路線跟蹤功能來監測跑步運動員實時的跑步速度、步頻和步幅等數據,對運動員跑步節奏、步伐和訓練強度進行直接反饋指導,從而提升運動效率。
WHOOP運動手環通過對運動員運動強度、恢復和睡眠質量的評估,避免運動員出現過度訓練,并為運動員提供最佳的恢復周期,結合運動生理數據分析并給出個性化的訓練建議,讓運動員在合理的恢復狀態下開展下一周期的訓練工作。其核心為通過“負荷一恢復”為運動員提供合理的恢復建議,從而避免因為過度訓練導致運動損傷的出現。
1.3、智能穿戴設備與傳統設備相比具備的優勢
相較于傳統訓練監測設備(如秒表、皮尺),智能穿戴設備在數據維度、實時性與個性化三方面實現突破性提升。傳統設備受限于單一指標采集與人工分析模式,難以支撐數據驅動的科學訓練體系,而智能穿戴設備通過技術創新重構了田徑訓練范式。
多維數據融合:傳統設備僅能獲取時間、距離等靜態結果數據,智能穿戴設備則通過傳感器網絡同步采集生理指標(心率變異性)、運動力學參數(步頻、觸地時間)及環境變量(溫濕度),構建多維度數據模型。智能鞋墊可量化跑步功率與地面反作用力分布,結合Garmin手表的GPS軌跡數據,精準評估不同地形對運動表現的影響,為技術優化提供生物力學依據。
實時動態反饋:傳統訓練依賴事后數據分析,干預存在滯后性。智能穿戴設備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實現訓練中實時預警,如WHOOP手環可基于“實時恢復指數”動態調整訓練強度,避免過度疲勞。
個性化訓練支持:傳統設備難以識別個體差異,而智能穿戴設備通過長期追蹤建立運動員生物特征數據庫,基于機器學習算法生成個性化訓練方案。如系統可根據運動員的恢復周期與力量特征,自動分配爆發力型與耐力型選手的差異化負荷,顯著提升訓練精準度。
2、智能穿戴設備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
2.1、提升訓練效果與運動表現
作為應用較成熟和廣泛的智能穿戴設備,GarminForerunner935系列智能手表既可以連接GPS進行路徑定位和心率監測,應用于田徑跑和田徑訓練;也可以實現跑步時對步頻、步長、速度和心率等關鍵指標的即時監測,為運動員提供有針對性的訓練反饋,如在田徑短跑訓練過程中,通過對運動員的即時監測數據,GarminForerunner935系列智能手表可以更加有效地分析出運動員的步頻、步長;教練員可以通過設備的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調整,指導運動員調整步幅節奏,改善起跑和跑動時的軀干姿態和對跑步效率的分析。
2.2、提升學生的運動興趣與參與度
借助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的智能化反饋信息,使訓練有了互動,也便于學生的訓練反饋。WHOOP運動手環可以在學生鍛煉過程中,對運動強度、恢復情況、睡眠質量等信息進行監測,并為其提供運動強度數據反饋,以達到最佳訓練強度。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長時間面對的是高強度訓練帶來的疲勞積累和挑戰。WHOOP能夠對學生的恢復情況展開數據分析,提醒學生適時、適量地進行強度的改變,避免過度訓練所帶來的損害。訓練反饋數據有利于學生看到自己的訓練成果,了解數據背后的變化規律,更加認真進行自我調整,以獲得預期的結果,并提高自我調整能力。WHOOP的智能算法可以定制出具有挑戰性的新目標,為學生帶來游戲式的訓練體驗,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訓練的成就感和挑戰性。同時,學生在訓練時獲得的積極反饋,提高了訓練的樂趣。
2.3、拓展教學內容與方法
智能穿戴設備在田徑訓練中的應用,不僅有效提升了訓練效果,還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方法。這些設備通過精準的生理數據監測,能夠實時提供反饋,從而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根據數據調整訓練方案,確保訓練更加科學化。
與傳統田徑教學方法依賴于教練的觀察和運動員的自我感受不同,智能穿戴設備能夠實時采集運動員的步頻、步幅、心率等關鍵數據,彌補了傳統方法的不足。如智能手表可以精確監控跑步數據,并幫助運動員在跑步過程中調整步伐與步頻,優化跑步姿勢,提高訓練效率。在耐力項目方面,如長跑訓練,設備還可以實時監控運動員的疲勞程度,確保訓練強度適宜,避免運動員因過度訓練而受傷。智能穿戴設備不僅提升了田徑教學的互動性,還能幫助運動員更加直觀地了解自己的訓練情況。通過數據反饋,運動員能夠了解自己的訓練進展,激發自我調整的意識。教練員也能利用這些數據,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管理,為每個運動員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提升訓練的精確度與科學性。
3、智能穿戴設備應用在田徑教學中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3.1、設備的準確性與匹配性問題
智能穿戴設備應用在田徑教學領域雖然可以幫助提升運動員素質,但是設備的精準度,以及與運動項目的吻合程度是目前應用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如GarminForerunner系列智能手表在跑步訓練領域屬于備受青睞的設備,但是在高強度的訓練中可能會受到相關設備精度問題的影響,在數據采集中會出現一定的信號干擾或運動狀態改變,從而導致數據偏差,出現心率數據不精準的情況,進而影響到教練的訓練評價與決策。設備雖然能獲取大量數據,但是在關鍵時期設備的精度尤其重要,如進行短跑訓練時,設備的準確性對于步頻、步幅等的計算準確性尤為重要,反之,會生成錯誤的技術改進建議,所以學校、相關機構在選擇智能設備時應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進行篩選,確保其符合教育教學的需求。
3.2、教師使用意識與培訓不足
雖然智能穿戴設備在田徑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但是很多教師對于智能穿戴設備的使用方式不甚明了,無法做到有效使用。在已經了解部分智能穿戴產品的應用功能之后,很多教師不能真正了解的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最大化發揮智能穿戴產品的潛能。部分教師對此毫無察覺,只在教學中以一種浮于表面的狀態進行使用。比如智能穿戴產品可以根據實時動態心率進行運動強度的調整,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的運動成績進行測試。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很多教師只是使用設備進行運動員最基本表現的評判,而沒有考慮到使用智能穿戴產品進行運動恢復、傷害預防、個性化調整。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可開設智能穿戴產品培訓課程,對智能穿戴產品進行講解,詳細為教師講解智能穿戴產品如何針對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與問題,依據數據分析進行個性化調節,從而助力教師優化教學,提升學生成績。
3.3、經費與設備維護問題
智能穿戴設備在提升教學訓練效率及個性化教學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但由于設備購置成本高昂且后期維護費用較高,其主要的銷售對象定位于有條件使用或滿足高標準需求的學校。特別是一些中小學校或一些條件、資源比較匱乏的學校,考慮到智能設備的價格昂貴,要想采購大量的高性能智能設備比較困難。除此之外,如果學校選擇較多的設備采購,技術支持等其他費用也會隨著設備使用時間的增加而增長,同時也會產生后期維護費用。因此,在使用智能設備時需要注意的是,智能設備維護不僅僅是對設備硬件的維護,還涉及設備軟件更新及數據的保存管理等方面,這些均需長期投入費用。對于很多學校來說,如果不想投入過多的資金就可以考慮通過學校租賃的方式獲得更多的智能設備,學校也可以尋找相對價格比較低廉的智能設備。在智能設備的技術使用方面,學校及教育機構也要根據智能設備使用經費預算方面作出適當的經費安排,確保智能設備能夠長期穩定運行。除了考慮學校的安排,學校也可以通過政府的一些經費獲得設備購買及技術上的一種優惠。有一些教育部門會為部分學校給予補貼,或者對于一些教育聯合項目給予支持。
4、結語
智能穿戴設備與田徑教學的深度融合不僅是科技與體育結合的必然產物,更是傳統訓練方式變革的催化劑,它可以讓采集的數據更加精確且分析更加全面,能夠更有效率地幫助運動員提高訓練水平,使得運動員們更好地調整自己的運動強度、規避運動風險,最終提高訓練水平。對于學生而言,設備的使用和開發可以讓學生感到田徑運動不再枯燥,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訓練的興趣與積極性,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整體運動能力。然而,智能穿戴設備在田徑教學中還存在設備精度、教師使用理念、設備保管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學校及教育機構還需要改進設備選型的精準性,定期做好設備的精度校正與維護;同時,加強教師對于智能穿戴設備理解與應用的培訓,從而實現教師操作水平的提升。另外,制定合理的經費使用及合作方法,能夠減少購置費用及維護費用,保證智能穿戴設備能夠在田徑教學中發揮最大的效能。綜上所述,智能穿戴設備為田徑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數據支持和教學反饋依據,有利于提高田徑教學質量和運動選材質量。在現有問題得到解決后,智能穿戴設備將在未來的田徑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教育體育朝向更科學、更有個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芳.可穿戴智能設備在中職學校田徑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22).
[2]田迷,冷浩然.可穿戴智能設備在大學田徑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7).
[3]張龍.網球訓練中智能穿戴設備的應用與效果研究[].文體用品與科技,2025(4)
[4]陳賀.智能穿戴設備在籃球訓練與比賽中的應用與影響:技術與實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5(3).
[5]鄧一峰.智能穿戴設備對體育訓練效果提升的實證研究Ⅲ]文體用品與科技,2025(2).